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23)

作者:李木子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同学们:“没有。”

下课后偶尔有同学过来祝贺:“刘涵你好厉害啊!不光拿奖还得到复赛资格,如果还能获得国家级荣誉应该能保送了!”

刘涵也只是礼貌一笑:“谢谢大家。”

进入复赛意味着会更忙,不过忙点儿对于现在的刘涵来说或许更充实,至少没有时间去思念故友。

刘涵疯狂刷题,习题集作了一本又一本,脑海里知识架构脉络清晰,随便拿出一道题就知道考点在哪章,有些还能准确定位到课本哪页,存储空间大、记忆力好,简直像个微型电脑。

一个月后的全国物理竞赛刘涵不负众望获得了二等奖,班任在学校里又威风了一把,刘涵的名字也成功的刻在了很多物理老师脑海里,经常把他作为课堂优秀学生代表来督促自己班学生。

某物理老师:“你看看一班刘涵,人家是多么优秀又多么刻苦,平时少玩儿一会儿多做点儿题。”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有人心里骂这个刘涵出风头,有人想刘涵是不是太神、太拼了。

因为这次得奖,没有毕业就实现刚来学校的愿望了,自己的照片出现在英雄榜中。多希望这时侯远在大洋彼岸的他们能在耳边说句“你太棒了”,然而只是奢望。

刘涵并没有因为这些改变什么,依然是咬紧牙向着心中的方向做着做后的努力。

晚上减少漫画的时间,刷题时间延长,每天凌晨两点半准时睡觉,早上六点钟起床,晨跑缩短为半个小时。有一句话叫做不怕别人比你优秀,就怕优秀的人还特别努力,这是刘涵这阶段的座右铭。

班级里高考倒计时每天都在改,越来越接近那无硝烟的战场了。老师们尽心尽力讲课的同时也不忘安抚同学们的紧张情绪,就连一本正经的化学老师也时不时的会讲个冷笑话,

化学老师:“有一天我朋友问我如何让饮料变大杯?我想都没想就告诉他念大悲咒。”

同学们忍不住笑了出来,不是笑话本身好笑,是老师一本正经讲冷笑话的表情云淡风轻,有些不符合气质好笑。

有同学起哄:“老师你别讲了,我们太冷了!”

化学老师不苟言笑:“下回我给你们讲个热的!”

边学边娱乐,一眨眼就到了高考那天,和传说中每年高考时一样,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让很多人心里莫名烦躁,还好刘涵本身就体制偏寒,没有太大反应。

看着家长们焦急的等在校门口,真应了那句话,高考考验的不只是学生一个人,更多的是整个家庭的付出。

历时两天的考试没有难倒刘涵,发挥正常,理综和数学尤其好,语文和英语跟平时差不多。心里大概有了估计分数。

一出考场,外面等候的家长群体过分紧张,对出来的考生问东问西,大概跑不出“考得怎么样?试题难不难?有没有把握?”这几句话。

高考结束当天后刘涵直接坐火车回了家,

刘涵妈:“考得怎么样?”

刘涵:“还可以。”

刘涵妈:“那就好,那就好。哪天出分填志愿呢?”

刘涵:“半个月出成绩,二十天返校填志愿。”

刘涵妈:“奥,我知道了,那这几天你就放松放松,过几天再考虑报什么学校。”

刘涵:“嗯。”

成绩终于出来了,刘涵考了718分,和预计相差不过十分,父母很是激动,觉得刘涵很是争气。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都来道喜,好不热闹。

刘涵在知道成绩之前也有了几个理想的目标学校,不知道能不能十拿九稳。好在填志愿前一天班主任找到了他。

班任:“恭喜你,刘涵,考得相当不错!”

刘涵:“谢谢老师。”

班任:“有想好的的学校或者专业吗?”

刘涵:“想选计算机专业。”

班任:“噢,能说说什么原因吗?”

刘涵:“好奇,感兴趣。”

班任:“不错,兴趣是原动力,无论什么专业有兴趣是最好的选择。”班任想了下又说:“按你的分数选个好学校应该不难,有想好的学校吗?”

刘涵:“没确定。”

班任:“那我给你个建议你听听不?”

刘涵:“嗯,好。”

班任:“按你选的专业来讲,全国最好的学校应该是q大、b大、s大等,以你的分数应该可以进q大,不过应该在末尾的边缘徘徊会有点儿风险,而且俗语说的好,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所以老师觉得b大更适合你。”

刘涵:“嗯,我记住了,谢谢老师。”

班任:“嗯,去填志愿吧,好好把握大学的时光,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刘涵:“嗯,谨记教诲,老师再见。”

班任:“再见!”满意的目送刘涵的背影离开...

树影摇曳清风拂面,风华正茂少时校园。

青春岁月似水流年,昔日故人觅寻不见。

......

历时最久的暑假结束了,刘涵开始了人生的又一转折点。

站在b大门口,有种当年站在e中门前的错觉,只是身边的人和物不同而已。不知道大洋彼岸的他们是否也步入了大学的校园呢!

大二的师哥师姐们都很热情,帮忙带新人熟悉环境,安置舍物。一个师哥见刘涵比较内向就主动找话题:“刘涵你好,我叫向学。”

刘涵:“向师哥好。”

向学:“我看过你们这届大部分人的成绩,你理综和数学基本满分,底子非常好。”

刘涵:“没有满分。”

向学浅笑:“要是都满分,估计就不在咱们学校了。”

刘涵有点儿不好意思低头赶路。

向学:“你逻辑思维这么强,将来专业课一定会学的很好,所以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程序拓展设团呢?”

刘涵看向向学:“具体做什么的呢?”

向学:“就是有时候大家会做一些小发明去解决实际生活或者学习中的小问题,还有简化劳动量等等,挺有意思的,我看你是个好苗子,怎么样,有兴趣没?”

刘涵:“听着不错。”

向学:“那就对了,你手机号多少?”

刘涵报了一串号码。

向学拨过来幌了一下:“这我号码,等军训完社团招新的时候我找你哈。”

刘涵:“嗯。”

送走了热情的师哥,迎来了宿舍的其他同学,一共四人。

有健壮朴实的山东大汉:“大家好,以后多多关照。”

也有温和谦逊的江南小生:“你们好,我感觉这里空气湿度不是很合适,不如我们合资买个加湿器吧!”

还有带着h、f不分“普通话”的福建兄弟:“你们好,我来自hu建,很高兴认识你们。”

五湖四海的舍友,大学的人和事确实要比高中来的更多彩。

军训前福建兄弟给每个人发了一个“大号创可贴”,说:“你们把它垫在鞋里,免得磨脚。”

山东大汉一脸鄙夷:“这不是卫生巾么,我们又不是女生,我不用,还给你吧!”

福建兄弟:“这是好东西啊,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放鞋里别人又不知道。”其他两人觉得有道理,乖乖照做了。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站了两天军姿后,山东大汉也扛不住了,又来管福建兄弟要回去。打脸来得如此之快。

结束了半个月的军训,刘涵在第二天接到了向学的电话,

向学:“刘涵,忙着呢吗?”

刘涵:“没有。”

向学:“今天社团招新,过来操场填报名表吧!”

刘涵:“嗯,这就过去。”

没想到向学是部长,而且看这样子该社团还很受欢迎,报名的人络绎不绝。填好报名表,

向学:“你还想报点儿什么社团?”

刘涵:“能锻炼身体的吧!”自从中考体育加试成绩不理想,刘涵一直有个强化体能的目标,刚好大学时间充足,选个好社团也挺不错。

向学:“英雄所见略同,学咱们专业的人基本一天都对着电脑,缺乏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认识一同学,他是散打社团的负责人,祖上传的功夫,可厉害了,我也是社员之一,一会儿我带你去报名。”

向学处理好手头事情,带刘涵来到散打社团,见到部长正在给报名的团员发服装,

向学:“老颜,我给你带一人来。”说完指向刘涵。“这是我们系新来的师弟,刘涵,人不错,也有这方面爱好,以后多照看点儿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