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接翠自幼习筝,师承一派,古诗才女“标配”的琴棋书画使她成为沈家小辈的一张“文化名片”,在J城贵圈颇具清誉。
沈接微酷爱涂鸦,家中长辈了解得少,外面的世界却不乏欣赏她的眼光。
“逃离”很难,努力不难。
沈接翠憧憬着沈接微的真实,沈接微读懂了沈接翠的伪装。
她们的爱情,一如她们对视时的眼神,温柔坚定,闪着光。
-
收养第一个孩子是在二人世界的第三年,彼时两位家长也不过二十□□岁。
在J城的那家儿童福利院里,年纪不一的孩子衣着都干干净净,眼神却各异。有的懵懂无知,纯然一副不谙世事的模样,有的却过早染上了有如实质的成年人追逐个人利益的眼光。
那个孩子和别人都不一样。
她个头很矮,黑黑瘦瘦,明明已经是七八岁的年纪,看起来却格外幼小。
但她的身板挺直,像狂风压不倒的矮草,自有一股韧劲。
她的眼睛黑亮,笼着一层漠然,又隐隐地暗藏着些不甘,不明显,却是沈接翠沈接微熟悉极了的眼神——
她们最初觉醒、不敢苟同、想要抗争的眼神。
于是,两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不管那些“交通事故唯一幸存命可真硬”“克死全家”“灾星”“性格古怪”的闲言碎语,温柔而认真地朝女孩伸出手:
“跟我们走吧。你想要的,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得到。”
眼神里的真挚与理解,是女孩生平未见。
-
那天以后,世界上多了一个叫“沈欣悦”的女孩,她的母亲温柔又不失坚定,用爱让她外现的冷硬的刺,于无声无息中销蚀。
她可以不必再用强硬冰冷抵抗世界,她可以顺从自己的愿望,做个温柔又不失坚定的人。
像给了她救赎的母亲一样。
她会永远记得,她是她们的“幸运”。
遇见她们也是她的幸运。
爱是双向的。
-
沈欣悦小学二年级那年,妈妈们带回来一个孩子,只说是故人之后。
这个时候的沈欣悦已没有从前那么“孤”,却仍然有股执拗的傲气,一股子不肯屈服的劲儿。
那个孩子和她很不一样。
她的沉默像是喷发前的火山,那个孩子的安静却如同无波古井。
前者暗藏焰势,后者暮气沉沉。
只有在和她对峙时透露出一点生意。
沈欣怡,这个女孩有着完整充实的自我世界。
安安静静地呼吸着生存所必备的空气,安安静静地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里。
沈欣悦在尽一个姐姐的职责照顾沈欣怡时,慢慢变得平和,温柔。
但,也无可奈何。
-
养猫真是一件治愈人心的事。
至少沈欣悦变得更包容,更温和了。
至少沈欣怡变得会幼稚,会说笑了。
沈家的小家庭里,自有一股以爱消除隔阂的魔力。
嘘,这是一个幸福的秘密。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交代得“事无巨细”,写着写着还是觉得“点到为止”更合适些。
有些人的故事,写或不写,都在那里呀。
第37章 【0410】番外三·姐姐
【番外三·姐姐】
薛篱家算是虞家的一门远方亲戚。
虞太太叶菁的弟媳的娘家兄弟是薛篱的父亲,虞老太太堂兄家的女儿是薛篱的母亲。
关系虽远,多少还是沾亲带故的,正巧薛家这一辈在X市落户,薛篱又和虞家长女年龄相仿,逢年过节两家也有些走动。
-
虞芷小的时候总以为薛篱拿了《红楼梦》的剧本,这种感觉很莫名,甚至和实际完全不符合,可虞芷就是认定了薛篱仗着“贾宝玉”的人设来跟她抢姐姐。
小时候,薛篱生了张白净的脸,眉眼略细长,色泽如黛,让人想起烟雨江南的亭台楼阁,总显得多情且缱绻。
可他偏偏又是个阳光外向会来事儿的性子,很讨长辈的喜欢,轻轻一笑就很容易使人产生好感。
虞芷感觉得到,自己的姐姐也很喜欢薛篱这样沐浴着阳光,笑得灿烂的人。
-
也许是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虞艾鲜少有孩子气的表现,在虞芷的记忆里,姐姐的面孔总是沉静,带着淡然与波澜不惊。看着她的时候姐姐有时会宠溺地笑,笑容却也很克制,只是微微扬起唇,眼里泛着光,转瞬即收。
为数不多的薛篱前来拜访的时间里,姐姐才可能被允许暂时摆脱繁重的课业,像个真正的小孩一样玩耍,虽然不能像薛篱那样纵情,也到底是愉快的,没有负担的。
那些时候,虞芷看着姐姐的笑颜,自己也跟着笑的同时,对薛篱的排斥慢慢消散。
真希望他能多来几次。
-
在虞芷年少的岁月里,姐姐是她最崇拜的人。
父母那样忙碌的人生她一点都不向往,爷爷奶奶的岁月也并不使她憧憬,可是她的姐姐无论做什么都很好,都是众人表扬赞美的对象,虞芷为此感到骄傲。
她一度认定,有姐姐存在,即使她自己咸鱼一辈子都没有关系。
可无所不能的姐姐在高中课业上受了挫。
也许是迟来的叛逆期在作祟,又因为从小一直压抑着,一旦爆发就格外猛烈,高二时,虞艾因为选课的问题和家里发生了矛盾,一次联考的失利更加重了她内心的挫败感和焦虑不安。
她熬夜刷题,没日没夜地学习,可还是没法说服自己走出一次失败的阴影。
对她来说,这可不仅仅是一次失利而已——她的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紧紧盯着啊。
虞艾在X市读高中,自然是住校的,一周或两周回H市一次,虞芷只注意到姐姐越来越苍白憔悴的脸色,和锁得紧紧的房门。
她想过安慰安慰姐姐,可姐姐只是如往日一样温和地对她笑着,摸摸她的头说“姐姐没事,谢谢小芷”。
-
那个周末,虞艾没有回家,给她打电话说和薛篱一起出去散散心。
是了,薛篱和虞艾都在X中就读,高一的时候还在心理社共事过,已经是不错的朋友。
那时的薛篱还是那个张扬明朗的男孩子,在X中人际圈子里如鱼得水,课外的爱好也不少,外出野营、骑行、攀岩都是常有的事。
虞芷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带姐姐坐摩托车。
姐姐描述的“自由如风”的话语仿佛还在耳畔,紧接着传来的却是交通事故的消息。
虞艾花一样的人生,就此戛然在17岁。
-
那以后,虞芷变得愈发沉默起来。
那以后,薛篱再也没有碰过摩托。
那以后,虞芷只听说薛篱高中没念完便出国的消息。
想想也是吧,那座校园里满是熟悉的记忆。
初二升初三,虞芷的表现突然亮眼起来。
中考,虞芷以H市第五名成功考入X市一中。
准高一的暑假,虞芷接过“心理委员”的报名登记表,虔诚又坚定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
「你是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
-
15岁的虞芷,想替姐姐书写本该延续的故事。
作者有话要说:*「你是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 这句源网络!!
番外快结束啦!!我一定要在开学前和“紫葡萄”的故事说拜拜了
第38章 【0412】后记
后记
哈喽所有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你们好!感谢你们~
在这个故事还只进行到一半时,我构思着各式各样的番外,“薛篱的惨痛”(姐姐篇)“虞家弟弟的不堪重负”(身世2)“父母的阻挠”(后来篇),想写主人公长大后的事业,想写柴米酱醋茶,幻想把这个故事圆得现实又合理。可事实上呢,真正写到的时候我开始觉得有些内容还是不出现为好。
原本想摆脱责任的虞芷选择回报家族承担继承的责任,那虞家弟弟也可以在叶家舅舅的教导下轻松自在地长大,而不是像虞艾一样从幼时就背负起太多人的期望,如果虞芷没有这样做,无疑将未完的故事又推入了下一个相似的“BE”,轮回一样,没有止境。所以虞芷成长了,她选择了她认为需要做的,而不是单纯地用孩子的思维来选择“反抗”,这是她的退让,却也是一种释然。
原本会被虞芷“记恨”一辈子的薛篱沉浸在自己内心的情绪里,他是想得到原谅的,可是他做错了什么?这个问题很难解。他们几个孩子的故事里,已经有人失去了生命,再争辩不休不是好的结局。虞芷对于“姐姐的离开”这件事的执念伴随着对薛篱的“不再记恨”一起消弭了,她希望自己可以活在阳光里,希望薛篱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