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之皇长子(81)

作者:因果定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大哥,你不是才成婚吗?人家新婚都愿意和媳妇待着,你怎么和我们混一块啊?”老五抱着自己的弓,奇怪的问道。

胤禔笑道:“你嫂子喜欢读书、画画,我喜欢拉弓骑马,各玩各的不好么。”胤禔说着,脸色突变,“哎呀,我还答应要带她去骑马来着!我给忘了!”

这事被胤祺当做笑料告诉了皇太后,而皇太后又在“皇家老辈媳妇座谈会”上说了出来,逗的太皇太后和皇贵妃忍俊不禁。

“保清啊,真是成婚了也和孩子似的,简直把福晋当成了玩伴。”太皇太后如此感慨道:“不过也能瞧出来,他们小夫妻处的还不错。”

“玛嬷听说什么了?这么高兴。”康熙今日散的找,来到澹泊为德给祖母和母后问安。

皇贵妃佟佳氏款款起身,笑道:“给皇上请安。正说大阿哥许愿说要带大福晋出去跑马,结果被他自己忘在脑后,是五阿哥告诉母后的。”

康熙一听,笑过之后却满心不是滋味,想起了顾问行对他说的“大阿哥并不很好女色,对敬事房送去的宫女无甚兴趣,也只有那个揭发了拐人案子的格外得阿哥青眼。”

晚间,康熙独处于清溪书屋,拿起书却看不进去。最后扔下书本假寐,梁九功等太监小心翼翼的不敢出声,却在两刻钟之后,听见皇帝似乎做了噩梦。

康熙梦见了顺治,他猛然惊醒,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为什么不是滋味,他想到了傅达理!

当年先皇顺治驾崩,太皇太后逼迫顺治皇帝的一等侍卫傅达理殉葬,当时京城就有风言风语。等到康熙长大听说了这件事,在和南怀仁的接触当中,发现了当年汤若望对顺治皇帝关于“男色”方面的劝谏。

后来他逼问南怀仁,南怀仁承认,傅达理被要求殉葬,的确是因为他和先皇“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难道保清和先皇一样?

以他的年纪却对女孩没多大兴趣,反而整日将哈哈珠子和侍卫带在身边,喜欢和小子们混在一块。康熙心道,虽然我小时候也更喜欢曹寅他们,但是我也没少了皇后妃嫔啊。

天呐,难道我家又要出一桩这种人伦惨事了吗?!

康熙被自己的猜测吓得无法入眠,连夜召来了顾问行,让他想法子旁敲侧击,不要打草惊蛇的关注一下皇长子的交游情况:他和他的哈哈珠子、侍卫们,“有没有什么极亲密的行为?”

顾问行掌管敬事房多年,对皇帝的意思心领神会,马上欠身道:“奴才明白,请皇上放心,奴才不日即可回报。”

康熙白着脸:“不,你细细的查,不要遗漏。朕要个确切答案。”

作者有话要说:

1、书信是原文。

2、顺治和傅达理,参考鲁日满记录和鞑靼中国史,以及汤若望的一些记载。

【北京城里有一个出身于鞑靼大家族的少年,年约二十五岁,备受已故皇帝(顺治)的宠幸。其情爱系因他年龄相当,风姿绰约,尤其具有魅力。因此在皇帝死的那天,太后把这个少年叫去,说:好啊,你竟敢活着!不幸的少年脸色苍白,因为他知道太后简短的话是何意,他对皇帝的忠贞需要他去跟死者作伴。少年跪在地上回答说:谨遵太后旨意。说完返回家里,一整天就在悲伤中度过。第二天太后得知可怜的少年还活着,便派手下两个大员携一个镀金盒子,作为礼物,其中盛一根类似鞑靼人携带的弓弦,并且命令他们必须亲手了结此事。终于就在这天,少年被绞死在自己父母的家里,就这样鞑靼和中国最美之花凋谢了。】

第59章 :有惊无险

“尊敬的陛下, 您还好吗?”

白晋小心的问道:“您忠诚的臣仆很担心您的状态,如果今日陛下有些劳累,今日的几何学我们可以放在明天。”

“不要紧,你继续讲。”康熙的眼周泛青, 一看就是没睡好。实际上他昨儿二更天才迷糊一会, 而且梦里乱七八糟的, 梦到他要将引诱儿子不学好的哈哈珠子和侍卫处死, 保清扑在他们身上嚎啕大哭。

而自己指着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破口大骂, 现在回忆一下, 让年长之后致力于提高个人修养的康熙皱眉。最后皇帝气的拔出了宝剑, 要宰了那些妖孽, 可是保清就挡在前头不肯让开。

父子俩僵持着, 气的康熙抬脚要踹开保清,然后皇帝猛地抬腿……他睡醒了。这一晚上做梦简直是六国大封相,康熙揉着额头。白晋也非常有眼力的结束了今天的教学, 两个人就按照习惯,随意聊聊。

“你们法兰西, 有男人喜欢男人吗?”康熙想到汤若望和南怀仁,问道:“彼国是怎么看待, 也觉得那是恶习?”

白晋有些紧张, 毕竟天主大旗下的神父们, 在这方面劣迹斑斑,全欧洲无人不知。白晋斟酌一下才道:“那是非常、非常堕落的行为, 陛下, 如果有人有这种行为, 我们会进行谴责。”

康熙点点头,大有遇到知音之感:“朕想也是, 就应该如此!”

顾问行从畅春园回宫,此事并无人在意,毕竟皇帝常常差遣他做事。顾总管回宫先是去了各宫主位那里问安,打头的是钮祜禄贵妃,然后就是延禧宫惠妃,然后依次向后排。

这样不显眼,也不会让人猜出他的真实目的,顾问行是办事的老手了。他在贵妃那里退出来,就马上去了延禧宫。

惠妃也没有多想,康熙派顾问行来问问她们的起居,这也是常事。只是这顾总管问过安,开始说起了大阿哥的事情。

“阿哥在畅春园常与哈哈珠子、侍卫们在一块骑射,又跟着皇上学西学。”顾总管笑道:“等秋天回来,怕是娘娘都认不得了,阿哥又长高了。”

“那孩子就只长个子,贴心也是贴心,可他贴不到正地方!”

惠妃也勾起了谈兴:“谙达也是看着他长大的。我原以为他成家了,好歹能套上笼头。谁知道还是和小子们混一块。唉,每回我见着他福晋,都觉得人家孩子配咱们这野马是亏了!”

顾问行的心也提了起来:“娘娘您知道阿哥常和小子们在一起?”

“是啊。诶,不过也是,他这个年纪,自然觉得和小子们在一块玩着好。”

惠妃无奈笑道:“我还说他,那是你的媳妇,不是给你找的伴当。他啊,一边嫌弃小子凑在一起臭烘烘的,一边觉得骑马打布库才是男人事儿。谙达听听,还男人事儿!”

“哦哦,是这样啊。”顾问行心道,当年先帝可没嫌弃侍卫们臭烘烘的,只这一条,足证大阿哥不可能和小子们有什么“深层次关系”。

可顾总管何许人也,在满宫主位拜过之后,又跑去了头所,抓着嬷嬷太监宫女挨个问“阿哥吃的好不好啊?”“带没带过哪个侍卫、哈哈珠子吃饭啊?”“有没有特别青眼有加的?”等等。

这也是康熙交代顾总管照看皇子常用句式,倒也无人怀疑,大家都习惯了。

结果答案很明确,大阿哥对身边的哈哈珠子、侍卫都差不多,处的不错。但没有什么逾越之处,没什么特别被胤禔看重,动辄要来个“朝夕共处”的人。

最后顾大总管又跑回了园子,找到了自己的徒弟全都。顾问行对徒弟就不必那么客气了,只管逼问全都“有没有那一等下作东西带着阿哥不学好!”

给全都吓了一跳,带着阿哥不学好?这话从何说起,自来都是胤禔发号施令,他们只管奉命办事而已。全都一脸奇怪:“师父,哪有这种事儿,阿哥何等样人,怎么会被人给引诱拐走。”

顾问行再三确认,最后来到了清溪书屋禀告康熙,顾总管委婉的对皇帝表示:“您想的有点多,大阿哥挺好的,和大福晋也很好。人家小夫妻成日别提多开心了。”

康熙这几日冷静下来,仔细打量自己的儿子,结合各方消息来看,之前的确是他想多了。

那日康熙还和太皇太后说起这个,当然,他只是说“保清还是不定性似的,那是给他娶的媳妇,结果他好像觉得那是给他寻的哈哈珠子!”

太皇太后笑道:“有人开窍早,有人开窍晚。这种事让他们自己慢慢琢磨,长辈千万别跟着裹乱。”这话从老太太嘴里说出来格外让人信服,康熙也为之默然,大概是想到了先皇。

郭子仪也说过“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之语,可见做父亲、做公公的,就让他小儿女自己折腾去罢。横竖三挑四选择出来的儿媳妇,想来也不会是悍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