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夫和邓大夫笑眯眯地看着李敏教导实习生,他俩心里都明白,说是实习生交给他们带,但是具体的教学,还是李敏一个人管。但瞧李敏讲得口干舌燥的,这三十来本病历还不如让李敏自己写查房记录,有给他们改的功夫,李敏早写完了。
不过李敏认真地讲一遍 改一遍,三个实习生很快就打好了草稿,总算在午休前写完了主任查房记录。
“下午准时到岗,给你仨讲明天的手术。对了,记得通知楼上的那7个同学,4点钟下来听课。行了,都吃饭去吧。”
*
再说被陈文强点名要到省院的苗粤生。他从毕业分配的去向公布后,就一直处于恍惚状态。
觉得自己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那一个,可他怎么也没想明白省院为什么会要自己。因为他在五年大学的学习中,成绩在年级就属于中游,既不是什么学生会干部,也不是什么积极分子。就连学校的文体活动,他都属于志在参与 摇旗呐喊那伙的。
直到邱处长找他谈话,他才明白自己能去到省院的原因。
“邱处长,你是说陈院长和李老师真的出书了?是关于开颅路径的?”
“是啊。样书8月份就能出来了。李敏主编,陈文强主审。我看了原稿,很不错的。”邱处长把陈文强不欠任何人人情的话告诉给苗粤生。
“你是碰到君子了。换一个人不会因为你无意中的建议被采纳了,就把你要到省院的。”
苗粤生两眼冒星星,他的思路就不在邱处长所言之陈文强是不是君子上。他非常激动地表示:“那可太好了。我一定去买一本,请李老师给我签名。不知道陈院长会不会给我签名。我看过陈院长的字,写得特别特别好。”
邱处长看着激动的苗粤生,好像看到自己那个几年前,宁可耽误功课也要追看《排球女将》 《红楼梦》的女儿。他心说这小子真是赤子之心,只一心仰慕陈文强,也难怪陈文强单点他要去省院了。
“你去了省院要好好工作,陈院长那人最喜欢认真 努力 脑袋好用但还要脚踏实地 肯吃苦的人。等你在工作上的努力得到他的认可,他会主动给你签名的。”
苗粤生点头如小鸡叨米,他是第一次进学生处,与班主任和辅导员之外的校领导谈话。说完对偶像的崇拜,他再回答邱处长的话,就有些结巴了。
“我 我会的 会的。”
*
苗粤生是与来省院报到的路凯文 王大力等人同时到的省院。昨天下午他安顿下来以后,就想去十一楼找李敏。
6月28号离开省院的时候,李敏是值周日的白班。那是谁都不喜欢值的班。这才4周,想必不会改变的。
路凯文拉住他,说:“你不知道李老师除了看病就是看书吗?你在她上班期间去打扰,她肯定不高兴的。”
“可是,我们不论分哪科,以后不在她上班时去看她,难道下班候去她家?她更不喜欢别人去她家的。”苗粤生知道李敏的一些小习惯。
“我们可以等她中午下班,或者晚上下班的时候啊。去电梯间等。”路凯文给出最适合的主意,还问同屋的王大力:“你说是不是?”
“很是。我们明天中午过去了。周一神经外科没有手术。”
“好啊。”苗粤生立即应了。
可是苗粤生没想到自己被分到了外科,被医务处秦处长送到了十二楼。看着近在咫尺的李敏和陈文强,他有点儿小激动。还没等他说点什么呢,石主任点了他过去胸外科。
胸外就胸外科了,李老师给实习生讲课自己可以过去听。一年以后才定科呢。
*
李敏洗了手,扇着那把抢来的小扇子,往主任办公室去了。
主任办公室敞着门,小艳正在拖地,保温桶和饭盒放在李敏的办公桌面上。
李敏奇怪地问:“小艳,今天怎么是你来了?小芳呢?”
“她今天周期第一天,有些肚子疼,我就替她来了。”
“你回去给她烧点姜汤喝。”
“嗯。我回去就给她烧。敏姨,我上午用高压锅煮了猪脚姜,给她挑了一大块姜吃。敏姨,你尝尝我做的猪脚姜,跟穆叔做的比较一下。”
“好啊。”李敏打开饭盒,把饭菜一样样地摆出来,小艳拖完地去洗拖布。等她回来的时候,李敏已经啃完一块猪蹄了。
“小艳,你做的很好,假以时日你可以自己开个小饭店了。”李敏不吝表扬小艳。
小艳抿嘴笑。
“你回去吃午饭吧,晚上下班了,我带饭盒回去。”
小艳提起暖壶往外走,她说:“敏姨,你慢慢吃,我去打水。”
李敏快吃完了,小艳才提了一壶热水回来。她给李敏的水杯换了热水,然后问:“敏姨,你晚上想吃什么?”
“吃黄瓜片紫菜汤了。别加香油和咸淡。”
“好。”小艳上手帮着李敏把吃完的保温桶和饭盒装好,笑眯眯地提着饭盒离开了。.
第627章 定位12
石主任看着十一楼的人跟着陈院长走了以后, 再看办公室里乌泱泱的人头, 心里顿生感慨和豪迈:去年这时候的心胸外科,夸大了说还只有一个雏形, 等今年就完全是有模有样 可以择机腾飞了。
自己之下有潘志这个主治医师,医大毕业六整年。无论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都非常地扎实。不少人看着他那尚残存清秀的年轻脸孔,会误以为他是个好欺负的。但一年接触下来, 石主任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潘志那人的表象和实际, 完全是两回事儿。
——他比那些在社会上浸泡十年 二十年的老油条们, 更懂得取舍和进退。好像审时度势和察言观色,已经是他融在骨子里的一种本能。而他的性格里的坚韧 认真 能吃苦 勤奋, 这些与李敏相比,丝毫也不逊色。
也就是天赋方面比傲人的谢逊 李敏差了而已。但潘志这个人的综合能力, 客观评价应该是在谢逊和李敏之上。那俩要是对潘志没防备,潘志卖了那俩, 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个科室工作半年下来,石主任自觉已经理解了陈文强把潘志放来心胸外科的原因:潘志只有脱离了谢逊天赋光环的笼罩暗影, 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哪怕自己晋上正主任医师, 要到65岁退休,哪怕还有十五年的时间,但那时的潘志恰恰好就是自己最适合的接班人。要是自己晋不上正高的话, 四十岁刚出头的潘志就能接手胸外科, 那正是一个外科大夫年华最好的时候。
这让石主任生出后继有人的欣慰, 也生出了岁月催人老的无奈。
潘志之下有住院总郑强,只比潘志晚了两年毕业。但各方面就全部无法跟潘志相比较了。很多时候是推一把动一下,不推就不动。一个字:懒。二个字超懒。空有不服气 不逊与人的幻想,少了脚踏实地的努力。不改的话,以后难免会沦落到庸碌之流的。
再后面是去年医学院毕业的覃璋和何勇。覃璋可惜了……何勇是自己带的,也就一般般了,不论他的身高 还是个人努力程度,都不适合留在自己这个要求比较高的心胸外科。
看着何勇,石主任心生疑窦。陈文强把何勇定在胸外科,是打着以后要把何勇塞去泌尿那边的主意吧?若是泌尿外科能在三 五年内独立出去的话……那自己这几年内,不好好地使用老杨 小黄 还有何勇,让他们干分胸外科的奖金,那就太划不来了。
想到泌尿外科,石主任的目光落在杨卫国的身上。他不得不承认那句话有道理:女人就是一所学校,能培养出不同男人。和罗主任一起生活了11个月的杨大夫,如今也知道好歹……这好歹真是一言难尽。
虽然杨卫国今年的副高职称外语考试没通过,但石主任相信他明年应该可以通过的。罗主任那人啊,石主任觉得杨大夫要不是有这么个皮相,当真就配不上罗主任这个好强的副教授。
石主任宛如雄狮逡巡自己的臣民般,把视线又落到已经定了泌尿外科的小黄——黄宏的身上,比郑强晚毕业一年,但工作态度却比郑强认真 做事儿也积极很多。就是个人操作还差很多,性格也毛糙,只能慢慢地打磨。
仔细打磨半年的话,就可以让他接手做住院总了。
*
“咳咳。”石主任清清嗓子,等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他脸上了,他才开口说道:“今天咱们科分来了覃璋,何勇轮转完毕也留下来了,还有轮转到咱们科的新人苗粤生。小苗上学期在我们科实习,大家都熟悉他。现在科里的八个大夫,小苗跟着我算一组,咱们科满床位负荷是63张床,以后咱们就不能再提患者多 大夫少 工作压力大的老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