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1104)

作者:林一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个,他的手指头啊,我刚才仔细看了一下,以后倒是有机会做个小手术,把手指分开还是有可能的。这个,也要看他角化是不是能够控制了。”吴主任回避了孩子的脚,以后要怎么处理。

孩子的爷爷拉住吴主任,央求道:“吴主任,我和我老伴儿说是没下岗,但是厂子里也就能给开个基本工资。这孩子的药费,厂子里是不会给报的。你给我们一个实在话,要在保温箱住多久 花多少钱。”

“一点儿也不能报吗?”

“是啊。我们全家都在一个工厂。每次发工资,都要靠把积压的产品卖出去,唉!好好的东西怎么就成积压的了呢。”

当爷爷的拽一把跑题的奶奶。

“吴主任,那个我们也不是要望子成龙,但现在一家就生一个孩子。这要是一个治好了就跟没毛病的孩子一样的,我们花多少也认可,那是我们自己家的骨血。只要花钱治好了,他以后能跟正常孩子一样上学,能扑棱到一个活命的饭碗,怎么花都值得。

可要我们现在把棺材本都给他用了,以后他不能自立 他爸妈要养他一辈子,唉!不说他一辈子要遭罪,我们一年老过一年要跟着操心,就我儿子和媳妇也没法养他一辈子啊。”

“是啊,吴主任,你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准话,这孩子能治好吗?”

“吴主任,求求你了。”

吴主任艰难地张嘴,他想说想说火胶棉婴儿,如果内脏受累的话,活到成人的可能性很低。但这么说,无疑是催促这家人立即舍弃孩子呢。可那孩子万一是属于少数病例里的幸运者,嫩皮数次教化后就不再角化了呢?

那是一条生命。他吴某人没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但违心骗这一家人,让这家人倾尽积蓄去救这孩子,在保温箱里待上一个月,那也是不少的一笔钱。万一这孩子一辈子就是这样呢?这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斟酌来考虑去,他做不到实话实说——把这种疾病的转归,毫不顾忌地完全告诉给眼前的这三人。

想等几天,等孩子的病情明朗,等到基本能确定病情的程度。

于是他抻抻脖子,费力地说:“我当了三十年的儿科大夫,经我手的任何一个孩子,我都想把他治好。但有时候真的就有小孩子因为拉肚子 因为不明原因的发烧,抢救不回来。所以什么病我都不敢打包票能治好。越小的孩子,我越不敢说结果。你们能理解吗?”

不远处一对抱着孩子在走廊里哄的年轻父母亲,看到吴主任新生儿病区前说话,他们就抱着孩子走过来,还向他打招呼。

“吴主任,周日还来上班啊。”

“嗯,有个新生儿得要会诊。你家孩子怎么样了?”

“今天不发烧了。来,给吴爷爷问好。”

“吴爷爷好。”

两三岁的小孩子,脸上还挂着泪珠,但清脆的 稚嫩的问好声,让吴主任的胖脸上露出笑容。他就因为喜欢看小孩子童真无邪的笑脸,才报的儿科专业。

“怎么哭起来了?”

“屋子里太热了。把门的那个家长不让开门,说对流的风,会让他家孩子病情加重。”

吴主任知道把门住的那孩子体弱,吹风会加重病情。他点点头,没说那孩子家长不该,反劝眼前这对年轻夫妇:“互相照顾点儿吧。你家孩子今晚不发烧,明天就可以考虑出院了。”

“那可太好了。闺女,说谢谢吴爷爷。”

“谢谢吴爷爷。”

吴主任笑着拉拉孩子的小手,然后看着一家三口往电梯间走去。围在他身边的老两口和青年男子,满眼羡慕地看着那一家人。

当爷爷的说:“这小丫头真乖,又懂礼貌,看着就招人稀罕。”

“是啊。”才荣升为父亲的年轻人,眼里全是热切的渴望,但转瞬间,他的眼神转黯,失落替代了对别人家孩子的稀罕。

当奶奶的就对吴主任说:“吴主任,我儿媳妇的前年怀的孩子,就是不明不白地掉了。这隔了两年才怀上这一个。妇产科大夫一说要保胎,我家媳妇吃喝拉撒基本全是在炕上了。这几个月我都把她打板供起来,可就这么地还没保到足月,还生下来这样的孩子……”

当奶奶的伸手去抹眼泪,伤心同时出现在一家三口的脸上。

吴主任难堪,泛泛地宽慰了这一家三口几句后,落荒而逃了。

*

有些话他没有说,原本他还想跟孩子父母商量,等孩子稳定一点儿了,做个CT检查一下内脏器官是不是有畸形。但只看这祖父母和父亲的态度,他能猜出来那孩子面临的是什么命运。甚至说,他的生死,就看明天,看他爷爷奶奶是不是给他办出院了。

但他真不敢给人家打包票,说那孩子以后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啊。因为脚上的残缺,是会令他不能像健康孩子那样跑跳的。

吴主任垂头丧气地回家了。范主任早已见过他无数次这样的表现,她仍如既往地劝慰他:“老吴,别想了。人定胜天暂时没法实现。各人各命,你尽到力就够了。”

吴主任却一反常态地说:“老范啊,我回家这一道上就想,就想啊,亏得咱倆那三个孩子都身体健康了。也亏得大雅和二冬的孩子也都健康了。要是有哪个有这样或那样的遗传病……唉!”

吴主任已经谢顶的脑袋,此时如同拨浪鼓一样晃动。“老范,我再也不羡慕别人的孩子考大学什么的了,他们能健康地活着我就满足。”

嘴里是这么说着,但那蕴藏在心底的深层意思,范主任假装没看出来。她顺水推舟地敷衍他一句道:“老吴。你这心态好。”

然后就催促他:“你赶紧换身衣服,咱们早点过去看孙子,省得吃了饭,那孩子又该洗澡 睡觉了。”

“好啊。”提起去看孙子,吴主任的所有怅然就都不见了。老两口中午守了孙子两小时,哪怕孩子是在睡觉,他们也能从孩子的睡颜里找出乐子来。

※※※※※※※※※※※※※※※※※※※※

火胶棉婴儿,发生于婴儿的重症鱼鳞病,包括胶样婴儿(丑角样鱼鳞病)和胎儿鱼鳞病,前者最终可能转化为性连锁鱼鳞病 板层状鱼鳞病或显性遗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后者多在出生后不久死亡。

出生时婴儿即被一层发亮的胶状膜包裹,以致婴儿肢体被限制在一个特殊位置,并引起睑外翻。胶状膜干燥,呈棕黄色,毛发贯穿其中。出生后24小时内,包被的薄膜开始出现裂隙或脱落,膜下为表皮深层,潮湿 高低不平,呈红斑样。脱屑自皲裂部位开始,于15~30天内累及全身,头颅和肢端最晚脱屑。鳞屑和红斑累及全身,屈侧尤为严重。鳞屑为糠秕状,有时亦可增厚如甲片。有的病人可终生有反复的薄纸状脱屑常伴有掌跖角化过度。

本病是一个不稳定的鱼鳞病类型。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部分患者可能转化为性连锁鱼鳞病 板层状鱼鳞病或表皮松懈性角化过度症。转变为寻常性鱼鳞病者罕见。重者出生不久死亡。

摘自360..

第652章

李敏提前查房, 自然也就提前完成了值班之日的工作。她对值班护士交代去向后, 就去普外科,翻出来那个血栓患者的病历, 仔细看谢逊写的手术记录,连看了两遍后,她自觉对手术步骤等了然在心, 才去翻看前面的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看明白了?”谢逊已到护士办公室有一会儿了。他是来写交班的。

“嗯。这个手术挺难做的啊。”李敏感慨:“如果血栓和血管壁粘连紧密,像你们术中这么硬拽的话,万一撕脱了血管就是个□□烦。”

李敏语气里担心和害怕,展露无遗。

“是啊。这血栓已经形成差不多有一年左右了, 你说的这个危险确实存在。所以, 我们主任才把周主任 石主任和卞主任都叫了来,预备取栓失败就马上转常规开胸 开腹术式。幸好没用。”谢逊深深地吐了一口气。“这要是那段撕裂出现夹层, 就得置换相应的部分。那人的血管壁非常薄,能出现夹层都是老天爷保佑了。”

“所以你们的术中造影,是一边透视一边做?”李敏刚才看手术记录, 就非常吃惊。“我的意思是说整个手术中, 你们直接暴露在X光射线下,是吧?我没领会错你的手术记录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