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要么就是将材质换了,要么,就是要想办法减轻上面的这些东西的重量。
可是眼下,她却想不到更好的法子了,所以,才会觉得头疼了。
百里无情看着这些东西,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想要让这发弩车可以自由地调换方向,这绝对是一个好想法。
可是,这发射弩的角度,也是可以自由调解的吗?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想要改造它,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若是容易,大夏成立几百年了,早就该造出来了。
也就是因为霍瑶光之前曾在军械历史课上,看到过转射机,所以,才会有了这个想法。
“若是改造成了,咱们的西京城上,多装上几台这个,不是可以大大地减少我们的士兵的伤亡数?还有,还可以增加我们自己的士气,灭敌人的威风!”
百里无情愣了好半天,“殿下,这个,您想的是不是有些多了?毕竟,有西京军镇守,外敌很难入侵到这里来吧?”
真要是过来了,那离大夏亡国也就不远了。
霍瑶光瞪他一眼,“你傻不傻?谁跟你说,这东西就一定是对付外敌了?”
“嗯?”百里无情这回是真傻了。
“内乱呢?有流民暴动呢?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内变呢?”
霍瑶光就差直接说,有亲王不服,举兵作乱了。
百里无情倒是明白她的意思了。
只是,一时之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别发呆了,你对这方面应该是比较擅长的,好好想想怎么弄。我先回去歇会儿,你在这里想想办法。”
百里无情觉得自己又被坑了。
早知道会被这位主子利用地这样彻底,他就不该说自己是精于暗器的制作的。
眼角抽了抽,算了,反正主子也开口了,自己想办法吧。
扭头,看到了霍瑶光留下的图纸。
百里无情看了好半天之后,再对着这个大家伙开始比划了起来。
霍瑶光并没有真地回去休息,而是去了楚阳的书房。
突然想到了一些事,需要去楚阳那里查查看。
指不定能有什么新发现呢。
楚阳的藏书,基本上都带来了。
光是这些书,就得运送了十几车。
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楚阳是有多富贵呢!
楚阳在这里的书房特别大,书架也是极高,还专门做了木梯。
霍瑶光蹬上去,然后从最顶部,取下一本书来。
是有关西京的地理志的书。
霍瑶光主要是想通过这些地理志,来试试自己是不是还能在其它的地方寻到宝。
书房是分成了三部分的。
现在,霍瑶光就在书房的最后面,拿了书,直接就坐在了木架上看了起来。
外面,楚阳和古砚先后进了书房。
“主子,京城传来消息,皇上震怒!只是还不曾下旨,就发现一名负责整理折子的内侍以及户外的一员外郎都出事了。”
“嗯?”楚阳皱眉。
“那内侍是失足落入了御花园中的荷花池,据说尸体已经打捞了上来,死的透透的了。至于那位员外郎,听说是因为回府后,发现府中的小妾与人有私,争执之中,被那小妾给失手杀了。”
“呵!”楚阳笑了。
“如果本王没记错,那位员外郎现在才三十出头,什么样的小妾,能有这么大的力道,失手将一个壮男给杀了?”
古砚没接话。
这件事,很明显就是有人故意为之。
这是明显的杀人灭口。
偏偏,又找不到任何的疑点和突破口。
就算是那名内侍是被人推入湖中的又怎样?
人都死了,还能问出什么来?
“皇上震怒之后呢?可有派什么人来?”
“有。皇上派了户部尚书亲自到西京军来查验,与其同行的,还有抚安伯府的叶兰铭世子。”
楚阳一愣,“叶兰铭也要来?”
“回主子,消息上是这么说的。”
楚阳皱眉,好一会儿,书房里都是格外地静默。
直到,楚阳的耳朵一动,一抹杀气在他的身上涌现,一个闪身,便已经进入了后面。
看到是霍瑶光在翻动书页,楚阳身上的杀气才快速退去。
“你怎么在这儿?”
霍瑶光的头连抬也不曾抬一下,“嗯,查点儿东西。”
楚阳一时觉得有些委屈。
自己这是被忽略了?
外面似乎是有人来禀事,楚阳听到了古砚的低语声。
古砚随后进来,低声道,“王爷,青亭县都尉府那边有重大发现,请您即刻去一趟郡尉府。”
第26章 货真价实的女人(二更)
青亭县的重大发现,就在那个土匪窝里。
原本,楚阳就怀疑那些人不是真正的土匪,到了郡尉府之后一听,就更笃定了。
在那个独眼儿龙的寝室里,找到了一些东西。
而这些东西,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土匪能拿到手的。
“这上面记录了京西州所有官员的名讳和品级,甚至,还有他们的家眷倚仗,这些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才是他们驻扎在那里的真正目的。”
楚阳将小册子收了起来。
看这样子,还是半新的,应该是不久前才拿到手的。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自他要调来西京之后,才拿到手的。
所以说,对方极有可能要针对的人,就是他!
有趣!
到底是什么人,一直在紧盯着西京呢?
是皇上?
太后?
亦或者是赵书棋的人?
又或者,是当年屠城的安国公?
楚阳冷笑,不管是什么人,既然是敢打这西京的主意,那就留不得了。
只要自己在西京一日,就谁也休想在这里逞强。
“王爷,那几个匪首现在都还没有消息,只怕,他们已经离开了西京。”
高寒也是根据目前的形式估计的。
毕竟,现在整个西京查地这么严,基本上都到了挨家挨户去查的地步了。
若是那几个人还留在这里,岂非是找死?
可是楚阳并不这么认为。
翻了翻那本小册子,随后直接放入袖袋之中,“外松内紧!”
只四个字,高寒就明白了主子的意思。
只怕,那几个人现在还在西京呢。
只是不知道,到底逃蹿到了何处。
任宁非从学堂里回来,一路步行,身后还跟着两名长随。
“那家的油酥饼好吃,你去买几张,回去给妹妹吃。”
“是,公子。”
任宁非已经有些日子没见到任宁宁了。
只知道她在闭关减肥,可是具体到底瘦没瘦,他还真不知道了。
任宁非看了看,估计还要等一会儿。
“咱们先走吧。”
任宁非刚走几步,迎面就撞上了一位青衫书生。
虽然没有撞地多厉害,可是将书生怀里的几本书都撞掉了。
任宁非连连道歉,随后蹲下,帮他捡书。
“咦,原本你也喜欢读宋大儒的书呀。”
宋大儒已过世几十年,这是他生前所做的一些感悟和诗词,被他的后人编辑成册了。
“正是,在下学识浅薄,却不能悟透大儒的精髓。”
“其实,宋大儒向来主张以仁治国,话说,他的许多诗篇,也都是相当地精妙。”
你一言,我一语,两人便相熟了起来。
这边,长随也终于买到了油酥饼。
“这位兄台贵姓?今日能与兄台一遇,着实是三生有幸。”
“公子过奖了,小弟姓刘,人都唤我一声三郎。”
“原来是刘兄。我家就在前面,刚刚与兄长相谈甚欢,不如到舍下小坐,咱们继续聊?”
“这……”刘三郎的面上露出一丝为难,“是不是太唐突了?”
“不会不会!”
任宁非面上一喜,拉着他的手就往家走。
刘三郎低头,在无人看到的角度,微微勾了一下唇角。
任宁非的确是一个喜欢读书,又着实喜欢比自己更有才华的人。
将人请进府后,便一直聊到了晚上。
留人用了晚膳之后,才极为不舍地亲自送他出府了。
任宁非的父亲官任司兵,这个职位,就是主管一应的兵器,主要是配备给各府衙及郡尉府等等。
刘三郎接近他,也便是为了当晚在寨子里的那些人。
虽然交手的时间不长,可是书生很确定,那些兵器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