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不行,现在他是什长,只能跟其他人一起住宿舍。
邓氏想说她是管事,桃儿说给她分了个单独的小院子,不过到底没开口。
两人去找尹桃辞行,尹宝生高兴极了,他给了邓氏一个荷包:“往后好好过日子,争取再生两个,只两个孩子太少,孤单。”
徐氏撇了撇嘴。
尹富也不甘落后地给了邓氏一个荷包:“对,听你们阿爷的话,往后好好过日子!最好再给我生个孙女儿!”想孙女儿都想疯了咧!
邓氏收了荷包,她的脸红透了都。
烫得很。
转头尹富就敲打大木:“你媳妇肯千里迢迢来看你,你要知道好歹,往后不能再欺负她,要让老子知道了你媳妇你媳妇,老子打断你的腿!”
大木连忙应下:“爹,我会好好待珍娘的。”
“你记住你说的话!”尹富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家人将两人送出去。
路上尹桃就跟邓氏说:“那头都安排好了,你过去找阿狸就成。”那边岛上的事儿尹桃已经跟邓氏说过一遍了,这会儿不过再叮嘱一下而已。
她让邓氏过去主要就是管后勤的账,这事儿还是得靠得住的人来才行。
管账什么的邓氏没问题,尹桃在槐树村的时候教过她们。
“嗯,我知道了桃儿。”说着话呢,就到了海边,鸿远岛周围都是暗礁,大船进不来,所以两人要先乘坐独木舟出岛,然后再上等在外头的大船。
送走了大木两口子,尹宝生就让小白自己个儿去海里玩儿,他跟尹富去田地里瞧。
闲不住。
主要这岛既然是桃儿两口子的,他不得跟着上心?
桃儿不懂农事,尹宝生怕岛上的人糊弄她。
……
京城。
朝堂上。
“可还有奏报?”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揉了揉眉心,西凉又开始蠢蠢欲动,北戎人也时不时地扰边。
朝臣们私下已经有人提起端王,说若是端王在的话不管是北戎还是西凉都不敢蹦跶。
大梁不办端王的丧事,便代表着端王还活着。
可是端王这么多年都没有露面,这两个国家就有些耐不住了,之前西凉来犯就是一次试探。
但当时出了个沈啸。
万军中取西凉太子头颅的沈啸,这人一出,西凉又消停了。
结果他前脚将沈啸派去东海,后脚西凉就跟着北戎一起开始蹦跶。
频频侵边,小摩擦不断。
而南域虽然没什么动作,可是从他们一年比一脸还差的岁供就能够看出来,南域亦是有不之心。
心累!
还好,今年老天还给脸面,没啥天灾。
“臣有本奏!”皇帝的话音才落,御史就站了出来。
看见御史皇帝的脑袋就更疼了,御史台干啥的呀,专业找茬的呀!呸!是监察百官的呀!
反正就是御史台的人一站出来,总是没好事儿。
皇帝本来心情就差,这会儿更差了。
可他是明君,不能断言官的言路。
只能听着。
“说!”
“皇上,臣弹劾东海卫指挥使,东海总兵陆钟毅御下不严,任凭重要军机泄露,将我大梁五千将士的生命陷入危险之中。”
御史的话音一落,满朝堂哗然。
都知道陆钟毅是太后一脉,而且在皇帝面前还是十分得脸的人物。
“皇上,东海情况复杂,而且接连折损了两名总兵……乔大人这个节骨眼儿上弹劾陆大人,他其心可诛!”立刻就有太后一脉的官员站出来抨击乔御史。
“臣附议。”
“臣亦附议……”
“皇上,乔御史肯定不是无故放矢,还请皇上让乔御史将话说完。”其他派系的大臣也站了出来。
“臣附议……”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乔御史继续说。
“皇上,陆总兵命令沈啸沈大人在明年五月前攻下灵芝岛,并让沈大人立下军令状。
灵芝岛上的海匪势力是东海附近势力极为强横的一股,微臣查了资料,据以前几任总兵报上兵部的消息,灵芝岛上保守估计有海匪三万。
陆总兵只给沈大人五千水兵不说,沈大人前脚带兵出海,远离宿州府,目的就是想封锁消息,不让军中的海匪探子能顺利将军情送出去。
可是,沈大人却不知,他前脚离开宿州府,后脚他将带兵五千,在明年五月之前出兵灵芝岛的事情便传遍了宿州府。
皇上!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灵芝岛的海匪会提前做好准备,意味着沈大人这一战注定是带着人去送死!
当然,即便他将来侥幸活下来了,可是也会因着军令状也被处死。
皇上,有人要残害大梁的良将!
微臣甚至怀疑,怀疑北戎和西凉也收到了消息,得知大梁在端王之后又出现的良将很有可能折在东海,所以才对我大梁频频用兵侵扰!”
皇帝笑了,听完御史的话他气笑了。
第589章 反应
皇帝的笑声回荡在大殿中,令人毛骨悚然。
但还是有大臣站出来说,凭什么就觉得消息是陆钟毅这头泄露出去的,万一是沈啸那头泄露出去的呢?
乔御史还没开口,皇帝就抄了镇纸砸了下去。
“沈啸他是傻子吗?”
“他自己泄露出去好让自己走上绝路?”
“还是你们当朕是傻子?”
“皇上恕罪,微臣不敢……”那跳出来说话的大臣连忙跪下了。
再没人敢站出来帮陆钟毅说话。
可那又怎么样呢?沈啸都立下了军令状,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更改了,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插手,若是插手,往后这军中的军令状就再无效用!
可乔御史这头还没完:“皇上,微臣还要弹劾副指挥使屠德俊包藏祸心,在沈大人带兵出海训练之时,涉嫌谋害沈啸的夫人,如今沈夫人跳海,生死不知!”
说完,他就将奏折递了上去,奏折上写地可清楚明了多了,屠德俊啥时候办的宴席,啥时候宴请的尹桃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皇帝将奏折看完了,就交给身边的太监:“念!念给满朝文武听听!”
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满朝文武脸色各异,但都当起了鹌鹑,没人敢吭声。
“好一个屠德俊!东海海匪盛行,他还搞海上宴请,这是嫌弃海匪们上岸不够方便吗?”
“最为诡异的是,两艘画舫,连兵都没带两个,里头装的不是官员就是官眷,竟然没有海匪出动来劫持,只是损失了一个四品官员的夫人。
朕很想知道,那些个海匪倭匪是不是他屠德俊的亲戚!
竟然这么给他面子,上了船别人不动,只动即将要攻打灵芝岛的沈啸的夫人!”
满朝堂的人,没有人敢帮屠德俊说话。
实在是,这事儿太明显,也太过了。
而且还有叛国的嫌疑。
“端王失踪,朕心甚痛……好不容易大梁又出现一个隐约有端王之才的将才,你们就这么容不下他!”
“行啊,既容不下……来人,拟旨!令陆钟毅明年五月之前带兵拿下倭岛,若失败,以人头祭军旗!”
“皇上三思啊!”
“求皇上三思,求皇上收回成命!”
“皇上,东海海匪倭匪不是一夕两夕就能解决的事情,东海情况复杂,若是陆大人损失了,朝廷……朝廷又派谁任东海总兵?”
“晋王现在就在东海,若是陆钟毅失败,正好晋王接手东海防务!”皇帝丝毫不退让,这帮朝臣……世家大族之间利益盘根错节,都是一群尸位素餐之辈!
当初他新接手朝堂,为了保证顺利过渡,前朝的一些个投降的臣子,还有那些个百年世家他都以礼相待。
再后来,他扶持新贵跟这帮老臣,老贵族抗衡,当时的收效是挺大的。
皇朝也顺利地安稳下来,可如今再看,一些老世家没落了,但是当初的新贵又变成他们当初的样子。
甚至这些他一手扶持的家族跟那些个老世家频频联姻……
“皇上,给陆大人一年的时间攻打倭岛太仓促了,不管陆大人如何,但是我大梁二十万儿郎还是不能轻易就折损的。
不若皇上多给陆大人一些时间,让他做好充足的准备,到时候好给那些个倭人雷霆一击!”
既然皇帝不三思,那就只有走拖延策略了。
“皇上……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