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197)

作者:六年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江姑娘那边你放心,我已经派人过去,叫她好好呆在家里,不要换喜服。”

“酒席呢,我让大厨去你家了。”

“征婚的事儿由我来。”

“其他的繁文缛节,咱们一切从简。”

“你只要安安心心回家,当你的新郎官就成。”

见于成似乎还是有些不愿意,徐镇长又道:“难道你今日不想洞房花烛吗”

这最后一句,可说到了于成的心坎里。

“快,成亲去。”

第一百零二章 闹洞房上

偌大的院子里挂满了红色的灯笼,一阵风吹过,烛光微微摇曳,比天边的晚霞还要美上几分。

锣鼓声声,唢呐阵阵,喜乐欢快演奏。屋里到屋外,排开了十几桌宴席,每一桌上都是精美的菜式。

十道冷菜,十道热菜,还有外头买不到的土豆炖小鸡。酒香飘逸,菜香诱人,差役队的张超馋得恨不得立刻开饭。

不过,仪式还没结束,大家伙只能吸溜着口水,伸长脖子向堂屋张望。

堂屋里,齐老先生坐在主位上,脸上笑开了花,每一道皱纹都透着高兴。

因为于成和江岁安皆无父无母,今天他代表了两人的高堂,而证婚人则是由徐镇长担当,这份荣耀,一般人可享受不了。

“出来了,出来了。”

伴随着众人的惊呼,身着喜服的江岁安和于成,各自从后堂走出来。

于成之前的喜服弄脏了,好在他另备了一套,这会儿已经换上了。

江岁安则戴上了凤冠霞帔,盖着红盖头,由喜娘扶着走出来。

两人按照规矩,分别在堂前,面对面站定。

于成紧紧抓着红绸,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

证婚人兼司仪的徐镇长高声喊道:

“一拜天地。”

两人转向外头,拜天地。

“二拜高堂。”

两人转向齐老先生,低头拜下,起来虚扶两人,连声道好。

“夫妻对拜。”

两人对拜,于成的嘴巴咧到了耳根,小声叫“娘子,娘子”。

红盖头下的江岁安抿唇笑,低低应了一声。

“礼成。”

随后,喜娘扶着江岁安去后堂,于成则留在前面,招呼大家吃好喝好。

后堂,喜娘让江岁安坐在床上,递给她一个手帕,帕子里包着两块糟糕。

“江姑娘,饿了吧,快吃一点。”

闻着枣糕的香味儿,江岁安还真有些饿了。

不过以她的胃口,两块枣糕对她来说太少了。

于是,江岁安询问喜娘,她能不能把盖头掀了,吃点东西。

“这可使不得,新娘的盖头,得等新郎官来掀,可不能自己掀开。”

江岁安不爱讲究繁文缛节,“反正屋里就我们两人,我掀了盖头,吃些东西可好”

“姑娘的两个妹妹也在这儿呢。”喜娘劝说:“姑娘得给两个妹妹带个好头。”

钱小草赶紧道:“我可以当做没看见,我不愿意姐姐挨饿。”

“我也是。”钱小花附和。

喜娘闻言哭笑不得,她操持了许多婚礼,还没见过这般不拘小节的一家子。

不过想想她家没个女性长辈,没人给她们讲过这些规矩。

于是,喜娘出于好意道:“其实啊,这掀盖头之所以要新郎官来,是因为新郎官得用喜秤,取称心如意的意思。我不是要姑娘挨饿,是为了好兆头。”

钱小草脑子灵,一拍手道:“我们不用秤,用手不就得啦。”

“这……”喜娘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妥协道:“这样吧,我去厨房捡些好入口的菜,盖头掀一半,姑娘吃点垫垫肚子行吗”

这主意也不错。

江岁安道:“还要劳烦喜娘,你出去的时候,把小花和小草也带出去,去找雷大哥,让她们在前头吃酒席去,不必陪着我。”

姐妹俩不愿丢下江岁安一个人。

喜娘又笑了:“你们俩只管放心吃酒席吧,吃不了多久,前头那帮大老爷们喝了酒,就要来闹洞房了,到时候啊,屋里人多得站不下。”

对哦,还要闹洞房呢。

“他们什么时候来”钱小草问。

喜娘掐指算了算。

“前头已经吃了一会儿,我估摸着就半刻钟吧。你俩赶紧跟我上前头吃点东西,回头闹洞房,还要你俩帮忙呢。”

钱小草和钱小花听说要帮忙,这才乖乖的跟喜娘去了。

江岁安心里嘀咕开了:不知这闹洞房。是个怎么闹法。

上次她成亲的时候,别说闹洞房了,那个寒酸劲儿,她都不想再回忆。

这闹洞房,她也是头一遭。

不怕,反正都是熟人,而且有于成在,也不会让他们闹得太过分。

想到于成,江岁安的心里顿时安定了下来。

她不免想到了今儿白天发生的事情,更不免想到逃跑的毒蛤蟆和孙丽娘。

刚才于成传回来的消息,得知孙丽娘和毒蛤蟆搅在一起,江岁安也是非常惊讶。

至于其中的缘由,她猜猜想想,想了个八九不离十。

江岁安心里很惋惜。

她们在山上结下的情谊,终究是错付了。

而小花、小草和吴小鱼的友谊,怕是就此结束了。

江岁安细细的想来,这种种果,并非没有因。

尤其是到镇上后,孙丽娘做的种种事情,无一不让江岁安发觉,孙丽娘跟他们,不是一条心。

又或许,早在当初在浅滩相遇的时候,她早就该看出孙丽娘自私自利的本性。

不过,再计较这些也没意思。

从此以后,大家桥归桥,路归路。而毒蛤蟆和李家犯下的错,终究会有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姑娘。快吃口垫垫,他们前面快吃完了,一会该来闹洞房了。”

喜娘匆匆进来,夹了一碟子菜。

江岁安将碍事的盖头微微掀起,也不要喜娘喂,自己拿过筷子,两下就把一碟子牛肉、春卷、并腊肠吃了个干干净净。

当然,喜娘特意包给她的两块枣糕,也被她吃完了。

喜娘赶快把碗筷收起来。

江岁安还饿,不由感叹道:“成亲可真是个受罪的活。”

“不不不,姑娘别说不吉利的话,这哪是受罪,这是喜事儿!”

喜娘听外头的动静越来越近,忙把江岁安的盖头放下来。

果然片刻后,差役队的一大帮大小伙子们拥着于成,乌泱泱涌进了屋里。

于成被灌了不少酒,俊颜通红,眼睛亮的惊人。

一进屋,他直奔江岁安而来。

“哎哟,先等等,别急啊!”喜娘上前拦住他,笑着说:“还有些礼数得过一过。”

“好,过。”

于成虽然答着喜娘的话,眼睛却死死黏在江岁安的身上。灼热的目光,恨不得直接透过盖头。

张超促狭取笑,“想不到于副队也有这么急色的一天。”

大家伙想想平常于成端着脸,再看看他这番花痴的样子,哄堂大笑。

屋里洋溢着欢乐。

第一百零三章 闹洞房中

喜娘笑着端上一副托盘,托盘上放着四支红色的箭矢,每支箭的箭尾并不是寻常的白羽,而是特意染成了红羽。

“新郎官,想要抱得美人归,没点力气可不行。还请将这四支喜箭,尽力往梁的四角扔去。”

东风镇上有这样的习俗:新婚夜的时候,新郎官要把四支红色的箭往梁的四角扔去,扔得越高,代表着两人的感情越是长久,若是能直接将箭插进梁上,可就更了不得。

于成虽然事先没听过这习俗,但是听喜娘的话,能猜出为什么。

力气活对他不是难事,于是于成随手拿起一支箭,掷向东南角的梁。

“嘣。”

红色的箭直接插入了高高的木梁里,红色的尾羽颤了颤,一点儿也没有要掉下来的意思。

喜娘笑着夸赞:“新郎官真是好俊的功夫。”

于成飒然一笑,依次拿起剩下的三支箭,向其余的三个角扔去,每一只都扎进了梁里。

喜娘的眼睛差点惊的掉下来。

她主持了不少婚礼,一般的新娘官,能够扔到半空,已经算是不错。厉害一点的,能往梁上碰一碰,没想到今天遇见的这位新郎官,直接就给扎进梁里了。

她再一想,今儿的新娘亦是位厉害人。虽然今天的婚礼不是很顺利,但是二位郎才女貌,男人功夫俊,女人会持家,这家的小日子,将来一定会越过越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