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国深以为然,“我回去就试一试。”
刘支书生病这件事情,一开始并没有怎么传出来的,后来才传了出来。
叶清陪着家里的小小孩子们出门散步的时候听说了这件事情,回家的时候就说要去看望一下刘支书,“以前也有一些缘分,他病了,我去看望一下吧。”
这件事情就有些令大家为难了,因为刘支书的一些考虑,在表面上,叶清跟刘支书家里是完全没有任何的关系的。一直以来,刘支书照顾叶清都是悄悄儿地照顾的,连送个什么东西过来都是要特别特别地隐蔽的。
这些事情都代表着刘支书并不想暴露自己跟叶清有什么样的关系。
叶清这么说是要去探望刘支书,这事,大家就觉得有些不大好。
“咱们家里一起去探望一下刘支书吧。”朱立勤提议到,有一家人一起出门了,叶清混在里头就不大显眼了。
这话大家就赞同了,等到吃了晚饭了,一家人,包括从石棉小学过来的素璎,也一起出门去探望刘支书。
刘支书看到叶清一起过来了是有些激动的,但是他强忍着没有说出来什么话出来。
叶清混在人群里看了刘支书,终是忍不住说了一句,“好好养病吧,怎么能被病魔给打倒呢?”
刘支书点了点头,一直到最后,大家都走了,他到底还是没有说话。
这回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叶清的探望鼓励有用,还是别的缘由,刘支书的身体确实是稍微地好了一些了。
跟着张大夫学会了五禽戏之后,也是天天早晚都要练一遍,真的是很认真的想着要好好地活着了。
刘支书的情况好转了之后,大家的心里都是有些松了一口气的。
叶有华也有考虑过,是不是干脆就让刘支书卸任支书一职算了,只让刘支书好好地休息休息,但是想一想刘支书这么多年以来为老门山费过的心思,到底也是不怎么忍心。
过了几天,去云雾山挖水库换班回来的邓州程又说起任务加重的事情,“整个场面都是一个个地忙碌得快要疯了似的,大家都是凭着一股子猛劲在劳作。”
“听说就是这样,也嫌弃咱们的速度不够。”邓州程跟叶有华还说了一件事情,“传闻,上头的说是要用什么炸药之类的来炸出来,好省一些功夫。”
叶有华听得直叹气,“赶得这么急,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起来就是工业学大庆的精神。”邓州程却是认真地打探过这件事情,“我打探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说是整个省里都是要搞个排名。咱们的云雾山水库工程好像是想争这个头名。”
叶有华没听说这件事情,他把听来的水电站要放弃修建的事情给说了,“这事你们有听说吧?”
“有。”邓州程不光只是听说而已,“是真的,原本的水电站已经放弃修建了,那边没再动工了。本来,这事咱们老门山有经验,按说这个工程能轮到咱们老门山出力的,这事,后来就没个结果了。”
叶有华听邓州程把事情说完了,也点了点头,这才说起了队里邓永兴夫妻的事情,“队里的丧事你们没有在外头说过嘴吧?”
“没有。”这一点邓州程是很确定的,“咱们老门山出去做工的都是不吹嘴的。”那一回老门山几个小子吹嘴不小心招惹上了卤菜加工厂,做了多大的牺牲啊。自打那以后,一个个地都学会了只在心里乐呵了。
叶有华这就很满意了,他又把刘支书生病的事情给说了,“你回来了,队里的事情都上心一些,刘支书那边,让他好好地养病,有什么事情就别轻易去麻烦他了。”
“好。我记下了。”邓州程一口应下了,他又问了一句,“是不是还得跟队里的社员们说一说?得大家都记着,别什么事情就去把刘支书搬出来,有什么事情找其他的干部们。”
这事叶有华前几天就有叮嘱过了,不过邓州程再去说一遍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这事你也多加注意吧。”
这件事情大家的心里都是有数的,刘支书病了一场,因着是思虑过度的缘由,大家已经是知道了,自然不敢再去打搅了,如此,老门山安静了一段时间。
某天,中秋节前几天,叶有华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只有收件人地址跟名字,楚南县桥湾公社老门山生产大队大队长叶有华收。
寄件人的地址只留了昭州市的某个邮局,姓名则是没有的。
这么一封信,看来是自昭州市区给寄回来的。
叶有华把信拆开了,其中有一封是用信封装起来的信,另外就是一张信纸,信纸上是一封信,抬头第一句就是叶大队长见信好。
信中的字迹虽然是比较标准正楷字,但叶有华看起来很是陌生,信中的内容,却是叫叶有华有些吃惊。
这是一封很详细的关于老门山曾经过来下乡的知识青年尹雪莲,回了昭州市区之后做的事情。
“尹雪莲?”朱娇娇有些奇怪,这个人离开老门山也有三四年了吧,怎么会这个时候有人寄了这么样的一封来了?
信中写了,尹雪莲自回了昭州原地,一开始只是窝在一个亲戚家中的,后来才出门了,经过找人搭线,认识了一个革委会小干部的儿子,然后就把自己的家人给捞了出来。当然,这一次捞人是失败的,很快被捞出来的人就又被给送了进去。
这件事情,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不过,知道的事情没有信上写得这么详细就是了。
信中写着,不光是尹雪莲的家人又被送进去了,尹雪莲也被迫跟那个小子分开了。这样的事情,倒也是不用太过奇怪,不只是有些人,是很多的人家,并不喜欢这样有心机并且只会利用孩子的女子进家门的。
接下来就是尹雪莲不屈不挠地捞人史。
无一不是失败。并且,尹雪莲的家人,后来陆续地被送去了别的地方,并且还是四处分散着送出去的。反正不再是聚集到一块了。
尹雪莲捞人是不成了,然后,就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她开始写举报信。
但凡跟她有点什么叫她不欢喜的瓜葛的人家,一户一户地都被她给举报了。
自然是惹出了不少的事情,她捞人史的过程中并不是白牺牲的,捉住了不少的人把柄,寄出去的举报信,有真有假。
真的自然就是举报成功了,听说还有奖励呢,假的呢,举报失败了,那就得追究责任的。
尹雪莲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管什么责任惩罚,反正,她就举报,第一回 逢上假的时候,自然就被追究责任了,拿着奖励给抵罪了,后来举报的时候她就聪明多了,总是能揪住别人的小辫子。
这么一个闹腾的人,她不似谢工能把自己给藏得好好的,这么一个明晃晃的靶子就立在那里,被她举报过的人家,自然不会轻易地放过她的。
在她写了七八封举报信之后,自然就有人出手了。
结局就是尹雪莲现在被关进了精神病医院了。而这封信中夹着的一封信则是尹雪莲最后写的一封举报信。
自然是因着这封信与老门山有关,寄件人才给寄来了老门山。
“这是个疯子吧?”朱娇娇把举报信给拆开来看了。
尹雪莲把老门山的事情写得非常地清楚,包括进村的果园,各处的青砖小院,宽敞的学校,高大的大礼堂,两层的大队部,老门山各处的养殖场。
这封信跟之前那个探子肖卫红一样的,极尽所能的描述了老门山的资产阶级生活。
更有甚者,尹雪莲在老门山比肖卫红呆得更久一些,知道的事情自然也就更多一些,包括,冬天的蔬菜大棚能有新鲜蔬菜吃,还有,老门山经常杀猪,能有猪肉吃,又有大家都能去养鸡场兑换鸡蛋来吃之类的。
最不一样的是,她写了老门山的批人大会,描述了老门山每一次开批人大会的情景,老门山自干部起到下头的各个社员们,那是如何如何地优待老门山的地主份子的。
不知道是不是尹雪莲写举报信已经写出了经验来了,她这一封信,把整个老门山写得很是资产阶级的。
随便这其中的哪一条,都显得老门山是个富贵村落,而社员们个个都是好享受的。如果这举报信给递出去了,并且这信件被有关的单位给收下了,那老门山,恐怕就别想有什么好日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