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农妇[年代]+番外(756)

作者:九色锦/锦瑟未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孩子们你初九晚上就送过来,初十早上四点就得一起出发了。”叶有华又叮嘱了一句,并不留他,“你有事就先去忙。”

刘大队长点头,“我记下了,初九就给孩子们送过来。”他挥了挥手,“我先走了。”

“慢走。”叶有华看着刘大队长三两步就走了,自己就直接从田埂上抄近路去了大队部跟昭州火车站和省城火车站预订火车票。

欧主任一听就惊诧,“这么多?你们队里,今年的这个成绩很不错啊。”

“还有隔壁两个大队,一队有五个。”叶有华也没瞒着这个事情,“刚刚好他们找上门来了,到底是咱们隔壁的,不好不理会。”

欧主任很能理解,“这个倒是,你们老门山想要发展,还得跟周边好好处好关系,不然,随便他们哪个队里折腾一翻,你们就得麻烦大了。成,你这是提前来订的,又是送孩子们去读书,这个我给你办好了。”

“这事就麻烦欧主任了。”叶有华也知道这一回要预订的车票有这么多,请求欧主任帮忙是有些过了,“咱们这一回,除了一个卧铺车厢,别的都给个硬座就成了。真要是不够,给一半硬座都成,我叫孩子们带个马扎,好歹去省城不太久。”

欧主任听他这么说就笑了,“叶队长,你别想岔了,我跟你说,孩子们要出门读书,搭咱们火车站里的火车,这是个好事情。我啊,提前把这个事情给报给站里,站里也能提前应对这一回的事情,说不得还得表扬我呢。”

“没给你招惹麻烦就好。”叶有华虽然还不能想到这是个什么好事情,但是不会给欧主任招惹麻烦,他就放心了。

欧主任大笑,“放心,放心,绝对不会。咱们昭州,这一回大家的表现不错呢,我听一个老朋友说了,光你们楚南,上重点高校的,就有一百来个孩子,还不算那些能上普通高校的。这个成绩啊,给咱们昭州长脸了,咱们在省城,也很有面子呢。”

“那就好。”叶有华心里就想到靳组长那边了,楚南有这么多的孩子上了重点高校,这个事情,对于楚南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成绩呢。

叶有华把这些事情先给放下,跟欧主任说了几句,就去给聂同志打电话,说的也是订火车票的事情,“这一回要很是麻烦你了。”

“你们队里的孩子们去京都去得这么早?”聂同志听说是去学校的,就有些惊讶。

叶有华把大家觉得跟着自家人去京都,更放心的事情给说了,“都是大家看着长大的孩子,要去几千里路之外,也确实是提着心呢。”

“我听说了,楚南今年爆了个好成绩,没想到,你们队里有这么多的重点高校生,这是个好事情。”聂同志在省城,能听到的消息也就更多了。

叶有华就把在欧主任那边听着的事情给说了,“昭州也说这是个好事情,我想着咱们昭州再多也不过是几百个吧?咱们省里才更多吧?这个出行问题,怕也是要提前准备好?”

“哟,这个事情,还真没错。”聂同志也想到了这个事情,“咱们省里,我听说,要是连重点高校普通高校还有一些别的学校,一起算起来,怕是有几万个呢。”

这么多的人数,哪怕是只有两三万人要在省城转车,那也是不少的一批人数了,光是列车全部都只装运这些学生,那也得十几趟呢。

事情还真的是不少呢,提前想到这个事情的,确实是个大功绩。而且,聂同志相信,这个事情恐怕还真的是自己这边最先想到了,毕竟,这才发了小部分的录取通知书呢。

聂同志想到这里,就先应下叶有华订票的事情,“成,我先给预留一个卧铺车厢,别的都是硬座。咱们就说到这里,这个事情,我得跟站里报告一声。”

“好,实在是麻烦聂同志了。”叶有华知道自己这边好歹并不是只麻烦到人家,好歹也算是有帮上了一些些的忙,这心里也轻松了不少。

把订票的事情办好,叶有华就赶紧地召集了大队里的干部们,“大家得给孩子们写介绍信呢。”

队里有几十个孩子,介绍信还得好好写,又有档案资料需要整理,确实是得大家来一起忙。

邓州程看着这些资料,“咱们还得去准备一些信封,这介绍信,连同孩子们的身份凭子和录取通知书,一起放进一个信封里。”

“上回队里有买了一批牛皮纸信封。”荣亮比较清楚这些事情,“咱们就用牛皮纸信封吧,这种信封比较结实,孩子们这些东西说不得要进出呢,可别信封用不到一会就破了。”

叶有华点头,“就用那一批信封吧。”给孩子们用,也不算是用亏了。

“孩子们的这个介绍信,咱们得好好写。”刘支书这一回也过来了,想着是孩子们的紧要事情,再加上一过了除夕他的精神就好些了,他也过来帮忙了。

叶有华就给出了一个模版,“大家就照着这个内容来写,不一定要一致,差不离就成。”

“好嘞。”荣亮第一个回应。

倒是刘有生想到了,“这个介绍信要是给婶婶来写,那规整的正楷字,那才好看呢。”

“不成吧?”邓州程摇头,“这个介绍信,要是一色式的正楷字的话,跟印刷体似的,会不会叫人觉得有些可疑呀?”

大家一边说,一边写着介绍信,反正名字就在手边,标准版本也有,稍微变动了一下给孩子们的评语也就成了。

“这一回,咱们队里厉害了。”有个干部如是感叹到。

大家都笑,这一回队里确实是很厉害呢,“亏得有华叔请了这么多厉害的老师呢。”

“孩子们也是有努力的。”也有干部如是说,“如果孩子们不努力,就凭老师再厉害,也起不到这么大的作用呢。”

叶有华趁机跟大家说,“老师的厉害,孩子们的努力,缺一不可,都是这一回大家厉害最重要的组成。”他说到孙工他们的功勋,“自打孙工他们来了咱们老门山,给咱们队里的发展提供多少的助力?咱们得记恩。”

大家听着叶队长的这个话,都是觉得挺有道理的,“咱们队里的机房,还真的都是孙工他们撑起来的呢。如果没有孙工他们,咱们买了机器回来也不会用吧?”更别提,队里的这些机器,全部都是买的报废品呢?靠着孙工他们修好才能使用的。

“咱们就记着这个大恩。”刘支书也觉得,队里的发展,多亏了孙工他们倾力相助,“咱们别做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大家都点头,“叶队长,刘支书,你们放心,咱们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人。”

“有华,这一回孩子们的火车票都订好了?”刘支书没有在这个话题上一直扯,反而问起来叶有华孩子们的事情来。

叶有华点头,“托了欧主任的福,这一回孩子们的火车票都订到了。”还确实是托了欧主任的福气呢。

“欧主任为咱们队里出了不少的力。”刘支书这个不是说假的,“这一回,咱们送孩子们去昭州,也给欧主任好带些东西去。”

荣亮就说了一下队里仓库里还存着的东西,“咱们就往这里头带就成了。”

“多带点。我记着,省城那边,也是有华你找了人帮忙的吧?”刘支书知道呢,昭州火车站的欧主任再厉害,也没法管到省城的事情呢。

叶有华点头,“是找了个人帮忙。”至于这个是成忠媳妇的远房亲戚,他就没说出来了。

“那也给带一份,都是为咱们队里孩子们出了力的。”刘支书就提醒荣亮,“你给准备着好一些的东西,多备点。”

荣亮连连点头,“我知道呢,不会舍不得的。”

“是该大气一点。”刘支书深感人脉的重要性,不是叶有华在外头结交的这些关系,老门山哪里能有这么顺利呢?要说,他确实是挺佩服叶有华结交的本领的。

当年,靳组长只是来队里调查的一个队长,他们碰上这样的人,怎么也只能避而远之吧?偏偏有华,就把这么个人物给结交回来。现在,那可已经是楚南的主任了。

再说去京都的事情,叫刘支书来看,怎么也就是叶有华去京都跑了一趟买卖而已。可是,偏偏叶有华就在京都结交到了朋友,还是特别瓷实的朋友。

之所以说瓷实,那是因为刘支书先看着对方家里的孩子过来了,又看着成忠顺利去京都读书了,再看着,成忠连亲都结了。再到去年,买卖也给牵线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