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时陈卓女士来问辛甜的时候,辛甜便没什么犹豫的回了消息给母亲大人,说自己住姥爷家就好了,还发了句“工作顺利”过去。母亲大人也十分没有负担的回了一个“ok”的表情过来,补了一句“开学快乐”,便愉快的结束了对话,又钻回她的研究中去了。
辛甜这会儿想起来还是忍不住想笑,陈卓女士实在是人如其名的沉着冷静,什么事情都影响不到她。
辛甜从小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从她有记忆开始,父亲就一直在外省就任,母亲也一直做研究到处开会,在B市待得时间都很短。
辛甜在爷爷奶奶的老宅里长起来的,几辈里就出了一个女孩,老爷子老太太宠都宠不过来,倒也乐得儿子儿媳在外面忙,反正把孙女给他们留在家里就行。
说起来辛甜的父母在那个年代算是十分新潮了,自由恋爱和平分手,在辛甜小学的时候就十分和气的办了离婚。
辛甜的抚养问题也被处理得十分和谐,照旧放在B市老人家里——因为父母哪一方都没法带着她到处跑,姥姥姥爷那边想见了,两方家人商量好,就让辛甜过去住一阵子。
所以辛甜除了见父母少一些,开家长会时她尴尬一些之外,就这么在老宅没摔没碰地成长到现在。
高一暑假的时候,陈卓女士联系了B市家里,说自己回国在工大任教两年,想让辛甜来Q市待两年。
就加上辛甜的姥姥去年冬天过世的事情,姥爷成了家里唯一的老人,形单影只孤孤单单,且还没从悲伤中走出来,辛甜来Q市也能给姥爷这边带来一丝安慰。
恰逢辛甜父亲在B市停留了没多久就又调任外省了,两边家长商量了一阵子,问了辛甜的意见,麻利办好手续,就让辛甜去Q市上高二了。
不过B市爷爷奶奶仍然很舍不得,有言在先,“甜丫头这一去两年,多叫我们挂念呐,上大学可得回B市来。”
辛甜干脆地一挥手,叫二老放心,“没问题,我理想学校就在B市呀,一定考回来。”
自己说完之后,二老喜上眉梢的样子太可爱,辛甜想起那一幕,忍不住抿嘴笑了一下。
陈锐在旁边拍她,“我的姐,怎么还在偷笑哎。该下车啦,到家啦。”
辛甜跟着他的声音往窗外看,车已经停在七中家属院小区的正门口了。
眼前的景象和记忆中几乎一样,几年过去了,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小区门口有个漆绿的邮筒,认真地立在街边。没辛甜印象中那么高大了。邮筒表面大概是被重新粉刷过,一眼看过去竟显得比从前还要新。
辛甜下车前翘起的嘴角渐渐耷拉下来,呼吸随着闷热的空气变得清浅,心脏的跳动也渐渐扯出丝丝缕缕的疼。
陈锐从后备箱拿好了行李,走到辛甜旁边。
看到她的表情,忍不住轻叹了口气,“走吧,去看看爷爷吧。”
第2章 暗暗
小区的雕花铁门曾经十分新潮,几年之后就变成了复古风。
辛甜费了老劲把门拉开撑住,让陈锐拉着行李箱先进,自己跟在他身后,缩回手,铁门“嘎”一声,沉重缓慢地回到原处。
“怎么样怎么样,故地重游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陈锐从前面转过头来问辛甜,“还有什么印象吗?”
辛甜正在看门口的信箱,一排小信箱在左手边整整齐齐靠墙立着,被上方淡蓝色小雨棚保护得严严实实。
听见陈锐的话,她视线回到陈锐身上,给他指了指不远处小区内休闲活动区域,“嗯……记得那一片。你小学五年级暑假,绕着那个单杠跑,两圈之后一头撞在右边柱子上,回家哭了一天。有印象,确实有印象——”
陈锐赶紧打断,“停停停这个事你不需要有印象,快点忘掉!”
“不是让你回忆我的黑历史好吧,我是想问你,发现小区有什么变化没?”
可能是为了赶快转移刚才的话题,陈锐没等辛甜回答,自己就揭晓答案了。
“你看,原先小区就挺大的,但是只有以前的十几排楼。就是从这看过去这一片小高层。”
“前年右边老小区重建新楼,被七中买了下来,打通围墙之后就合并到咱们小区里来了。所以现在小区比以前更大了,有空带你走一圈。”
“……”
陈锐的讲解伴着行李箱轱辘在地上滚动的声音,颇有些白噪声的效果。
辛甜跟在他身后,时不时点点头表示自己有在听,然后在他提供的白噪声中堂而皇之地出神。
小区里人行道很平整,砖块花纹拼接整齐,一直延伸到道路边缘的树坑旁。
辛甜酷爱走在树坑旁边一脚掌宽的那块砖上,像走独木桥一样,一步一步沿着一条很窄的直线往前走,有时候还需要抬起双手保持平衡。
这个爱好是很有风险的。
以前她走得不熟练,一只脚没踩好,崴一下失去平衡,人就摔进树坑里了。
她摔了好几次,热情不减屡败屡战,家人劝也不行,非要走树坑边的小窄路。
姥姥只好在她每次走树坑的时候在旁边牢牢牵着她,看着她走稳了才放心,嘴里还要念念有词,“危险呀,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万一摔倒磕到脸留下疤可怎么办呢呀。”
辛甜十分给面子的用另一只手扶着树,仰起脸来,“看,姥姥,这下安全了吧。我一边扶着你一边扶着树,多稳呀。”
说完又鼓鼓腮帮,不太满意,“就是这样都没有独木桥的感觉了,太稳了点儿。”
“稳了好呀,稳了姥姥就放心了。走独木桥干什么,一直走康庄大道才好呀。”
辛甜咬了咬唇,眼眶有些灼热发涩。仰了仰头,把眼底的泪意压下去,继续往前走。
没有姥姥牵着,小窄路变得比独木桥难走多了,简直堪比走钢索。她的脚也比小学时候大多了,砖块就显得格外窄。
辛甜为了跟上陈锐的速度,不得不伸手扶着树。
路边这一排香樟树也和辛甜一样,长大了不少,树干明显比从前粗。
辛甜一手扶着树在树坑边缘匀速前进,像从前一样,过一棵树就默数一下。
除了动作有点滑稽之外,走得还算稳当。
旁边边没有姥姥“稳了好,稳了姥姥放心”的念叨声,她感觉很不习惯。
姥姥的念叨声里还有一个事,让辛甜每每想起来都很窝心。
辛甜第一次来Q市之前就知道,这边是把妈妈的父母叫外公外婆,不像在B市那样叫姥姥姥爷。
她本来也想好要叫外公外婆的,结果一见面,下意识一嗓子“姥姥姥爷”叫得斩钉截铁。
姥姥姥爷也答应得毫不犹豫,从此就这么叫了下去。后来他们在她面前也习惯了自称“姥姥姥爷”。
这个在Q市的特别称谓,像个暗号似的,在老两口和辛甜间流畅使用。
心里装着回忆,脚下的路便走得格外快。
默数到第八棵树的时候,辛甜回过神来,视线看向道路里侧的楼。
第八棵香樟树左边的楼,一楼左边那户,她还记得。
“哎,陈锐,往哪儿走呢。”她出声叫住还在往前冲的愁人表弟。
陈锐这个领路人,因为沉迷于介绍“七中家属院格局变迁史”而走过了头。
听到辛甜的声音才反应过来,立刻变换脚步,一秒内扭转了方向,朝楼里走去,略带尴尬地补救,“对,记住这栋楼,门口有福字的这个,千万别走错了。”
辛甜:……
-
进家门的时候,屋子里很安静。
陈锐换完鞋,伸头朝里屋方向看了一眼,回头跟辛甜交待,“我估计爷爷在书房,要不然就是在午睡……”
辛甜点头,把行李靠在玄关边放好,换了鞋轻轻朝屋里走,“那我先去书房看一眼。”
姥爷家和辛甜几年前来时没什么变化。房子很大,据辛甜所知,应该是小区里面积最大的户型之一,坐北朝南阳光极好,透过客厅窗户还能看到外面大片的香樟树庭盖交错。
穿过客厅和餐厅,书房在屋子尽头。辛甜走到跟前伸手敲门,等了半天也没听到什么声音。
她轻轻压下门把手,推开门看了看。
没人。
看样子姥爷可能是去午睡了。
辛甜手从门把手上松开,往书房里走了两步。
这间书房辛甜很熟悉,可这会儿看却有点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