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衫薄【CP完结】(16)

作者:朕心甚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陈昭点头,在空白处又写了几个字。轻声道:“是我写的,怎么了?”

李文朗忙从陈昭身上下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拜师的大礼,叫道:“先生。”

陈昭一愣,问道:“你叫我什么?”

“先生,”李文朗答得理所当然,“父亲让我这样叫的。”

李文朗说完后,拿起笔在他落笔处一旁也跟着写了一个字:“我习得是您的字。您曾写了一份千字文给我,我一直是照着那本帖子练字的。”

陈昭又看了看他写的那个“朗”字,恍然间记起自己某年好像是写过这样一份字送去陵州。他摸了摸李文朗的头,轻声笑道:“世上练小楷的人这么多,字写得像的人也不少,你怎么就能肯定你没有认错人?”

“可您与我父亲认识呀,”李文朗偏着头,从衣领间掏出一块银制的长命锁,“父亲也与我提起过的,说这便是您送给我的。”

陈昭哑然失笑,不知是为那块并不贵重的长命锁,还是为李文朗与年纪不太相称的机警。他抬手摸了摸李文朗的发顶——这大概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表示慈爱的动作。李文朗顺着他手,向后仰头。

李文朗对周围人的划分除却好人与坏人外,便是亲近的与不亲近的,当他认出陈昭便是父亲提过的人后,就立刻把陈昭划到了与自己亲近的人范围之内。

过了约一炷香的时间,李文朗便觉得有些无趣,于是问陈昭道:“先生,我可以找本书看吗?”

这些天里,陈昭都靠着看些书来聊以度日,屋中最不缺的便是书了,自然应下他。李文朗踮着脚从架子上随意抽出一本,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陈昭见李文朗能坐住了,便不再管他。他这里没什么适合五六岁孩子读的书,料想李文朗怕是过不了一会儿就得闹腾开,接着练起了字,想着到时候再去应付李文朗。

陈昭练完几幅字已经是一个多时辰后了,见李文朗一动不动地坐在书架前,聚精会神地看着方才那本书,不由得好奇地问他:“看得懂吗?”

林文朗先是点头,后又摇头道:“明白一些,先生能讲与我听么?”

陈昭凑过去仔细一看,面前李文朗拿的是本连句读都没标的史记,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是不大好懂。他指着司马穰苴斩庄贾那段,问李文朗:“既然能明白一些,那这段看出什么来了?”

太史公写齐国大将司马穰苴在出战前,对齐景公说自己出身不显没什么战功,怕自己在军中威望不足,因此请求齐景公派出一个监军。穰苴与监军庄贾约定,第二天正午要到军营。然而庄贾素来骄矜,第二天也没能准时到,司马穰苴便依军令斩了他,而后还想再依军令斩杀国君派来为庄贾求情的使者。

李文朗脱口而出:“严明军纪才能战无不克。”他在父亲军营中待的时间也不算短,这个道理听人说过无数次,也亲眼见过自己父亲是如何整顿军纪的。

陈昭点了点他的额头,轻笑道:“那司马穰苴既然敢斩杀监军,怎么立威不行?为何偏就要求齐景公派个监军。何况庄贾身为宠臣,名声如何司马穰苴能不清楚,怎么还敢让这种人当自己的监军?他有没有可能在一开始,就想好了斩杀监军来立威?”

这一连串问题让李文朗彻底懵了,他茫然无措地摇了摇头,好半天才说:“可是庄贾确实是违反军令了。就算司马穰苴从一开始想好要立威,他自己不迟到,穰苴也没办法对他下手。”

陈昭但笑不语。若真是从一开始就想好了,依照庄贾的性子,即便他第一天准时到了,日后也会有无数次违反军纪的可能,到时候穰苴也能拿他来祭旗。

他还没想好怎么对李文朗解释此间的弯弯绕绕,就有本在门外的侍从匆匆跑进来,对他耳语:“圣人到了,就在门外。”

陈昭向门外望去,果然看见了李濂玄色的衣角。他收回目光对李文朗说:“你父亲来接你了,快回去吧。”

李文朗也看向门外,父亲对他招手,温柔地唤他:“朗儿,来。”

“谢谢先生,”喜形于色的李文朗冲着陈昭行了一个礼,就迫不及待地向外跑去。临出门的时候,他又转过头问陈昭:“我以后还能来这里吗?”

陈昭心想怕是不能,却没有直接拒绝他,而是将问题抛给了李濂说:“看你父亲让不让吧。”

李文朗转问父亲时,没能如他预想的一样得到首肯。李濂自然是不愿意让长子再来的,但若是拒绝,李文朗定会追问到底。其间弯弯绕绕他不愿讲给孩子,便只悄无声息地移开话题,果然李文朗被他带走了思路,不再在意此事。

一走出院子,李濂就忍不住对跟着李文朗的护卫发了脾气。当初他特意挑选了一些家世出众的年轻人跟着李文朗,平日里在这些人面前多是笑眯眯的和善样子,侍卫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李濂大发雷霆,被帝王的气势吓到立刻跪下请罪,连为自己辩解一句都不敢。

“罚俸半年长个记性。叫你们跟在皇子身边,你们可好,什么地方都敢让皇子去。朕知道你们家里不缺这点封路,但若有下次,便都回家去吧。”李濂刚与沈焕谈完,一接到李文朗在这里的消息,就马不停蹄地赶过来,生怕出点什么事。他自己不怕与陈昭接触,是因陈昭武艺不及他,周围又有护卫,万一真动起手来,他知道自己吃不了亏。

可李文朗不一样。稚子年幼不通世故,一旦他与陈昭亲近了,便不会再设防。但陈昭一个二十多岁的大人,要是想伤李文朗,是再容易不过的。

说到底,他还是对陈昭不放心。

第24章

嘉平元年,十二月甲子,追谥妃沈氏为懿德皇后,立世子文朗为太子。令相国长史温乔等修律令。丙寅,封周帝为秦国公,赐宅永昌坊。

沈焕赶在年前离开了京城,与他同行的还有李濂派去、准备接管宁远驻军的张谦盛。沈焕最终还是答应了李濂提的那些条件。他与

张谦盛一道去宁远,看着一切安稳之后,便会带着次子回京城。

到这时候,沈焕倒是没什么不甘心的了,他必须得妥协。不然莫说关外还有虎视眈眈的甸服人,即便没有,天下刚平定不久,他也不可能与李濂真的刀兵相见。不趁现在应下,闹到后面,他与李濂两人脸上都会不好看。

李濂亲自送他到城门外,状似不经意地说道:“前些日子听闻将军家中又得一女,待将军回京,朕可是要见上一见的。”

沈焕恭谨地回话:“臣先替小女谢过陛下。”

李濂笑笑,又补了一句:“还有,赵国夫人忠烈勇毅,祭祀配享是不会断的。”

听闻这话,沈焕的瞳孔张大了些。他立刻长揖行礼:“陛下有心了,臣谢陛下。”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李濂才与沈焕折柳送别。沈焕上马之前,李濂又叫住他,对他说:“之前忘了与舅兄说,朕日后不会再有其他嫡子了。”

沈焕大惊,不会再有嫡子便意味着李文朗这个储位不会被动摇,同时沈家作为元后母家,尊荣无两。之前的小恩小惠沈焕可以一口应下,但眼前这泼天的富贵,沈焕说什么也不敢答应了。当即就跪下劝谏道:“这怎么使得?陛下万万不可。”

李濂连忙去扶他,说:“舅兄不必这样激动。这本就是朕之前答应过六娘的,只是现在说与舅兄知道罢了。”

沈燕晚曾说若有一天自己先去了,李濂续娶纳妾她一概都不管,只是不能再有嫡子了。李濂笑她鬼主意多,变着法的不让自己续弦,否则真将人娶进门来却不让人家生儿子,那是结亲还是结仇呢。

沈焕在腿上用了劲,不肯顺着李濂的力起身,只说:“陛下这是把沈家放在火架上烤啊。”沈焕当然不敢应,李濂今年才多大?不过二十六七的年纪,现在他说自己不要嫡子,可十年后、二十年后呢,焉知今日的承诺来日不会摇身一变成为沈家的催命符?

“这话我也只与舅兄说,其他人是不知道的。”李濂索性蹲下/身与他平视,“庶人都知一诺千金,朕与皇后之间的誓言又怎能违背?”

话已至此,沈焕再开口反驳便是要皇帝做背信弃义之人。

“官道上人来人往的,舅兄再不起来,被旁人看去了,有堕大将军的英名。”李濂半开玩笑地对他说,沈焕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