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里怕是不管年纪大小的,我大姐二姐还有红包能收呢。”成忠又教沈镇把小面额的重新包起来,“队里碰上哪个小孩子,你给一个就成了。”
沈镇好不惋惜,“早知道我多换些零钱了。”大团结倒是有,可是,给队里小孩子的过年红包给十块不成的,不能做这样的冤大头啦。
“我姆妈给我的,一毛钱一个的红包。”成忠也给拿出来一叠红包递给沈镇,“拿这个去送也成。”
沈镇接过一看,“包得这么漂亮啊?”唉,婶婶好厉害啊。“这个,多少个呀?”
“一百六十七个一扎,刚好够给咱们家以外的数的。”
把红包整理好了,两个人就去队里做散财童子去了,大年初一,难得这些孩子们没有守着去看电影,而是满院子转悠,红包的吸引力比较大。
沈镇还把自己行李箱里最后一包水果硬糖都拿了出来发糖。
红包没有散完,还剩下了几个,有些十六七岁的少年郎不好意思接,避过去了。这种也不好意思追上去的。只好作罢了。
初一热热闹闹地过完,大家下午到晚上还是去大礼堂看了看电影,真是再快活不过的新年了。
初二早上,素璎一家三口回娘家了。
“路上在停车坪那边还碰上秀兰姐了。秀兰姐老得好快啊。”素璎把带过来的东西放下来,跟大家包括沈镇打了个招呼问了新春大吉,就把儿子刘哲圣递给朱娇娇,“姆妈抱一抱。”就坐下来说八卦了,“秀兰姐还不能回娘家么?”
于敏乔探头看了看朱娇娇怀里的刘哲圣,“这也一个多月了,怎么还是只有眼睛像素璎,其他都跟光宇挂像呢。”
“本来就是像光宇哥呀。”素璎又把话题扯了回来,“秀兰姐还是不能回娘家么?”
朱立勤和叶有华正陪着外孙女婿/女婿说话,听了素璎问了几遍了,叶有华就回了一句,“这是刘秀兰家里的事情,咱们哪里知道?”
素璎好生遗憾,离了老门山,这八卦就断了。
※※※※※※※※※※※※※※※※※※※※
大家好,今天的更新(万字)。照样先上传,一会捉虫。PS:已经捉好虫了。PPS:内容提要里有说(可不订),因为阿锦觉得老门山有天然喷泉好像有些离谱,大家随意吧。
那个,说一下,今天的这个情节有些离谱,阿锦自己其实也有些不怎么能接受的。先写着吧,大家觉得不成再改了?
另外,关于写到哪里打止,嗯,之前的设想就是写到八二年分产到户。文中好像有提过,娇娇梦中叶队长的四队小队长一直做到八二年分产到户。有个小天使说不想太早完结。
如果大家觉得还想看更多的,或者是有什么想阿锦填的。不嫌弃阿锦写得太长的,大家可以提提意见?
谢谢大家,祝安康!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tezika1422 10瓶;随身空间有点爱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道听途说
第171章 :道听途说
素璎上午去大礼堂看了个电影, 然后吃了中午饭就领着丈夫跟儿子回家了,临走之前还很是遗憾没有听到有关于刘秀兰的八卦事情。
不过刘秀兰跟以往不一样了,她并没有再来老门山闹腾过什么的,反而是每一回都避着一点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找事的样子。
“你二姐姐跟你们家里几个兄弟姐妹都不大像。”沈镇如是评说到。
这会儿沈镇跟成忠正在屋顶上,拿着木棍子敲击着屋檐边沿上挂出来的冰锥子, “看着这冰块, 竟然很想啃一口呢。”
这种冰锥子是倒挂在屋檐上的, 朝地面的一头尖尖的,要是不小心掉下来砸到人能直接给人戳一个窟窿出来。
所以雪停了之后,成忠就拉着沈镇来屋檐上敲击冰锥了。
“屋顶上的冰锥脏兮兮的,哪里能吃。”成忠听到沈镇说二姐不像一家人有些摇头,“二姐身上还是能看得出来阿公教出来的一些影子啦。其实,咱们家也就是二姐对生活要求不高, 比较容易满足。”连去石棉参与老师考核也是家里给做的决定。
家里其他的姐妹兄弟们, 大姐不用提了,自打进了大学开始就已经往更好的前程去奔了, 而且他心里是估摸着怕是去了肃州了。这份前程,他可望而不可及。
他嘛, 担背(因着)父亲, 去了京都读大学。他的想法就是像之前孙师傅所说的那样, 留在大学教书,他一进学校就努力地了解过这件事情了。
想在大学里留下来教书有些艰难是肯定的, 但是确实是有希望的。
现在就连素瑶也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了, 既然是喜欢做衣服, 那就往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师一路走就成了,不管能不能发展得这么好,反正路子选定了就只管走下去。
而成义打小就喜欢跟张大夫学医术,听说再过一两年,张大夫就准备把老门山的事情都交给成义来处理了,他只是在后头做个支持就成了。
底下还小一些的成智也很是努力用功的,小素玥也跟阿公学得有模有样的,小成信虽然还小,也是特别机灵的。
只有二姐,大概对生活要求不高,很是满足于做一个小学老师,他估计,如果转正了,二姐怕就是又要被催一催才能继续起劲了。
“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成忠笑了笑,二姐那边,大不了家里到时候再给鼓鼓劲催一催呗。
沈镇想一想昨天去大队部接大姐素珊的电话,“不是说大姐打电话是固定了时间的么?二姐都是不回来接大姐的电话的么?”
“大年初一,家里要待客的,好像还得去婆家一起吃一顿饭的,没得空来的。”成忠倒是很难理解,大年初一这种日子,各处有各处的讲究。
沈镇是不大明白的,他大姐才不管什么讲究不讲究呢,总说在外头吃不习惯,那是恨不得大年初一的早饭也是在娘家吃的。
两个人说着话就把屋前屋后的冰锥都给敲完了,然后又小心翼翼地下了屋顶,沈镇就想起自己跟着大院里的那些哥哥们悄悄地看过的武侠片,怎么自己就不能一蹬两蹬地下了屋顶了?
成忠听了沈镇嘀咕的这几句话哈哈大笑,“你的武侠梦是不愿意醒了是吧?”
“反正我觉得飞檐走壁既然有这么个说法,肯定是确定能成的。”沈镇就是这么深信的,不然他怎么会悄悄儿地冒着风险去跟哥哥们看武侠电影呢。
成忠摇了摇头,反正他是没见过这么有能耐的人,他能顺着一根竹竿子攀高爬低也是因为动作灵敏而已,而且还有竹竿子这么个能定身的东西。
“我觉得阿公见识广,说不定阿公知道这些个事情呢。”沈镇觉得这些事情成忠年纪小可能是没有听说过,但是阿公年纪大,说不定是有见识过的。
成忠就不知道这个了,家里讲的这些个武侠故事也就是姆妈哄他们的时候讲的,至于阿公知道不知道这一方面的事情,成忠也不敢确定,阿公确实是见识挺广的。
“阿公,这世上应该是有能飞檐走壁的人吧?”等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沈镇就很是认真地去问朱立勤。
沈镇是个嘴巴很甜的孩子,说话又一向喜欢捧着人,家里都是挺喜欢他的,过年的时候朱娇娇也难得地给父亲开了酒禁可以饮酒。听到沈镇问起来这方面的事情,朱立勤就着几两酒说起他年青时候的见识来。
“飞檐走壁,阿公还真是有见过这么一个人,当然也不是真的凭空就飞檐走壁的,他就是能很快的蹬着一些东西借着力跳到高处。比如从地面到二楼,快步在对面一堵墙上一蹬就能上了二楼了。”
“嗯,还有,借用一根长竹竿,在竹竿一头用力一撑,他就能到跳到高处或者是过河。”
沈镇听得聚精会神,“所以,其实还是有这样厉害的人的了?”
自然是有这样厉害的人的。朱立勤是这么觉得的,就算是真正能凭空飞檐走壁的人他没有亲眼见识过,但是想一想,也该是有的吧。那些年在县城里,平时大家聚一聚吃饭的时候,或者是招待远方而来的客人的时候,他听到的故事中就有些这么样的人物。
什么公认的三百年来都无人可及的武术高手虎头少保,什么天下第一剑的武当剑仙轻松击败高手刚拳神枪,又有千斤大力王,南北大侠,还有江南第一腿,又有一个长寿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