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人生这场,该下决定的,哪一次不算是赌注呢事到如今,她不过赌命而已。
“可是……你是女子啊,女子起义……有些……”郑芳宁依旧是有些不敢认同。
秦箐疑惑的反问,“女子又如何一个领导者,重要的是自身的能力,只要手下衷心就行了。再者,我迟早是要成家的。”说到最后,她不禁微笑。
等到成家,那就意味着这些班底就是后继有人了,谁也不能从此处闹出分裂。
郑芳宁算是无话可说了,低头看着旁边还是一脸畏惧的秦素。
她终于是喟叹一声,“既然妹妹做了决定,也有信心,那我便同意支持了,只是……以后我和我姐的身份……”
秦箐拉过她的手,认真道,“芳宁姐和馨宁姐我还是信得过的,你们与朝廷决裂,肯定不会阻挠这些事,那我以后也没理由对你们有任何防备与猜忌。”
也许郑馨宁知书达理,受过封建思想的熏陶,会对这些造反的事有些芥蒂。
但是郑馨宁人心可靠,秦箐不担心她一个没有能力的女子会对自己的事造成阻挠。
而郑芳宁也只是得到一个保证而已,秦箐能够收留她们两姐妹这么久,肯定对她们都身份不会介意。
见她脸色松下,秦箐再开口,“话说回来,你姐如今在城里吗”
“没有,我姐也帮不上忙,和墨澜她们一道安置在城外了。”郑芳宁解释道。
“这样也好,我们也别在这里说话了,对了,方宁姐你找相好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现在先帮我去解决魏州城的事情如何”
现在缺人手,她毫不客气的将郑芳宁收归己用,也相信郑芳宁不会拒绝的。
以郑芳宁的心思,如今确实是要去找刘毅汇的,秦箐十分清楚。
三人里边,最不好意思当是被拆穿心思的郑芳宁本人了,要不是刚才遇到秦箐走过来,她早就去刘府了。
如今秦箐有事相托,郑芳宁也不好意思推诿,只能放下儿女情长,答应下。
走的时候,秦箐依旧很容易察觉她一脸的郁闷神色,她嘴角也是微弯,这番,自己是不是做的有些坏了
要知道郑芳宁不辞而别大半月,一对小情人好不容易能得以见上一面,却是被自己拖住了。
背着郑芳宁,秦箐去药铺买了一些药,用来治疗腿上的伤。因为部队的经历,对身体上的一切伤口,秦箐向来不会当做小事的。
秦箐涂药的那会,露出腿上那还没有痊愈的伤痕,弄得一边的秦素好一阵揪心。
……
城里如今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敌人了,魏州老大已经死掉,剩下可能就是一些小官员,最多的还是官员亲属。
很快,在秦箐的引导之下,黄辰和其他手下集中城外灾民占领了魏州城,消灭或制服了守城的那几百官兵。
为了不让几公里外的驻军得到消息,魏州城南北城门迅速被封锁。
城内一切朝廷人员被难民抓了起来,一些无恶不作的官员被杀死,剩下的寥寥无几。
官员家眷被集中在相应的院子处看守,这其中所有人最为关注痛恨的,其一是张协的家眷,其二是原知府徐言的,其三,是昭武校尉斯以城的家眷。今日,斯以城恰好是在城外的军营。
这时候,城外大部分百姓还未吃饭,秦箐所做的,便是先找到城里的粮食,让这些人吃饱,然后解决那些驻军。
粮食是从官员家中搜刮的,还有大部分是来自一些商贩手里。
官员皆是敌人,商贩皆是哄抬物价的奸商,又是特殊情况,秦箐自然不会讲道理,搜刮出来直接安排人分发下去,让下边的百姓煮熟填肚子。
然后,秦箐和黄辰等人思考晚上的袭营。
想和官兵抗衡,这些普通的种地百姓有很多短板,秦箐必须减少差距,缩小伤亡。
武器、军事力量是解决的重中之重。
从城门守卫和衙差手里上缴的武器,只有少量刀具和其他长枪、长毛,加起来不到一千。
秦箐要求城里的铁匠迅速在半天之内打造出部分枪头出来,凑合着晚上使用。
军事力量,包括军队实力和纪律两部分。
实力需要长时间操练,他们是不可能一天之内解决了。
至于纪律性,值得欣慰,这些饥民刚吃上了饭,他们又都是种地百姓,没有什么位卑位尊概念,对秦箐这个女子是感恩戴德的,秦箐命令他们毫不成问题。
等接下来几场战斗结束,她相信自己会收货更加牢靠的军心。
这批部队还需要的,是教会他们一些常用的军令,免得袭营时候胡乱攻击造成混乱。
火药黄辰前些天做了不少,秦箐又是从秦府杂物房找到一些没有被搜查的烟花。下午,她又安排护卫做了一些炸药。
没有更好的武器,这些威力足够的爆炸品正好可以攻营。
那些烟花,晚上可以用来震慑敌军,减少起义军的伤亡。
此时,城内的百姓还没从灾民造反中回过味,他们需要安排一些人维持里边的治安。
忙完一切,已是申时,秦箐出了城,打算用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对自己的义军进行一些队列以及军事常识的教育。
虽然她并不懂古代布阵之内的兵法,但是现代军队秩序一块的训练还是可以在这里套用的。
……
第172章 突袭营地
入夜,天色已是灰蒙。
本应虫鸣不断的盛夏夜晚,此时却是寂寥无声。
城西南五公里地,正是魏州驻军的军营,营中,火光点点。
此时,隔着不到两公里的地面上,趴满了密密麻麻的人,他们小心翼翼的朝前边移动。
这些正是秦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他们一共六千多人。目的是歼灭这四千驻军,保证以后在魏州的安全。
说是四千驻军,但是难免会有吃空饷的存在。加上老弱病残和军队的贪污腐朽,其实四千驻军也不可能是虎狼一样的存在。
与朝廷军队打斗,这些灾民自然是有些畏惧,但是没办法,现实迟早是要面对的。
谁都清楚,今日不想办法消灭这些官兵,待明日,所有人都逃不了命运,他们会产生更大的伤亡。
最前边,秦箐后背绑着一把大刀,借着月光,不动声色的躬身前行。
这是还她第一次率领这么多人作战,说心里不紧张不激动,是不可能的。
秦素年纪小,没有跟来,但是郑芳宁却是在秦箐旁边。
其实冷兵器战斗,匍匐前行有些没必要,但是驻军营地周围是光秃秃一片平地,他们这边是必须保证尽可能的接近,只能尽可能小心前进了。
这也拖驻军比较懒散,换做战时,他们这样估计是接近五公里都别指望。
起义军这边是采取的四面包围,速度不慢,很快,最前边的先行部队已是离军营不过一里。
秦箐扑倒在地,扬起右手,在空中挥动,后面的人跟着停下来。
朦胧的月光下,军营外边并不见有人驻守,秦箐心里稍松,示意起义军继续前进。
又是半里地,所有人已是紧紧贴在地上,不敢有任何响动。
“等会儿以烟花为信号行动,然后带着炸药的人尽可能往敌人多的地方扔炸弹,情况分明之后,再放烟花震慑。我们现在需要人手,所以对这些官兵,缴械不杀!”秦箐朝身边的护卫下达指令。
“遵命!”
周围的人用不大不小的声音答应。
秦箐拿出火折子,郑芳宁递过来一个竹筒烟花。
将引线点燃,须臾间,烟花从竹筒里串出,白亮的一团升上了夜空,很快发出了爆炸声。
难民见空中的信号,手里的武器瞬间捏紧,大部分人咽了咽口水,却是不敢行动。
秦箐对此,有过预料的,毕竟一群普通农民面对朝廷官兵,要说不害怕,那是虚的。
她从地上起身,改为蹲坐。
忽而,部队中有许多黑影起身来,只听他们大声喊到,“老子之前快饿死了,要不是秦小姐带我进城,哪有今日,跟这些可恨的朝廷祸害拼了。”
“为了活命,拼了!”
“魏州粮食不够吃两天的,杀进去我们才有更多的粮食!杀!”
大叫着,他们拿刀冲上前去。
似乎是受到鼓舞,很快,沉默的人群先后从地上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