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农妇[年代]+番外(9)

作者:九色锦/锦瑟未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罗科长还是笑呵呵的模样,“咱们买的这多柴,少个两毛钱不算什么吧?”

呵呵,呵呵。

朱娇娇真是忍不住想跟着孙女学一声。

叶有华也愣了,好在他也是曾经做过大管家的人,不曾露了神色,着意想了想的模样才勉强应下了,“那价格就按罗科长的价来,但要先付今天的款跟三千斤的定金。”

“这个没问题,今天的货全部结清,三千斤的货我再给你付一半定金。”听叶有华答应了自己的还价,罗科长也很爽快。

卸下柴火,果不其然罗科长又相中了这次朱娇娇家背过来的菜干,看到黄花菜干更是欢喜,“这些我们也都收了。”

黄花菜也算是楚南特产的一种,老门山脚村里很多户人家都有种的,这个跟老门山脚村的脐橙一样,种了很多年,后来分田到户,分到这些地的人接着种了不到几年就改种花生,再后来就改种菜了,老门山脚村的两项特色,黄花菜园跟脐橙园就这样没了,孙女说起这件事还很是遗憾,但凡有点特色的东西全都丢掉,非得要挤入平凡之路,种个普通的菜又抵什么用呢。

有时候她也觉得家里这个一直不婚一被催婚就跑外面不回家的孙女说得有道理,要是老门山脚村那些黄花菜园、脐橙园等等一直留着,再有个有能力点的村长找到好销路,比他们种菜自家吃强多了,别说大家种的莴笋菠菜白菜根本就卖不出去,就算是能卖又能卖几个钱啊,老门山脚村没有个能耐人,种的菜就没有卖出去过。

朱娇娇心中感叹了一番,哄了哄刚刚睡醒的儿子,眼角余光看着罗科长爽快的把账给结了,今天这一趟,实在是走的值了。

拿着这次的货款跟下一批柴火的订金,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出了蜂窝煤机厂。

“罗科长说还要点菜干,最好是黄花菜干。”翁婿两个悄声说着话,“娇娇说家里的干货剩的不多是留着自家吃的,爹你看要不找村里的村民们?”

朱立勤立刻赞同了叶有华的想法,罗科长明说了要收的,千把斤都收的下,能帮到村里人翁婿两个都是愿意的,“嗯,晚上回去先找大队长说说吧,看大队长怎么说到时候再去跟村里说吧。”

黄花菜干九毛五的价,翁婿两个相信大多数的村民们都会十分愿意把家里的存货全部清空的。

朱娇娇听了一耳朵心里也乐了,“爹,有华哥,你们记得跟村民们好好说说,黄花菜干的品质一定得是上好的,太差了对不住罗科长的这个价不说,下回没得这份交情才是最糟糕的。”

“这种大厂子平时的菜估计需要的也不少,咱们要是能搭上这条线。”压低声音说着的朱娇娇说到这里没再接着往下说了。就算接不到平时的这份单子,就是过年的这份单子也不错了。

朱娇娇也听说过国有厂里福利好,蜂窝煤机厂虽然是新开的但效益肯定不差,罗科长这样大手笔,十之八!九是采买工人们的过年福利。

老门房说厂里都有差不多两千的工人,逢年过节的那老些福利,朱娇娇猜这位罗科长的采购任务不会轻就是了。

朱娇娇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朱立勤跟女婿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他是经常看报的人,了解的也多些,蜂窝煤机厂工人的福利确实是好的很。

不说以后就搭上了可以做年节的福利,平时厂子里的食堂肯定是需要菜的,如果,他们能搭上这一块,那不光是他们家不用愁,就是整个老门山脚村都不用愁了。

看着跟自己父女想到了一块的女婿,想来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啊!要是以前也不是接不了自己的班。只可惜而今这世情,朱立勤有些遗憾的压下了这点心思,且看吧。

要说朱娇娇家人还真的是蛮镇静,揣着几百块钱就逛起街来,找到供销社先买食盐,然后买了好些干百合,又挑了些看起来十分漂亮的水果硬糖,最后再买了些糖霜,也就收手了。

又在供销社闲逛了一会,朱立勤在缝纫机前面停住了,缝纫机在搞优惠。

去年还卖一百五十多块的上海五斗缝纫机这会竟然只卖一百三十三块,关键是还能分期付款!

想起女儿说的,过几年买东西就得凭票入场了,这回家里卖了黄花菜干确实是挣了笔大的,他想着要不还是乘着有优惠买一台回去?家里以后八个猴儿呢,光是缝补衣服就不是件轻松事。

第9章 :买缝纫机

朱娇娇看到父亲在缝纫机面前停了下来,她也来了兴致,再看旁边招贴的字报上面大号毛笔字写着,最近缝纫机优惠期可以分期付款,然后买缝纫机竟然还包送货到家。

“买吧!”朱娇娇一言定事,都要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了,就不差这个显眼了,而且说不定这次村里卖菜干给罗科长卖了好价钱赚了钱的村民们看着缝纫机这么优惠,也会过来买缝纫机呢。

现在家里当家做主的还是朱立勤,但朱立勤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听朱娇娇的意见,现在朱娇娇一拍板要买,那自然就是买了没得说了。

于是一家人就选好了一台最新出来的五斗缝纫机,有叶有华带在身上的身份凭子,顺顺利利的交了缝纫机的首期款,在合同单子上签字按指印,付了首期款之后接下来每个月再交十块钱,一年内付清。

果然供销社的字报上也没有打花哨,说买缝纫机包送货到家就送货到家,合同一签,首期款一付,工作人员就手脚麻利的把缝纫机给打包好装在了供销社的一台卡车里。

一家人就爬上车跟着供销社的卡车回村里了。

幸亏进供销社之前因为担心供销社里太多人会人挤人,就领着小辈们先在城里逛了逛,这会直接回家倒也不遗憾,说起来这回进城真正的算是大丰收啊!

一路上一家人坐在卡车的车厢里就把账给理好了。

实账:

柴,两千斤,进项四十六块钱。

黄花菜干,两百二十斤,进账两百零九块钱。

蘑菇干,六十斤,进账三十块钱。

其他菜干,五十斤,进账二十一块钱。

今天的进账是三百零六块。

明账:

柴,两千斤,四十六块钱。

黄花菜干,二十斤,十九块钱。

蘑菇干,十斤,五块钱。

其他菜干,十斤左右,四块钱。

合计进账七十四块钱。

干百合水果硬糖几盒蛤蜊油合起来花了五块钱。

缝纫机首付款十三块。

明账余款五十六块钱。

除此之外,今天还有三千斤柴的订金三十九块钱及菜干的定金五十块钱,这两份定金一家人都赞同先不入账,这种还没有实际进了口袋的钱,朱娇娇家人的习惯都是当它是欠账的。

而且为着往后的继续往来,哪怕是这一次罗科长真的毁约了,朱娇娇家人也不打算把定金就给直接收下,到时候要么补偿村民要么就还给罗科长。

算完账,收整好钱,等回去把该藏的藏好,记账这事就到这里完成了。

朱娇娇先看了一下怀里睡得正香的儿子,又把一边玩耍的两个女儿唤了过来,今天吹了一天的风,那脸上都印出来了一坨红,她用手帕沾水打湿了替她们抹干净脸脖,才从口袋里摸出一盒蛤蜊油,尾指挑了一抹,替两个女儿在脸上脖子上轻轻抹开了。

比起雪花膏,蛤蜊油价格便宜实用,打开蛤蜊盒子,里头的面膏看起来有点像是冻起来的白猪油,闻起来却没有一点味儿,没有雪花膏面霜那样香,但效果却是特别的好,大冬天的抹脸上跟手上,能顶几个小时的风吹雪打。

以前家里面,男用蛤蜊油女用雪花膏,现在啊,他们都用起蛤蜊油来了,到时候严格期间像雪花膏这种东西他们家估计也不大敢用,反正雪花膏也用不了几年时间了,何必浪费这个钱。

倒是孙女心血来潮教她制做的那些个美容美颜方子私底里可以用起来,什么芦荟黄瓜之类的也不难找。

要说卡车开起来确实很快,哪怕是路不好走,不过一个来小时也就进了老门山脚村了。

眼看着一辆大卡车开进了老门山脚村,在村里的停车坪停了下来,卡车里出来的是四生产队二房里朱立勤一家子,村民们都很感兴趣的围了过来。

再一看,竟然抬出来一台五斗缝纫机,大家都哗然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