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满意胤礽关爱兄长的慈心:“朕的保成长大了啊。”
“皇阿玛,儿子求您别说这话。儿子在您面前永远是个小孩子,您别想着让儿子长大,就能撒手不管,转身去疼那些小的了。”胤礽吃味道。
再过一年才满二十的胤礽,说他是个孩子,勉强可以。
他眼神清正,说话间对康熙还有着幼时的淘气感。
康熙脸上笑开了花,摸了摸胤礽的光脑袋:“瞧你这出息。这话要是让那些大臣们知道,还不得轻视你,觉得你不够稳重。”
“稳重是糊弄外人的,儿子在皇阿玛面前要稳重作甚。”胤礽不以为意道。
为人父的成就感,无非是子嗣出息,以及儿女依赖。
胤礽让康熙的一颗慈父心,装的满满的都是他。
“朕听你的,给大福晋赏些东西。左右他们俩儿都年轻,既然一心想要个嫡子,就慢慢生。过个几年如果还不成,再让妾室生也不迟。”康熙道。
康熙的赏赐前脚出了宫门,没一会儿太后的赏赐跟着过去了。
康熙皱皱眉,胤礽立马道:“大概是您的小表妹从皇玛嬷那里,也给大嫂求了赏。女人啊,就是心软,容易感同身受的。”
“什么小表妹。那是你的侧福晋,朕的儿媳!”康熙眉头松开。
胤礽嬉笑道:“皇阿玛,您忘了,上回还是您给小颜当靠山,让她欺负您儿子的。胤禛叫表姑时,连都皱成一团了。”
康熙拒不承认自己的恶趣味:“胤禛小时候还爱笑,长大了愈发没有表情。朕是让他多活动活动五官,免得以后面瘫。”
“反正都是一个意思。大概是女人懂女人的苦吧,要是没她提醒,儿子想不到这么多的。最多拉着大哥喝几场酒,一醉解千愁嘛。”胤礽道。
“元宝儿心善,朕是知道的。左右大福晋为皇家诞育子嗣有功,太后赏赐她不出格。朕听说了,惠妃想让她娘家的侄女,就是纳兰明珠弟弟的女儿给保清当侧福晋。这回朕给大福晋做个主,省的她多做些不该做的事儿。”康熙道。
胤礽心里一惊,还好他来了。
若不然惠妃真把纳兰明珠的侄女儿给弄到大阿哥府,不是让他和纳兰家更紧密的脱不开。
“来陪朕下回棋。听说前阵子你拿苦瓜偏胤禟吃了,他和宜妃哭了好久,借口多要了五、六罐蜂蜜。”康熙和胤礽说着家常话。
胤礽乖乖的跟着康熙坐到棋盘前:“弟弟偶尔欺负欺负才好玩儿么。皇阿玛,您上回给弘昭点了一筷子酒,把他醉晕过去了,儿子可没和皇玛麽告状啊。”
康熙表情一瞬间有点尴尬,堂堂帝王做这种事儿,着实幼稚。
“朕让你三步棋,你别说话了。”康熙退一步道。
胤礽笑的可乖了,偏生康熙瞧出他的蔫坏儿:“五步棋。”
“四步。”康熙道。
“谢皇阿玛恩德。”胤礽也不得寸进尺。
他和康熙的棋力差距不大,成败在两可之间。
有了四步棋的先行,康熙没有任何意外的输了。
第259章 催生二胎
输了,康熙也个高兴啊。
这证明胤礽思维缜密,不逊于他。后继有人,多开心的事儿。
“幸亏儿子求皇阿玛多让了一子,若是您只让三步棋,儿子可赢不了。”胤礽笑的眉眼骄傲,如光般璀璨。
康熙顺手把腰间挂着的玉佩,扔给他:“不是想要这块玉佩很久了么,当朕今儿输给你的。”
上等羊脂玉雕刻的玉佩,好东西啊。
胤礽双手接过,乐的眉开眼笑。
“皇阿玛最疼儿子的。”胤礽嘴甜道。
康熙故意瞪着他道:“每回到朕这儿来,总要刮点东西走。一拿还就专挑好的,差的不带多看一眼。”
胤礽笑而不语,他得了便宜不能再卖乖。
爷俩儿随意说了两句后,对着满桌子上的奏折,头疼的继续去批改。
胤礽陪着康熙改了几道不重要的折子后,忍不住吐槽道:“整天歌功颂德的,正事儿没两句,辞藻也不尽好看,盯得眼睛疼。”
康熙颇有同感:“朕早几年前就让他们书面精简些,奈何帝王也不是言出人必尊的。对那些文人来说,不让他们多写些字,发扬他们的诗词才华,跟要了他们的命似得。好在朕还有你。”
康熙明摆着说胤礽是给他干苦力的,那些没大事儿的奏折,是他故意给扔到毓庆宫的。
胤礽脸上笑嘻嘻,心里牢骚个不停。
他皇阿玛摆在明面上的欺负他,他竟然无法拒绝。
康熙看着胤礽憋屈,高兴的笑出声来。
皇帝也有恶趣味,皇帝也爱欺负自己儿子。
胤礽哄着康熙高兴,自己心情挺好。亲爹么,忍着,宠着。总不能仗着年纪小,老让当爹的受儿子气啊。
胤礽心甘情愿的彩衣娱亲,一番孝心,康熙如何感受不到。
感觉就是如此,好起来愈发的好,坏起来也坏的快。如今,康熙和胤礽的感情,正属于好的比糖还甜腻的时期。
男人忙起政事来,往往会忘记时间,康熙和胤礽毫不例外。
宁寿宫里,太后见胤礽久不来接佟宛颜,便猜到了胤礽应该是一时有事。
佟宛颜嘴甜会说话,将草原上的事儿说的绘声绘色,太后听一遍两边还嫌不够,正巧趁着胤礽不能来,她留着佟宛颜在宁寿宫用晚膳,再多听听大草原的美。
弘昭、塔娜现在话说的很流利,小腿跑起来特别有力。
他们俩儿给宁寿宫带来了人气和热闹,现在是太后和宁寿宫其他人眼里一等一的大宝贝。连佟宛颜等人,遇见了这两位小祖宗,都得退避三舍。
陪着太后用完膳后,老太太的眼神,不停的往佟宛颜的肚子上瞄。
佟宛颜想装作不知,可太后的表现太明显,她多聪明的一个人,突然装傻,实在是太假了。
“塔娜和弘昭都两岁半了吧。”太后先抛出一个问题,温柔试探。
佟宛颜看着在宁寿宫里疯跑的两个小胖墩,不自觉的露出温柔的笑意:“是呢。不知不觉,孙媳都入宫三年多了。”
“哀家初见你时,你还是躲在皇贵妃身后会害羞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太后道。
“自孙媳入宫以来,先有皇贵妃照顾,后有皇玛麽您的照拂,一路顺顺当当的,没受过绊子。孙媳感激不尽。”佟宛颜想起病逝的皇贵妃,鼻酸眼红。
太后不想惹她哭,她是来催她再生一个的。
“人的手指有长短,心也有偏的。你合哀家的眼缘,又处处有分寸,哀家怎么疼你都不怕过了。正是如此,哀家总忍不住为你想的更多。皇家的子嗣从不嫌多,多子多福,孩子越多,做母亲的地位越稳。皇上给保成选的太子妃,明年就该嫁进毓庆宫了。往后的日子说不准,哀家想着,你和保成该再有一个孩子了。”太后语重心长道。
同样的话,前两天佟福晋进宫来时,也说了。
佟国纲这一年来和石文炳走的愈发近,偶尔两人还会互相串门。
佟福晋自然跟着佟国纲去石家做过客,见过了石福晋和石修竹。
几番来往,他们觉得石修竹为太子妃后,应当不会为难佟宛颜这位得宠的侧福晋。自家的女儿自家知道,性情是娇气了些,但不骄纵。论起才智,不比寻常男儿差。
而未来的太子妃,那脾气真是说不好。如果不是长成个女儿模样,他们得以为眼前之人是个文采斐然、才学出众的男儿。
她的眼界太宽、心性太稳,真不像是能争宠的。
纵使如此,佟福晋还是不放心的希望佟宛颜能够再稳固地位。
“是孙媳让皇玛麽担心了。”佟宛颜感激道。
太后生怕自己催着佟宛颜生子,让她心生不快。
见佟宛颜懂事,她笑容慈和,带着深宫里历练下的睿智。
“天下是男人的,男人的心是多变的。最是无情帝王家。哀家希望保成是个长情的,但往后日子几十年,皇家的诱惑又是最多。帝王三宫六院,是天下和大臣们求着他纳。如今你们感情好,多生几个孩子是最合适的事。”太后屏退宫婢,接着对佟宛颜道。
“你的脉案,哀家有看。当初生塔娜、弘昭时,虽是双胎,但胎相好,生的利落,没留下病根。这又养了两年多,身子骨长开了,比那时候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