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汉子旺夫妻(131)

尹贵顿足:“依桃儿之见爹该如何?”

尹桃道:“跟村老们说,爹瞧着往后粮食肯定要贵,怕村民们买不起,想从村银里拨点银子出来补贴补贴他们。

但是呢,又怕他们钱拿轻松了不在乎,所以干脆在村口修个围墙,建个大门……找点儿活儿给他们做……”

“这个办法好!”尹贵夸赞道:“不愧是我尹贵的闺女!”

姑娘聪明,当爹的好骄傲啊!

嘤嘤嘤!

尹贵跟尹桃边走边商量细节,回家就把进城找商队打探消息的事情就交给了大江。

把村老们都找来了,尹贵首先说的是想给村民们找点儿挣钱的事儿做,故而村老们就都没反对。

即便他们认为给村里修个围墙是没用的。

回头尹桃给了他们一张图纸,众人就决定按照这张图纸修:“……不用砖,把村里的现成的土砖聚集起来,剩下的用石头,让青壮们去河滩捡大石头来垒。”

尹贵:“再去挖些刺条种在周围,要弄就弄得妥妥当当的。”

村老甲:“为啥门口还要修间屋子?”

尹贵:“总得给腿脚灵便的老人们找个活计,修好之后,每天两个老人守夜,一人半夜。”

村老乙赞同:“阿贵你心善啊!”

尹贵道:“但是规矩要先立起来,既然要做,咱们就做好,可不兴糊弄人。

谁要是抱着糊弄的心思来给村里干活儿,不管老少我尹贵都不会情面!”

几位村老想想也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这次的事儿放松了,往后再有事儿谁又们尽心尽力?

“关键是,如今这粮食到底咋回事儿咱们心里也没谱,若是真没粮食来,咱们这个州府搞不好会闹饥荒,一旦闹了饥荒……咱们修的大门和围墙就能起作用。

所以,既然咱们都在做这件事儿了,为啥不将这件事儿做到最好?

几位老辈子也是尽力过饥荒战乱的人,你们说,咱们村儿是不是多一道墙就要完全多了?”

几个人纷纷点头,可不就这么样。

“嗯,应当这样。”村老们纷纷赞同。

事情定下来了,几个人就坐下来商量接下来的章程。

“越往后雪越大,趁着渔网还没买回来,今儿咱们就先干起来。”

“嗯,能干一个时辰是一个时辰。”

“行!我去召集人。”

说动就动,村民们都召集到村口,尹贵将决定宣布了一番,大家都很高兴。

当心了这么多天,这是唯一一个好消息。

“趁着还没天黑,一半儿的青壮去挖地基,一半儿的青壮去砍树做木桩。”尹贵宣布完之后就开始分配任务,这头让有玉他们几个孩子拿着笔去槐树下坐着登记劳力。

几个村老是监工,绝对不允许人磨洋工。

大江回来以后天已经彻底黑透了。

还好,没下雪。

否则路可不好走。

“咋样?”大江灌了一碗姜糖水下去,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府城也没有粮!”大江道。“现在县里的粮食涨到五十文一斤了,关键是还买不到。”

“府衙派人去县里拿了不少人走,如今县城人心惶惶的,对了,衙门由县丞暂代公务,但据说县丞是戴罪办差。”大江又道,这头顾氏给他端了一海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来,大江接过也不管烫不烫,吸溜溜地吃了起来。

尹贵陷入了沉思。

尹桃的心情也不好。

就尹富在一边儿傻乐,心说还好听了娘和桃儿的话,家里多囤了粮食。

五十文一斤了啊!

这也涨得太吓人了吧!

“粮食还会再涨的。”尹桃幽幽地道,在末世,不管是钱也好还是金银珠宝也好都是粪土。

只有粮食。

粮食无价。

为了粮食,人们什么样的代价都愿意付出。

“大河,让你媳妇明儿回一趟娘家,跟娘家人说说家里的粮食要捂好了,最好从现在起攒着吃。”尹贵对大河道,尹富跟大木和大林道:“你们明儿也跟你们媳妇说一声儿。”

两兄弟应下,只是大木脸色发苦,珍娘现在根本就不理他。

第二天大黑套车送顾氏回娘家,顺便带上了大林和王氏,并邓氏一人,大木想跟上,邓氏淡淡地说:“不必了。”

大木黯然地看着马车远去。

第171章 缝针

“师父。”大江他们前脚刚走,段大夫后脚就来了。

他拉了一马车的东西来。

“县里的粮食今儿涨到七十文一斤了,我瞧着这势头不对,就给您老人家拉了点儿过来。”

尹桃的小脸瞬间就垮了。

“你才老人家!”你们全家都是老人家!

本青春无敌美少女风华正茂好伐!

“那啥,我是小辈,理应尊重师父。”段大夫以为尹桃在跟她客气。

尹桃翻了个白眼儿,算了跟这种板正儿的人你就说不到一块儿去。

“你家缺粮吗?”尹桃瞅了一眼马车上卸下来的粮食,少说得有五百斤。

然后还有一背篓的风干兔。

闻着挺香。

除开这个还有不少包好的药。

“我家还有。”段大夫说,“家里人吃的是留够了的。”

尹桃点头,能分享粮食给她的徒弟是个好徒弟。

“回家你把多半的粮食都藏起来,外头就放够两三天吃的量,每天晚上偷摸往外盘些粮食出来。”尹桃叮嘱他。

“嗯,徒弟谨遵师命。”段大夫虽然不清楚尹桃为啥要他这么做,但是师父的吩咐听着就是了。

“师父,那几幅图我都记住了。”

“记住了就用猪皮练手,缝针。”

“缝针?”段大夫没弄明白。

尹桃卡壳儿了,她不过是扔给段大夫几张图,忽然就跳到缝针上似乎跨度有点大。

不过,她还是面不改色地道:“用刀在猪皮上划拉开一道口子,然后用针线缝起来。”

尹桃寻思着画一套手术工具问问有田能不能打造出来,要是有田弄不出来少不得得去别的地方找经验丰富的铁匠弄。

段大夫不解,师父让他联系缝猪肉干啥?

他这头还在纳闷儿呢,那头尹桃就去灶房找了一块儿猪肉,用刀划拉了一个口子。

然后从邓氏那里借了一根儿穿了线的针,她把段大夫叫道跟前儿:“你瞧好了,缝肉跟缝衣裳可是不一样的,你要记好针法。”

师父教啥就学啥呗!

段大夫看得很认真。

“等你能熟练缝肉了,我再教你别的。”一道伤口,尹桃足足缝了两层,一边缝一边儿跟段大夫讲。

“师父教导徒儿此法,是不是……是不是此法能作用在人身上?”段大夫问。

尹桃点头:“用这种方法处理伤口,原本重伤必死之人便有了五成活下来的机会。

但是缝针并不是只动手将伤口缝起来便了事儿,还有别的工序,其中哪怕一样不成都会要了伤患的命。

所以,在我没有教你方法之前,你不能对任何人使用此术。

否则。

此法不但不能救人,还会成为催命符。”

段大夫闻言神色一肃,忙郑重地答应了下来。

“师父我能不能留下来跟你学些日子?”段大夫问。

“可以,只是我们家这头住不下了,你要是想留下来还得找个住处。”尹桃道。

段大夫倒是无所谓,他笑道:“不拘哪一家有空房间,我租一间便是。”

“那你去问问我二叔,我二叔家也许有空房间。”肥水不流外人田,挣钱的事儿自然要先想到自家人。

段大夫大喜,他忙跟尹桃道谢,转头就去找尹富,跟尹富商量好租用两间房,一间他自己住,一间给他的药童住,并存放些药材。

人在村里,也能给人看病不是。

段大夫喜滋滋地回去将事情安排了一番,就收拾包裹打算往村里去。

刚出门就遇到了熟人:“段大夫你这是要往哪儿去啊?”

“上槐树村住几天去,给附近的乡民们瞧瞧病。”段大夫跟巩大夫拱了拱手便上了马车。

巩大夫觉得奇怪,这老头儿咋总愿意往槐树村跑?

巩大夫回去之后遇到了欧阳长风,欧阳长风像往常般跟他闲话两句,不知咋的就说道段大夫去槐树村的事儿。

“……老段好像是要去长住的样子,拉了一马车的行礼,我就不明白了,槐树村有啥能吸引他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