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宠妃(294)

他的头发没有彻底擦拭干就绑成辫子,一路疾走之后,发尾还是带着湿气。

“十八生病了,你知道吗?”康熙看到胤礽,第一句话问的就是这。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胤礽打千后,直起身道:“儿臣回来得知后,立马过来了。”

“是吗?既然知道你弟弟重病,为何还先去梳洗了。”康熙盯着胤礽的辫子道。

这话问的奇怪,连直郡王和十五阿哥这个亲哥哥都有点儿看不过去。

谁都知道太子箭术超凡,打猎必然会见血,一身腥味儿和尘土来探病,岂不是会冲到了正病弱的十八阿哥。

何况,短短时间里就赶过来,可见是心里着急的。

胤礽并不辩解,他道:“儿子知错。”

康熙要的是他认错吗?

他只是想找茬而已,而胤礽给了他这么个理由。

如果胤礽当真风尘仆仆过来,康熙又会怪他不梳洗不注意幼弟的病体。

“幼弟病重,你却只知行猎玩乐,没有同情关怀之心。不堪为太子。”康熙坐在十八阿哥的床边,周围都是人。

十五阿哥腿一软,立马跪下了。他拉着亲弟弟十七阿哥一起,十六阿哥看着阵势不对也跪下了。

太医等人更是不敢吱声,恨不得自己的个聋子,听不到声音。

一时之间,屋内只有直郡王和胤礽、康熙三个人站着,气氛犹如绷紧的弓弦,随时可能会有利箭穿心。

第539章 自请废太子

“儿臣自请,废太子!”

胤礽头一回直视康熙的眼睛,用大逆不道的姿态,说出令人心神震荡的话。

他满意的看到康熙眼里,有着不可置信和后悔懊恼,甚至还有羞怒。

帝王心思喜怒不显,能在他皇阿玛面上,看到这么多种情绪,他这些年的孝心也不算被白白辜负。

“想必儿臣留在这儿,会令皇阿玛心情不佳。如此罪过,儿臣担当不起。十八弟这儿有太医和他的亲哥哥,还有皇阿玛您在,儿臣陪着也没用,反而可能影响到太医的诊治。”胤礽低下头,自己给自己定下惩罚。

“儿臣自请禁足,待回京后任由皇阿玛发落。”

胤礽转身就走,那背影真是任性又潇洒,看不出一丝悲凉。

“都跪着作什么?太子耍孩子脾气,你们也不懂事?给朕全力诊治十八阿哥。”康熙压着脾气对太医道。

直郡王悄悄的撇撇嘴,皇阿玛这回石头砸脚上了。

既然疼爱太子,太子又无可挑剔,就好好的父慈子孝呗,非得闹出个胤禩。现在好了,太子不乐意陪着玩儿了,皇阿玛就慌了。

直郡王敢拿着项上人头作保,他皇阿玛绝对没有废太子的心。

十八阿哥还是没有熬过去,病逝在行宫里。

一个是太子离心,一个是幼子早夭,双重打击让康熙瞬间没了精气神。

他也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从八岁登基一直到现在,他有时候也会想,是不是该退位了,将皇位让给正直壮年的胤礽。

可是,一想到年轻宫嫔见到太子时,羞红的脸颊,康熙就不甘心,甚至有种隐秘的嫉恨。

天家父不父、子不子,确实如此。

明知错不在胤礽,甚至胤礽避让的很好,可康熙就是迁怒了。

某一方面来说,胤礽的任性,未必不是来自于康熙的言传身教。

胤礽自请禁足,就真的不出门。

直郡王看不得这样,亲自上门劝说,话没说出口,看着胤礽手扶上鞭子,他闭嘴离开。

算了算了,不关他的事,他多嘴管什么。

兄弟们争抢的太子之位,闹的头破血流,老二却说不要就不要,真是气人。

热河行宫的事,到底没有瞒过京城。

其中有各方眼线的原因,也有康熙刻意透***胤礽低头的目的。

但胤礽头铁的很,他直言自己德不配位,请皇阿玛另选他贤,一句软话不说,一个退让不给。

毓庆宫里的奴才们,因此人心惶惶。

佟宛颜和石修竹却稳坐如山,该吃吃该睡睡,气色好的仿佛传的都是流言。

后宫的人向她们两个打听情况,前朝的人则围上了弘昭、弘晟两兄弟。

奈何弘昭和弘晟嘴严的很,旁人一问,便回:“一切谨尊皇玛法圣谕。”

其余一句话不肯多说,镇定自若的,仿佛毓庆宫还是那个在大清权力中央的存在。

不过,前朝的大臣们也不敢多问,单看着手腕铁血的四贝勒,和佟家护犊子的狠样儿,他们哪里有胆子多加试探。

第540章 诸方试探

八贝勒和他的小圈子,私下聚在一起,秘密谋划着。

胤禛就住他隔壁,能不知道他那些动静。事实上,连胤禛的门客,都蠢蠢欲动。直到第一个试探的门客被赶出去,他们才不敢多言。

没多久后,一道折子送去热河行宫,言朝中大多官员拥护直郡王。直郡王为长子,又有军功赫赫,且出身大族,既然废嫡,那就立长,这才合乎规矩。

康熙看到后,面露肃杀:“让直郡王过来。”

此行跟过来的人是魏珠,梁九功年纪比康熙还大,又是阉人,长途跋涉扛不住。

直郡王一脸茫然的跟着过去,难得的没有损魏珠。

“你瞧瞧。”康熙把奏折甩到直郡王面前。

直郡王伸手就接住,翻开奏折一开,越快越是冷汗涔涔。

“皇阿玛,您别听他们胡说啊。儿子哪儿来的能耐,能取太子而代之。朝臣又不是傻子,这么多年了,他们早知道儿子空有蛮力,带兵可以,治国不行啊。”直郡王哀嚎道。

“就儿子这脾气,如果真当了太子,那以后和朝臣意见相左,不得直接在朝堂上打起来。他们又没几个能打过儿子的,到时候多不好看。”直郡王看着奏折的落款姓名,暗暗记住了。

这个人他有点印象,不就是前几年损了他假清高几句,竟然趁机坑他。

联名推立太子,那不是荣光,是火坑。

何况,现在这状况是老二不想当太子,可皇阿玛只认老二这个太子,只是拉不下脸哄三十多岁的宝贝儿子罢了。

康熙被直郡王连哭带喊的模样,逗得想笑。

是啊,若是搁在前十年,这样的折子他会信。但这些年直郡王的所作所为,他看在眼里,压根不会信。

此举分明是想确认他的废太子之心,顺便再折了老大这个长子威胁。

而从中获利的人是谁呢?

康熙眯着眼睛,目光深邃而清明。

没想到以为扶不起的软性子,为了权势竟然能心狠到这一步。也是,到底是他的儿子。倘若没有野心,又如何自愿成为他手里的磨刀石。

“朕知道你心思纯,志不在此。你再看看这本。”康熙又扔给直郡王一本奏折,这次力道轻了些。

直郡王拿袖子擦擦脖颈吓出的汗,不重的奏折,此刻重若千斤。

“太子赋性奢侈、暴虐无道。且言语颠倒,竟类狂易。不堪为大清储君。”

直郡王看了直冷笑:“二弟身为储君,用度本该奢侈。不说二弟,宫中的哪个主子,用度差了。至于暴虐无道,他不过是年少时鞭打过几个纨绔子弟,何错之有。连大儒都夸赞二弟仁善宽和,他们哪儿来的胡话栽赃。”

康熙定定的看着直郡王,似是没想到以前水火不容的两个人,居然能帮着说好话。

“那言语颠倒,竟类狂易呢?”康熙道。

直郡王郑重跪下,向康熙叩头后,才道:“储君本应高高在上,君是君臣是臣,尊卑不可乱。无论是东宫的小朝廷还是二弟代理朝政时的权力,都是皇阿玛赐予的,二弟从未争过。相反,二弟时常将手中事务分给臣下,从不揽权。”

直郡王舔了舔干涸的唇,他定了定神,下定决心道:“儿子相信二弟,从未有夺权之想法。”

第541章 这个太子孤当腻了

良久之后,就在直郡王以为自己要被责罚时,他看到绣着龙纹的靴子,停在他的面前。

康熙弯下腰,拍了拍他的肩膀。

“起来吧,父子之间本该如此,有话就说。你还自称儿子,可是保成啊,他什么时候开始称儿臣了。”康熙心里难受的很。

“朕是他的阿玛,哪怕有些话说重了些,可他不能理解理解朕吗?朕何曾想过要废他,他是朕的太子,是朕血脉的延续,朕将毕生所学都教给他,又为他挑选最好的老师和属臣。朕为他而骄傲,有他在朕丝毫不必担忧百年之后的大清,是否不如朕治下之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