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后听到说,有人见到宓昭仪和苏允在假山后私会,当场发怒,把散播这谣言的当场杖毙。太后的盛怒倒是让宫里的谣言消停了不少,人人都不敢再在明面上说,可四下无人时,还是和要好的人咬着耳朵。
孟长瑾走进慈德殿时,太后板着脸坐在正座上,容妃和臻昭仪相对而座,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正在向太后行礼的她。
如安达所说,太后震怒过后再找她必定不会有什么好事,碧溪想去找陛下,可孟长瑾却不愿意。
这些谣言肯定传到他那边了,可是他每日不是在文德殿批奏折,就是在垂拱殿接见大臣。他是失望了吧,毕竟是她不相信他,如今还闹出了这么大的笑话,她有什么面目让他替自己解围。
当太后连问了几遍,孟长瑾都只说自己与苏大人是偶遇,并无逾矩之处。容妃和臻昭仪在一旁说了些好话,最后太后训诫了几句,就罚她回去抄写《女则》。
这件事也惊动了孟长庆,她听说孟长瑾被太后传了过去,怕她有什么意外,不管昨晚下了一场大雪,就这么赶了过来。刚走到慈德殿大门口,就见到了走出来的孟长瑾。
“阿瑾。”孟长庆走上前来挽着她冰凉的手,“怎么了,太后有没有对你怎么样?”
孟长庆的手心有着家一般的温暖,孟长瑾靠着她,什么话都不想说。碧溪和香芹在等孟长庆回头时忙打着眼色,孟长庆了然,把孟长瑾送回玥覃苑时,正准备回去,碧溪送了出来。
碧溪将自己那日所见一五一十与孟长庆说了,希望她能劝劝自家主子:“外人的传言我们昭仪半点儿都没放在心上,可皇上的态度才是最要命的,可昭仪又死咬着牙不肯低头,不知道这是在和谁过不去。”
“她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呢。”孟长庆颔首,“这事我知道了,你在她身边也好好照顾她,别让她做些傻事,我明日再过来。”
刚从慈德殿走出来的臻昭仪,刚刚别过容妃,由彩霓搀扶着走在回永和宫的路上。
“陛下那边怎么样?”臻昭仪问。
彩霓很是警惕,看了一眼离了有两丈远的宫人们,压低了声音道:“奴婢打听到,皇上这几日作息与平日并无二致,只是脸上少有笑意,孙贵他们几个在下面当差可是大气都不敢出,就连王总管都只能看着皇上的脸色行事。”
臻昭仪抱紧了手炉,偏过头看她:“那天呢,那天陛下可是问了苏允为什么会在文德殿?”
彩霓点头:“问了,孙贵那小徒弟也当场承认了,只说是看到皇上与大臣议事不敢打扰,就去请示过王公公,得到王公公的示下才敢这么做的。”
一直安静听着的臻昭仪眉头一皱,一把抓住彩霓的手,焦急地问:“陛下没有处罚那个传信的内侍?”得到了彩霓肯定的回答后,在彩霓一脸的不解中喃喃自语,“陛下怎么会不处罚他,怎么会?”
臻昭仪突然停下脚步,隔得有些远的宫人们也跟着停了下来,只见她笑着往后退了几步,彩霓忙扶住她,小声地提醒:“昭仪,小心人多嘴杂。”
可臻昭仪仿佛魔怔了般,她大笑一声,抓过彩霓的肩膀:“你瞧瞧,陛下可真是深情,他怕要是处罚了那个小内侍,就坐实了孟长瑾与外臣私通,真真是用心良苦啊!”
彩霓生怕被有心人听去,半哄着臻昭仪,加快脚步往永和宫走去,一面走还一面道:“这刘宝林可真是有些手腕,这件事她办得滴水不漏,这样的人怎么还只在一个宝林的位子上?”
第128章 指婚
在各种谣言的纷杂中,宫里也迎来失去了一个孩子之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
前方灾情才缓下,太后和皇帝都不想铺上,这次元宵家宴就只是为了让宫里增添一些喜气,所以只喊了几个亲王及家眷,一家人在一起过个元宵节,乐呵乐呵。
女眷们知道太后喜欢小孩子,就把自家的孩子都带了过来,太后瞧见了格外欢喜,一个个给了赏赐,喜滋滋地坐在那儿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
太后身边缺了个知冷知热的戴秋苓,如今却换上体贴入微的刘宝林,只是刘宝林性子更娴静,太后瞧着也是喜欢,便常留着在身边说说话。
忠武侯苏谢的夫人还是景惠帝胞妹,朝阳公主,虽然英年早逝,如今的夫人是续弦,可与皇家也是沾亲带故。作为苏家长子,苏允自然也是在这次的宴席上。
他经常出入宫中,对自己和孟长瑾在文德殿上之事也有耳闻,只是他与孟长瑾即便有情,也没有做过什么逾矩之事,自然是不惧这些谣言的。如今担心的,倒是她,是否会为这些谣言所伤。
孟长瑾与孟长庆坐席是紧挨着的,她有些担心孟长庆的身子,好在殿内镇了四座高鼎暖炉,穿了厚夹袄坐在里面反而有些热。
碧溪和香芹替孟长瑾布着菜,安达则机警地看向刘宝林那处。
这四起的谣言定是有人在背后煽动,虽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是刘宝林,可偏巧是那天要孟长瑾替她去了文德殿,看似是巧合,可他从来不相信巧合,所有巧合归结到底都是人为。
刘宝林仿佛感觉到了安达的目光,与贺月岚说笑间看向了孟长瑾,她注意到孟长瑾身后站着的内侍,虽然他神色如常垂首盯着桌案,可她心里有种直觉,方才感受到的目光应该是从这边传来的。
宴席上,觥筹交错,曼曼身子长袖舞动,李洵时与一旁的亲王客气地说着话,眼神不时地扫过孟长瑾坐的地方。
王裕在一旁哎着气,高童也只敢小心着伺候。
这时,宝亲王王妃打趣道:“睿亲王妃,我记得你家小女儿应该是上个月已经过了十七了吧,可是许配了人家没有?”
睿亲王王妃笑的比五月的花儿都灿烂:“正是,正是,这孩子心性儿大,早早就有人上门来求亲,可她谁都瞧不上眼,瞧瞧,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宝亲王王妃哪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就笑着对太后道:“还望太后看顾,若有谁家适龄又瞧着还算顺眼的孩子,就给保保媒,指不定就是一门好姻缘,也圆了睿亲王妃的一个心愿。”
“哎呀,这要是有了太后保媒,那我这孩子就是三生有幸,真真是求之不得的事儿!”
那小姑娘羞红了脸,低下头推搡着她母亲,太后看了大笑:“这一说还害羞了,哀家瞧着这孩子眉清目秀,倒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哀家也就做做这月老,替你这丫头多留意留意。”
本是家长里短的话,因着太后心情好,众嫔妃也听了个乐呵,贺月岚跟着接了几句喜庆的话,就是为了讨太后欢心。
引起这话题的宝亲王妃眼珠子骨碌一转,在苏允身上稍做停留,眉梢一挑,掩着帕子笑了声:“太后,哪还要留意啊,这席上不就有现成的吗?”
大伙儿一下没有明白过来,顺着她的视线,看到了正在和周围人亲切交谈着的苏允。小姑娘跟着一瞧,把头埋得更深了。
太后眼睛毒辣,一眼就看出小姑娘看上了人家,正是这个年龄,喜欢一些美好的事物。苏允家世、学识、长相都是没得挑,只是……想起这段时日的传言,太后不免犹豫起来。
宝亲王妃看出了太后的顾虑,她起身,走近太后,附在太后耳边小声道:“太后若是当场指了婚,这谣言不就不攻而破了?宫里那些奴才尽是些喜欢无中生有的,我瞧着这苏允也是个一表人才,配这丫头正是郎才女貌。”
太后被说的有些心动,转过去再打量了几眼苏允,越看越喜欢,便喊过佩含吩咐了声:“喊那苏允走过来些,哀家有话要问他。”
苏允正和几个亲王聊得热络,听到太后传自己上前说话,便起身走到大殿中央跪了下去,给太后和皇帝磕头请安。
殿中众人本都与邻桌说着话,听见声音,以为有什么大事,也都停了话语,纷纷将视线投向大殿中央。
太后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宝亲王妃道:“这孩子真的是礼数周到,举手投足都有大家之气,哀家很是喜欢。”
王裕心突突直跳,看到皇帝深情有些严峻,不由道:“陛下,您看……”
李洵时把玩着手中的杯盏,视线有一下没一下落在孟长瑾身上,她还不知道等会会发生什么,倒是一副置身度外的样子。方才太后和宝亲王妃的对话他听了个大概,不知道太后给苏允指了婚,她还能不能这么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