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82)

作者:刘宗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实际上,杨凡更清楚,其他犯人不服气,有嫉妒之心,也是枉然,因为在监狱里是队长说了算,中队则是指导员和中队长说了算。作为一名服刑人员即使对某些事情有不满之心,也是无济一事的,难道真有犯人吃了豹子胆敢对中队领导说“不”?这显然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根本无须去理会他们。其实,在狱中能坚持凭良心做事,已是很难能可贵的,扪心自问,自担任积委会主任和图书组组长及《建新报》主编以来,杨凡觉得自己基本上能做到这一点。谁都知道,在他以前的积委会主任,多少都存在有收受甚至勒索其他犯人钱财的行为,有的甚至像□□老大一般,你要是不向他进贡,他就会想尽办法给你小鞋穿,令你的日子不好过。杨凡反省自己,认为自己身为图书组组长和积委会主任及《建新报》主编,基本上是清廉的,从没有无故整过任何其他犯人,当然黄新华和张伟国是一个例外,为了保全自己,当时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

按照监狱的惯例,每年的一二月份,都要召开一次大型表彰会议,其宗旨自然是为了表彰一大批在上一年度服刑改造中表现突出的犯人,以达到激励全监在押犯人积极靠拢官家,自觉遵守监规纪律之目的。

今年也不例外,按照高科长昨天要求,今年的表彰大会要办得尽可能隆重些,到时全监的服刑人员都必须来到舞台前面的露天会场参加大会。会议是明天下午三点钟整举行,今天一整天,杨凡正忙于进行着开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本着按照高科长的意思,杨凡到时还要作为积极改造分子的先进犯人代表在会上发言,由于杨凡想低调做人故婉言坚拒才临时决定另由别的犯人发言。不过,虽然不用在会上当众发言了,但是,高科长还是给了杨凡一个特殊的任务,即为欧阳副监狱长起草讲话稿。

上午,杨凡集中精力把会场中需要悬挂的五条大型横幅宣传标语,一一制作好了。下午,则兵分两路,一组人马负责打扫露天会场,具体由教员组的犯人负责;另一组则专门负责把五条宣传标语和众多面彩旗,安置在整个大会场的各个恰当位置上。

第二天上午的主要工作,是为全监三十几个中队犯人划分座位位置,同时让李星和叶华明准备充足的茶水和茶杯等。张涛的工作自然仍是负责灯光及通信线路,以及配合欧阳干事做好对大会的录音和录像工作等。

下午两点半开始,全监各中队男女犯人陆续进场,由于每名犯人手中都拿着有一个小凳子,所以,各中队的犯人进场后在事先规定的区域里整理好队形后,就依次坐下了。很快地,整个露天会场密密麻麻地全都坐满了参加今天大会的犯人。

大会由教育科高科长主持,当高科长在大会主席台前,大声宣布一九九七年度全监服刑人员先进表彰大会现在隆重开幕时,主席台两侧不远处早已准备好的鞭竹顿时震耳欲聋地响了起来。随后,在一片锣鼓声中,四只狮子来到大会主席台前的空地上翩翩起舞起来。约三分多钟过后,舞狮队自动离去了。高科长再次来到主席台前,请监狱分管犯人监管改造工作的欧阳副监狱长做主题讲话。

讲话稿经杨凡赶写出来后由高科长转交给他的,讲话的主标题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副标题是《在一九九六年度全监服刑人员改造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欧阳副监狱长在大会上的讲话共用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接着,由高科长详细宣读全监在一九九六年度荣获监狱级改造积极分子和省级改造积极分子的犯人名单,以及受到监狱领导重点表扬的犯人名单。

高科长宣读完毕后,来自砖厂的男犯代表许军和来自女服装中队的女犯代表钟晓晴,先后代表全监的男女犯人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待大会的所有议程都进行完毕后,最后,由高科长大声宣布会议结束,并规定了各中队犯人的退场次序和相关要求。

总之,一场隆重的表彰大会,终于落下了帷幕。

3

农历新年一过,同往年一样,狱中服刑人员又开始为能有机会赶上新年第一批减刑而绞尽脑汁,人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通过在外面的亲属在监狱的关系户中进行紧张的活动,这些犯人属条件好的,不用自己多操心,是狱中最令人羡慕的一族;有的因家贫或属外省籍犯人因离家太远,只好自己想法,例如主动找中队领导诉苦说好话,企图以诚心去感动对方,当然,靠自己活动无论如何其效果远比不上那些外面有亲人在外围帮助活动的人,但谁都明白,这纯属是不得已而免强为之罢了,狱中犯人常把后类人的行为形象比吁为“死马当作活马医”。

杨凡是中队的积委会主任,平日有大把机会单独接触中队领导,如今又到了一个重要时刻,自然不会坐失良机的。他一方面利用年前拜山之机,让妻子去有关领导家中一一拜过年、打过招呼了,另一方面靠着自己已获得的两项大奖早已借向中队领导汇报工作之机陈述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几乎每位中队的领导都表态说问题不会太大,但杨凡心里最明白,自己这次能否顺利减到刑,关键在于两个人,即郝指导员和高科长。换言之,只要郝指导员点头了或只要高科长答应帮忙,则大事可成,否则,一切就很难说了。

杨凡找郝指导员谈的情况,比上一次减刑前的情况要好一些,但仍未明确表态,所以,他认为还是非常有必要说动高科长帮忙,倘若高科长能明确表示愿意出面找郝指导员谈一谈,则郝指导员无论如何不敢驳回高科长的面子,故减刑之事就基本可成。

一天晚上,杨凡与王家胜正在建新学校加班赶制宣传标语,这时,高科长特定来到学校检查明天上午所需的标语已完成进度情况。杨凡认为,这是一个谈自己减刑问题的绝好机会,于是,高科长一进资料室,杨凡即热情招呼他坐,并拿出两罐啤酒来招待他。同时,将王家胜支开。

“高科长,我听说中队已开始为今年第一批减刑犯人做材料。”

“也该是时候了,去年这个时候各中队的减刑材料早已送到法制科去了。”

“高科长,我还听说,得到省改造积极分子或立功奖励的犯人,减刑时可不受间隔期的限制,不知是真的么?”

“这事我也不太清楚,按理说,还是应该要考虑间隔期的。”

“其实,减刑受间隔期的制约,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监狱法》中也没有说到有关间隔期的问题,只是规定减刑的总时间不得超过原执行刑期的一半,所以,我觉得强调间隔期有点土政策的味道。”

“虽说是土政策,但毕竟多少年来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习惯成自然嘛。”一句“习惯成自然”,让杨凡明白到高科长仍不主张自己在今年第一批减刑。

“高科长,是不是说,以我目前的条件,要想在今年第一批减刑是完全没有希望了?”

“那也不能这样说。”

“怎么呢?”

“我是考虑如果把你放在今年第一批减刑,则很难把你的余刑一次性减完啊。”

杨凡一听方才明白,原来高科长并非不想帮自己,而是在设身处地为自己打算,所以,杨凡赶紧说:“其实,我也没有更大的奢望,只要能减上一年三个月,就很满足了。”

“但这样的话,就有点可惜了那两项大奖了。”

“高科长,实话实说,我的目标是今年之内争取出监,只要这次能顺利减上一年以上,则一切就没有问题了。”

“凭一个立功和一个省级改造积极分子,要想减刑一年刑期,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样一来就未免有点费用了你好不容易得来的两项大奖呀。”

“您的好意我明白,但我也想过,能否减刑毕竟不是由我个人决定的,我的意思是,晚减刑不如早减刑,只有拿到了法院的减刑裁定书才能算数,加上如今的政策多变,早减刑就能早安心。何况只要这次能减到一年三个月,则我的余刑就只剩下两个多月了,那么,就完全有把握争取在今年上半年顺利出监了。”

“你的考虑也不无道理,这样吧,我帮忙帮到底,明天我再找你们的郝指导员谈一谈,看情况再说,如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