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不比县城,去府城必须要带好路引,不然没办法进城,身份路引什么,林凤仙一直都带着,倒是不成问题。
从西门出发,那里有专门去府城的骡车,现在世道说太平也不太平,孤身一人去府城,不但危险,而且也容易迷路。
去府城的大车一天只去两趟,一趟是卯时就出发了,一趟则是巳时出发。
林凤仙想着自己对府城不熟,坐的是卯时出发的大车,卯时天都没亮呢,不过刚出城这一段路倒是平坦,拉车的这些骡子又是走惯了这条路的,倒不用担心什么,越往前走,天越亮,就更加不用担心危险了。
这大车是一个车马行的,一共有三辆,这三辆车,还分为上中下三等座位。
上等车,两个人共一辆马车,车上很宽敞,身子娇小的人还能蜷缩着躺下来,这天冷,车上还准备了一些免费的热茶跟点心,并有一个红泥小炭炉烤火取暖。
不过这一等座的价格昂贵,去一趟府城,光是车费就得花五百文钱了。
另外还有二等座,二等座可以坐四个人,这车上也有一个红泥小炉,只是没有茶水跟点心,车费是三百文钱。
最后一辆车便是三等座了,这辆车上能挤下八个人,车上可以没有什么软凳,就是普通的木板凳而已,甚至连马车的斗篷也有些破烂,若是拉车的骡子快步跑起来,这大车里面肯定会进风。
不过这里的车费最为便宜,只要一百文钱。
当然,这样的车费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也不算便宜了,所以普通的百姓没事都不会去府城,否则光车费一来一回最便宜都要两百文钱,对普通百姓来说,太贵了。
也有许多的人选择徒步前往的府城,路上自带干粮跟水,再找一个破庙寄宿,走个两天说不定也能到了。
林凤仙选择坐的是中等的大车,车上加上她一共有四个人,其他的三个都是男人。
其实坐上等座的钱她并不是拿不出来,只是不想要太过显眼而已,免得这些大车上的人见她孤身一人,起了歹心,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她也不想要单独跟一个陌生的人坐在车厢里。
当然跟三个男人坐在车厢里,她也觉得很尴尬,所以一上车,便找了大车出口的一个座位,然后将头偏到里面,不发一言。
这大车上的三人聊了起来,林凤仙竖起耳朵听他们说话,知道这三人一个是去府城闯荡,另外两个则是一对兄弟,看样貌不过是十五六岁的样子,他们也是要去府城投奔亲戚。
三人都介绍了自己,其中一个稍微年长一些的人便将目光放到了林凤仙的身上来,这几年,虽然民风较为开放,但是一个女子孤身出门,还是很少见的。
“姑娘,你去府城做什么啊?”年长的那个男子问道。
“我去探亲。”林凤仙便答道。
“你也是去探亲?”听到林凤仙的目的,那一对兄弟中较小的那个则是好奇的问了起来。
“对。”林凤仙点头,便不再答话了。
今天她出门,特地带了面巾,看着有些冷漠,不太好相处的那样子,那对兄弟中的哥哥便扯了扯自己弟弟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再问了。
大车缓缓的往前走,天越来越亮了,车辆也行驶到一段有些崎岖的路上来,整个车身十分的颠簸,一直颠簸了将近半个时辰,车身的震荡才稍微平缓了一些,幸好今日出门林凤仙没来得及吃早饭,否则她肯定会吐出来的。
见林凤仙有些不舒服,那个年轻些的少年便递了一个香囊过来,“这里面装的是一些薄荷叶、柑橘花以及老陈皮,你闻了或许会舒服一点。”
“谢谢。”林凤仙接过香囊,接受了他的好意。
坐大车从县城到府城最快得要三个时辰呢,若是路上再耽误一点时间,四五个时辰也是有的,这会儿林凤仙就觉得自己的肠子肚子都搅和到一块去了,等会若是再颠簸下去,她说不定真的会将腹中的黄胆苦水都吐出来。
将香囊放在鼻端一闻,清新的气味顿时让她神清气爽。
“我觉得舒服多了。”她忍不住赞了一声。
“能帮到你就好。”这少年笑着说道,温润的声音,让人觉得很舒服。
不过林凤仙身体不太舒适,便也没有跟他闲聊,只是将自己带来做干粮的糕点,分于了三人,“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糕点,你们尝尝?”
第393章 旅途少年
林凤仙带得是最简单的蛋糕,她打开匣子后,那香味便扑鼻而出,金黄的糕点刺激着人的味蕾,让人忍不住胃口打开。
“你做的吗?”少年忍不住的问道。
“不算是我做的,我家人做的。”林凤仙说着,将匣子捧得离他近了一些,“没毒的,尝尝吧。”
少年这才拿起了一个,一入口,那香甜的味道,赶走了些微旅途的疲惫,在这秋日的时光里,显得格外舒爽。
他修长的手指,拿着糕点一口一口的吃着,看着挺优雅,但却三两下就将一个糕点吃完了。
尽管还想要吃,但他却没有再伸手,而是看向林凤仙,“我能再拿一个吗?”
“当然可以。”林凤仙点头。
这少年便又拿了一个,却是没有自己吃,而是递给了坐在他身旁的兄长,“哥哥, 你尝一下,这个太好吃了。”
他的哥哥听了的他的话,有些难为情,原本他以为自己这个弟弟贪心找人家姑娘要糕点,是想要自己吃的,没想到,却是给他吃。
“我……”哥哥看着那诱人的糕点,也想要尝一尝,但他还是忍住了,只道:“你吃吧。”
“特地给你拿的。”弟弟坚持道。
林凤仙便道:“都吃。”
她从匣子里拿出糕点,递给哥哥,以及那个年长一些的青年,道:“难得我们坐在一辆马车上,也算有缘,吃两块糕点又算得了什么呢?几位都别忸怩了,反正我今天胃口不好,也吃不下。”
她亲手将糕点递给来,足以显示诚心了,大家也没有再拒绝她的好意,只是纷纷同她道谢。
那年长一些的青年说道:“姑娘,你这糕点是在双木茶楼里买的吧?这价格可不便宜。”
“我嫂子在里面做事,她给我的。”林凤仙腼腆的答道,“我也不知道贵不贵。”
“这糕点很贵的,一盒就要五百文钱呢。”年长的青年说道。
“这么贵?”那性子略活泼的少年只觉得手中的糕点都有些拿不稳了,只看向林凤仙,道:“我给你的香囊是自己做的,可不值什么钱,吃了你这么贵的糕点,我们该怎么还呢?”
“还什么还?”林凤仙摆摆手,道:“都说了,这糕点是我嫂嫂给我的,不要钱,况且食物就是用来吃的,是便宜是贵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你给我的香囊是我需要的,这就帮了我大忙,我给你这糕点,还觉得还不清你的人情呢。”林凤仙答道。
听到他这么说,少年有些不好意思了,倒是没有再说什么了。
吃了林凤仙的糕点,马车里的气氛也稍稍好了一些,大家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林凤仙才知道这年长的青年叫张杨立,这对兄弟一个叫颜星辰,一个叫颜星采,星辰是哥哥,星采是弟弟。
“你姓张,那你知道府城张家吗?”林凤仙想了想,问道。
“张家?你是说张半城张家吗?”张杨立问道。
“对。”尽管不知道究竟是不是,但林凤仙还是点了头,听张静姝话里的口音,应该是吧。
“若是张半城张家,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城里将近一半的商铺、田产、房产都是他们家的,不仅如此,听说张家还有在朝为官。”
说起张家,张杨立便是侃侃而谈,末了又说道:“实不相瞒,我这次去府城,也是想要去投奔张家,看能不能谋一份事情做。”
“肯定可以的,张大哥你应该是张家亲戚吧。”林凤仙笑问道。
“算是他们家的远房亲戚,也不知道人家家大业大,还认不认人。”张杨立有些愁绪的说道。
“张兄不用担心,我看张兄一表人才,你去投奔,他们定是求之不得。”稍活泼一点的颜星采说道。
“这谁知道呢。”张杨立摇摇头。
先前他也是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去投奔亲戚,才说是来府城闯荡的,这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比较好听的说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