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娇女+番外(89)

作者:一笑笙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嘘,别出声,有人暗中守着你们。”

郑芸菡吓了一跳,眸色惊疑不定,心跳扑通扑通。

卫元洲浑身笼罩在熟悉的香气里,慢慢松开她:“你自然些走出去,就去舒邵住过的西院。”

郑芸菡没有犹豫,假装是夜色太黑走错方向,快步拐出去,朝西院去了。

卫元洲指尖轻捻,笑着追上去。

郑煜澄的人虽然监视,但不敢唐突。此刻里头的人正在沐浴,那人只能避着,反倒给他造了个机会。

西院,夜色清幽。

见到卫元洲,郑芸菡迎了几步:“这里!”

卫元洲心跳有些快,作沉稳状走过去。

两人站在一方院墙后,边上就是一丛竹枝。

郑芸菡十分不解:“王爷说有人在我们房外守着?”

卫元洲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嗯,可能是那个女子的人。”

郑芸菡非但不害怕,还豁然开朗。

这才对嘛,她一个金贵的姑娘,哪里有奴仆说赶走就真的走?

定是面上装着走,暗地里又保护。

可是一想到夜里有人暗中窥伺,郑芸菡还是抖了一下:“王爷知她是什么人?”

这样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还真是不带花心思来求解。

可卫元洲并不生气失望,相反,他喜欢与她说话,喜欢与她挨在一起。

眼下能这样就很满足。

“有大致方向,但多为猜测,只是想给你提醒,所以昨日并未直言。”

郑芸菡:果然。

卫元洲没想用这个吊着她:“你们遇见

那日,她身边是不是有一支女卫,身手敏捷擅长暗袭?”

郑芸菡点头。

饶是大齐民风旷达,也鲜少有光明正大将女子作卫队,还练出这样厉害身手的例子。

卫元洲:“南边有漳州,多河流暗道,山势连绵。但放在八十年前,漳州远没有如今这般风调雨顺。”

郑芸菡读过游记,立马接话:“是劈山引流的那个漳州?”

卫元洲颇为意外:“你知道?”

她当然知道!

漳州最大的河流叫做湍河,最高大的山为厉山,湍河几乎环绕大半个厉山,而漳州多丘陵山地,甚至很多郡城四面环山。

八十年前,湍河之上有一群悍匪,截杀官船商船,残忍无度,偏他们水生水长,很难抓获,而水上之战,要比陆上之战更耗钱。

然后,漳州立下一个天大的目标——劈山引流。就是将厉山直接劈开,让湍河涌进,于厉山两岸寻易守难攻之地作据点。此举不仅避开原本最易被河盗偷袭的必经之地,还在山地的农田灌溉水利上有了极大的助益。

此事非一朝一夕能成,历时六十多年,厉山终被劈开,河流改道;河盗恼羞成怒,欲攻入占据,可这条人工凿出的河道本就是针对他们,只落得被缴清的下场,漳州终获安稳繁华。

“无论经历多少代,经手多少人,最后真正做成的人,才是受益最大,风光最盛者。”

“这最后一人,是漳州厉山祈族的女首领。先帝大悦,封她为镇江侯,是大齐唯一的女侯。”

“当年女侯剿杀河盗,靠的是一支极擅水性,偷袭暗杀的女卫与正面军的配合。本王不敢保证她一定是漳州的人,但敢直接训练女卫随身,有如此身手,音貌又偏南边特色,第一个想到的,只有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郑煜澄:你敢偷看?

温幼蓉:我没偷看,不信你考我,我答得出来才算我偷看了。

郑煜澄:……

——————————————

赵齐蒙:有……有没有人……救命……

——————————

小赵很快就得救啦!!今天很高兴,继续走一波红包~~留言即可得哈~~~~~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冰饼秉禀 20瓶;微 3瓶;无趣的人儿、sensen 2瓶;吃吃睡睡、芙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6章

郑芸菡屏住呼吸,沉浸在震惊之中。

夜色里并不能看清她的脸,但卫元洲完全可以想象她此刻的表情,甚至任何一个小动作。

他忍不住轻轻推她的脑袋,郑芸菡回神。

卫元洲指尖轻捻,回味着点到她脑袋时的感觉,笑道:“你将话听全行不行?这只是个猜测。”

顿了顿,还是补充道:“之所以提到,是想告诉你——若猜错了,就当作寻常友人;但若猜对了,你且记住,不要与她太过亲密。”

郑芸菡不解:“为何?”

卫元洲:“若你信我,记住就好。”

幽暗的丛中,有低而断续的虫鸣,将沉静如水的夜色划开一道道口子,溢出的喧嚣,隐约要唤醒藏在心底人不知的悸动。

郑芸菡后知后觉的发现,此情此景,她和卫元洲跟幽会似的。面前的男人不知有心还是无意,说出所有的猜想之后,便再也不说话,隔着暗色,好像在看着她,又好像没看。

郑芸菡有点不自在,搜肠刮肚的想话题,还真想起一件事来:“王爷离开长安之后,可有与王妃通过书信?”

提到母亲,卫元洲声音都放轻了:“没有。”

他多年在外,并非不牵挂母亲,但因公务繁忙,母亲亦不喜他办着正事还挂着家里,所以多数时候,都是留在王府的人送书信给他,他知道母亲无恙,偶尔回一封便足够。

他知道郑芸菡时常回去王府陪伴母亲,只要她去,母亲那一日都笑声不断。

郑芸菡找到话题,说起探望贤太妃的事情。

卫元洲将笑意藏在夜色里,故作意外:“你还常去王府?”

她点头:“太妃和蔼健谈,我们很聊得来。”然后将贤太妃的情况都说了一遍,卫元洲听得认真又耐心,心底渐渐漾开温柔的涟漪。

“还有一件事,我也不大确定,但还是告诉王爷的好。”她话锋陡转,有些迟疑。

卫元洲一怔:“什么?”

郑芸菡整理语言,试着道:“嗯……我在王府时,太妃总会用上好茶点招待,可她用的,多是野参红参。”

卫元洲轻笑:“其实你想喝参茶,所以气恼我母亲小气,给了你别的?”

郑芸菡笑声无力:“胡说,我怎会这么想。”

她一板一眼,极其认真:“我曾为大哥之事擅闯王府,听王爷说过太妃抱恙在身,见她用的参茶,就留意了些,人参是好东西,但所有进补之物,都要把控用量,不可过度依赖,更不可将补物当药物,所以……”

她停下来。

卫元洲微微低头,“所以什么?”

郑芸菡:“所以我斗胆看了太妃的参茶壶,发现里面用参的量果然多了。”

卫元洲没说话。

郑芸菡挠头:“王爷也觉得我很多管闲事吧,但都说

到这里,我就说完吧——以太妃的情况,若一直是这种用量,恐怕早受不住了,不会是我见到的那样精神奕奕。我记着此事,挑了个没有约定的日子直接上门,发现那日太妃的精神就不如之前好。”

卫元洲仿佛明白了什么。

郑芸菡:“太妃是个温柔又体贴的长辈,我登门叨扰,她不想显露病态,便过量进补,强行撑起精神,但其实她并不如看到的那样好。我当时就说,下次见到王爷要告她一状,她这才坦白,的确是我所想的这样。”

郑芸菡推己及彼:“此事我答应太妃就此揭过,她后来也没再这样,但今日见到王爷,不免多想了一层——王爷常年在外极少回府,太妃牵挂你,却不愿你牵挂她,会不会王爷每次回去的时候,太妃也是这样,突然加重药量,撑起一副虚假的精神,来让王爷宽心?”

卫元洲心头震荡,循着郑芸菡的话仔细回忆着每一次见到母亲的样子。

的确是精神奕奕,能说能笑,但并不完全康健。

这次回长安,原是为定下婚事,逗留比以往都久,母亲打头几日的确精神,但很快又虚弱下去,请了好几次大夫。

所以,郑芸菡登门求助时,母亲不仅顺了她的意,还亲自出府拜访将军府,他吓得不轻。

郑芸菡抿抿唇,小声道:“太妃的身子,应该用温和的法子长期调养,若总这样忽然进补撑精神,过后只会被掏的更空。王、王爷还是多留心些。”

她看看左右:“温姑娘在沐浴,我趁机溜出来的,不好待太久。王爷今日的提醒我记住了,我先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