苏锦瑟也有些发愁,她本来以为只要管好内院的人就好了,没想到殿下一大早就早早下令说外院的人也见见,不需要大调整,只要熟悉熟悉脸即可。
这是殿下让她借着太子威势立威,苏锦瑟不得不应了下来。不过在此之前,他要先把自己殿内的人安排好。她身边空余的位置还不少,所以得保证自己的内院不起火,所以挑选时要格外慎重。
这些人一半是东宫原有的丫鬟黄门嬷嬷,通过内坊局挑选进来的,一半是后宫内选拔上来的,通过内侍省送来的。零零总总将近一百多人。
外院的丫鬟黄门和嬷嬷,她都交给温嬷嬷和张如九亲自去挑选调整,也就是把外院的事情放权给他们,若是以后外院不论是谁出了错也找的是他们算账。
她交代事情的时候说的话有点重,就差把外院众人奖赏生死压在他们两人身上。选人一事压力这么大,她原本以为温嬷嬷和张如九会害怕推辞,没想到他们竟然感恩戴德,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事情。
“这是娘娘器重他们,他们自然是高兴的。”王嬷嬷笑着解惑。
张如九和温嬷嬷他们和王嬷嬷和翠华他们有一点不一样,王嬷嬷和翠华是太子妃从太原带来的人,在他们眼中算得上是太子妃心腹,就连太子对她们也高看一眼。
而他们两人却是殿下送给太子妃的人,来之前被耳提面命地训诫过,一切都以太子妃为重,他们的命运早已和太子妃连在一起,算得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苏锦瑟器重他们还好,若是不重用,他们就再也没有出头的日子。
再说回来,苏锦瑟不是爱找事的人,也没有狐假虎威的爱好,有事没事就是窝在榻上看看话本过一天,吃吃糕点,赏赏花,性格极好相处,所以她身边使唤得人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重要的是基本上都是交给翠华和王嬷嬷。
现在突然给了他们两人挑选外院人员的重任,可不是把他们激动坏了,恨不得立马大显身手,把外院拾掇得干干净净,水油也泼不进来。
苏锦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扭头问道:“我就是觉得他们都是宫里出来的,外院要选的人这么多,他们看得更准一点。”
王嬷嬷点点头,温和地说着:“娘娘这么想也是对的,只要结果是对的,前面的都不重要。”
苏锦瑟眨眨眼看着王嬷嬷,可到最后又把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有些话若是问出去了就有点伤人。
没曾想王嬷嬷倒是主动开口解释了一句:“娘娘做得对,我和翠华都是娘娘带来的人,娘娘对我们如何我们一清二楚,不需要这些虚名,他们以前是太子的人,现在娘娘的人,以后是安朝殿的人,娘娘应该学会用其他人才能平衡内院。”
苏锦瑟看着她,抿着唇笑了笑:“我就说嬷嬷很厉害,去哪里都很厉害。”
王嬷嬷的眼界见识她早有感觉,可之前问都问过了却一点破绽也找不到,可她还是莫名地信任她,大概是王嬷嬷对她的好真的是肉眼可见。
“娘娘打算如何挑齐身边的人,您还差五个贴身丫鬟和十个一等嬷嬷,再加上内院伺候的还有丫鬟名额三十个,嬷嬷五十个,黄门除了张如九和他的四个小徒弟,一般人入不了人。”王嬷嬷岔开话题问着苏锦瑟。
苏锦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沉思片刻后这才谨慎说道:“我就选我的五个贴身丫鬟和十个一等嬷嬷,剩下还未配齐的人就交给你看着办,内院的人务必要求忠心,身份不明的不要,太过跳脱尖锐的不要,呆板愚昧的不要。”
王嬷嬷点点头,犹豫片刻后又问道:“长相方面可有要求。”
苏锦瑟愣了一会,端着茶杯歪着头,最后摇了摇头:“不需要,我信他的。”
王嬷嬷欲言又止,可看自家姑娘嘴角不由带出的笑,还是把话都咽了下去,姑娘新婚燕尔,自然满心都是太子。
“先选内院的丫鬟吧。”苏锦瑟放下茶杯吩咐着。
如意和吉祥立马出门喊人,内院人早已准备良久,丫鬟们很快就排成一排站在殿外,一眼扫去竟也有七八十人。
王嬷嬷搬了站椅子给苏锦瑟在门口坐着,苏锦瑟粗粗一眼望去发现内院的都是千娇百媚的美人,不论何种类型都有。
“这是内侍省送来的册子。”翠华递来名册,脆生生地说着。她心大,丝毫没有一点忧心,倒是剩余的四个丫鬟都露出警惕之色,唯独她乐呵呵的。
苏锦瑟泛着册子看了一会,她心中有了计较,她身边已经有五个丫鬟了,使唤得都颇为顺手,但都是宫外带来的人,和內宫格格不入,她现在选的五个人必须要熟知宫内事务的,还不能太有背景,性子也要好一些,年纪最好也小一些。
她这般想着,心中有了计较,便看着花名册先勾了一批人出来,这样循环几次,院前的人不停地在减少,最后只剩下八人还站着。
这样轮了三轮,苏锦瑟就觉得有些受不住了,她挪了挪腰,只觉得酸疼,又觉得有些困了,可事情进行到最后了,不得不强打着精神。她看着面前站着的八个人,个顶个的漂亮。
她原先的丫鬟中司棋最漂亮,柔柔弱弱的模样,原本是官家小姐带着书卷气,她已经觉得很好看了,没想到现在院中站着的八人比之她丝毫不逊色。
“你们各自介绍一下吧。”苏锦瑟笑眯了眼,论起美色,她大概比太子还喜欢美人。
八个人压抑着心中激动,口齿清晰地介绍着自己,力图给太子妃留下好印象。
“奴婢点翠,汴京人士,六岁入宫,今年十四岁,一直在内侍监学习,擅长女红、糕点……”
“奴婢丰茶,泰州人士,八岁入宫,今年十三岁,原在璀璨殿整理古物,擅长计数……”
苏锦瑟听八个人各有特色地介绍了一遍自己,满意地点了点头。
“娘娘选好了?”王嬷嬷低声问着。
“选好了,就她们五个吧。”苏锦瑟一边说一边点了五个人,“名字也不用改了,就这样吧。”被点名的五个丫鬟皆露出兴奋之色,连连磕头谢恩。
她动了动身子,长叹一口气,对着王嬷嬷长叹一口气:“剩下的事交给你了,这些丫鬟你也先教一会,我实在困了,那十个一等嬷嬷也要麻烦你了,我信嬷嬷的。”
翠华和司画连忙扶起她,苏锦瑟只觉得腰都僵了,一步步挪回屋里。
选人真是太麻烦了,应该一开始就给王嬷嬷的。
是床上睡觉不好睡吗,还是塌前话本不好看!
“对了,午时快到了记得叫醒我,我要给殿下送饭。”躺下前,苏锦瑟又吩咐了一句。
王嬷嬷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一转身对着还跪着的五个丫鬟,脸色冷了下来:“先回去收拾一下,规矩到时候一起教。”
政事堂的盛宣知听了苏锦瑟选人的事情,冷峻的眉眼瞬间柔和下来,嘴角露出笑来,摇了摇头:“就知道她嫌麻烦。”
欧阳泛流不敢说话,只是笑着奉承着:“娘娘眼光好极了,那五个丫鬟,清白的很,年纪又小正好调/教。”
“虽然她交给王嬷嬷了,但你先看这些,宫内出来的都是滑头,别让人在她面前惹她不高兴。”
这话便是要欧阳泛流亲自去提点那些得了大运入了安朝殿的人。欧阳太监是殿下的人,殿下这样警告了一番,他们自然会明白苏锦瑟这个初来乍到的太子妃在殿下心中的位置,使幺蛾子时也会想清楚后果。
“殿下,崇王殿下来了。”门口黄门恭敬说道。
第101章 锦瑟送饭
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三大部门的主要职权, 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其中政事堂为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内外宫交接的禁中,防卫森严, 无旨意不能随意外出。
因为无旨无权的人不能入内, 所以日日都在门口站着的崇王殿下一直都进不来。
盛宣知的视线还落在黄条上, 上面是分管此事的阁老对这封奏折给出的意见。奏折上言明江南立春之后滴雨未降,不少地区已有蝗虫出没, 恐有大旱风险,这是两浙路刺史上的请罪折子。
传话的黄门见殿下没有反应, 也不敢多说话, 继续缩肩弯腰地站着。
欧阳泛流不动声色地为殿下研磨,崇王每日都来,都来了三个多月, 殿下一直没有动静, 就派户部的人出去和他磨嘴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