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不过你有没有问过小姑娘是不是有箱子了啊。”
“我以前跟她提过,要是有变化了,我猜她会告诉我。要不我等老太太出殡以后,给她打电话问问了。”
严虹想想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她说:“我准备送她一块手表,价格就照着你的箱子来。你要确定是买箱子了,下周日潘志过去友谊商店,让他一起买了。如果有变化,你也要在潘志过去前定下来,省得你这么大的肚子还得折腾过去。”
“好啊。下周六之前我一定确定了买什么。如果下周穆杰还回来,让他开车和潘志一起去。”
“那可省钱了。下午我跟潘志打出租车过去,就那么一点儿路,三十块钱。出租车司机还说呢,爱坐不坐,他今天往翰林府跑了好几趟了,都是这个价钱。”
“那你回来又三十?”
“是啊。孩子在家,我舍不得花时间在等公共汽车上,就变个法子花钱买时间了。”
“那,那你最近钱凑手吗?我那儿还有一些。要不我一会儿给你拿几千过来。”
“还行,不够我会跟你说。等下个月我把妇科管起来也就好了。”
“你别硬撑着啊。”
“敏敏,我不和你客气的。”
说过了钱的事儿,李敏站起来招呼谢苏宝。
“谢宝宝,我要去看梁姥爷家的小宝宝了,你去不去?”
谢苏宝晃晃脑袋,说:“不去,他太小了,梁姥爷不给摸。我要和潘嘉玩。”
严虹说他:“是你玩潘嘉吧。”
谢苏宝凑到严虹跟前,问:“他怎么还没吃完啊?”
“再等十分钟,他就吃完了。你先跟芳姐拍球。一会儿咱们把车推着,下楼转一圈。”
“严姨,让我推好不好?”
“好。”
第664章 羡慕19
李敏去小金和梁慧的集资房, 敲开门, 见是骆大姐来开门。
“骆大姐。”
“李主任来了。”
“叫我小李 李敏就行, 又不是在医院的。”
“哪那行啊。叫顺嘴了, 到医院会改不过来的。你来看梁慧?”
梁慧从屋子里走出来,长衣长裤穿着袜子带着手套。人不怎么有精神。
李敏看她脸色还是有些苍白,就说:“你怎么出来了,孩子呢?我来还钱。让小金回来数吧。怪脏的。”
李敏把信封交到梁慧的手上。
“孩子睡着呢。”梁慧接了信封问:“什么钱?”
“陈院长他妈妈老了, 下午梁主任叫小金过去送份子钱,帮我垫了一份。小金还没回来?”
“没呢。我爸打电话说留他和我妈在那儿帮忙。你没过去?”
“我这样的不给过去, 怀孕了要回避丧事的。”李敏摸摸孕妇裙下面凸起的小腹说:“我今天早上不到4点就去科里接班。昨晚是陈院长的夜班。穆杰送陈院长和你爸过去他妈妈家, 他在那边忙到1点才回来,他下午三点要开车回军营。”
“那穆杰可够辛苦的。他每周都回来吗?”
“也没有。今天才是第二回 。哎,梁慧,你自己现在感觉怎么样啊?”
“不怎么好。我睡不好, 这头发一捋就掉一把的。”
“剪了呗。你看我和严虹都剪成短头发了。等明年不喂奶了再留, 两年又能长这么长了。”
梁慧迟疑了一下,说:“我开春的时候剪过一次了。以为剪短一些就够了。可现在出汗,还不好洗头, 难受的要命。唔, 我也不是舍不得剪你那么短, 就是我头发长得特别慢。”
李敏热切地蛊惑梁慧:“头发的平均生长速度是每年12厘米。再慢, 三年也绝对会有30厘米了。”李敏用手比量一下30厘米的长度, 然后说:“咱们是剪短, 又不是剃成秃子的, 三年以后肯定和现在差不了多少。”
梁慧看看李敏的短发,一咬牙说道:“剪了。你帮我剪一下。到这儿就好。”她伸手在后脖颈子处比量了一下。“我等满月能出门了,在去理发店修成你这样的。”
罗大姐帮忙找了一张报纸给梁慧站着,李敏要了一条毛巾搭到她肩膀上,并让罗大姐把撮子拿来,操起她家的大剪刀就咔嚓起来了。她剪一把头发下来,扔撮子里一把。几剪子之后,就达到了梁慧的要求。
“是不是觉得脑袋都轻松了一些?”李敏帮骆大姐打扫头发。
“嗯。”梁慧点头。“你剪得好熟练哦。”
“严虹的长头发是我给剪的,刘娜的也是。我们在大学里就是互相剪,用那种折叠小剪刀剪。剪完之后手指头这里都是印子。”
“出去理发店剪啊。”
“要两块钱。两天的伙食费了呢。”李敏很认真地说。
梁慧看骆大姐进厨房了,她转动眼球,凑近李敏问:“你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
“你在财务看得到的啊。”
“我不是说医院发你的那1000多块钱,我说的是你得的红包。”
“那个有多有少的。”李敏回避。
“多少是多少?”梁慧锲而不舍地追问。
李敏见梁慧那样子实在好笑,但回避不了她就说:“比院里给的多。至于多多少,每个月不同。你问你爸爸就知道了,不给红包咱们也得照样好好做手术,权当积阴德了。”
李敏见梁慧不信,就很认真地给她解释。
“你看一个阑尾炎手术,手术费是80块,术者 助手 器械护士 巡台护士各一,总不可能一个人分20块吧。要扣除材料费等。具体分多少,你能看到的。没几块钱。你看我的劳资考核报表,能看到这半年基本只做神经外科的手术,都没有前年和去年挣的多了。”
“那你也比小金多。他还比你早毕业一年呢。”梁慧心理的不平衡,完□□呈到李敏面前。
李敏见梁慧这样的态度,再说话就加多了十分的诚恳。“我去年晋了中级,基本工资比他高,手术提成和奖金比例也高于初级职称的住院大夫,我还有行政副主任在身,这个是有职务津贴的。每样都不多,但这些加起来就多了。”
梁慧点头,李敏说的这些她都知道,她有比较过李敏和小金的劳资考核表。但她又问:“是不是神经外科比骨科挣钱多?”
“不是。骨科挣钱是最多的。因为骨科的患者多。”
“但骨科患者的住院周期长啊。”
“那我就不知道了。或许是床位不紧张,在咱们省院才能住到骨折愈合才出院了。”
*
梁慧咬着嘴唇想了一会儿,在李敏站起来要离开了,她拉住李敏说:“李姐,我让小金改去你们科,你说能行不?”
李敏惊讶,她试探着问梁慧:“小金是什么意见?你跟你爸爸商量了吗?”
“我没跟他们谁说过。我知道陈院长和我爸都是骨科出来的,小金在骨科也干了三年整了。就是……就是我爸说他得去进修了。可是他在骨科挣钱又不多,干嘛还要进修骨科啊?进修脑外科不好吗?你们科的马大夫和邓大夫……”
“这个我真不好说什么。你应该也知道我本来是想当产科大夫的。我干外科是很意外的事情。这个,小金换专业的这事儿吧,我觉得你跟你爸爸商量最好了。真的。我现在差不多的事情,也都要问问你爸爸呢。”李敏对上梁慧认真的眼神,回避不了还不能说实话,她就免不了有些结巴了。
“那你不怕小金去你们科抢了你的位置?”
李敏使劲儿摇头,努力把心里压抑不住 要溢出来的笑意压下去。再给小金三年,他也达不到自己现在的技术水平。
想到自己跟随陈院长在实验室一起练习接老鼠尾巴的日子,想做到自己和陈院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手术台上磨练出来的默契,李敏的心里升起骄傲和自豪——外科的任何人都错过了和陈院长一起提高 磨合的机会。
以自己和陈院长的现有默契度衡量,科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取代得了自己。
但因为有梁主任,自己要斟酌着和梁慧说话。
她很认真地对梁慧说:“我们科现在一周只开三台择期手术。一个是分科后,护士数量和能力都跟不上术后护理的要求;再一个是我怀孕,承担不了更多的工作量。
如果小金过去能担得起一个医疗小组,陈院长会很开心。我们去年底最多的时候一周做五台开颅手术。我真不介意未来两年每周只做两台脑外科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