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英眼神闪了闪,倒是朱立勤家几弟兄的这宅子选的地方极好,安安稳稳的,不爬山不涉水的,据说这都是朱立勤替几个兄弟选的,还真是像公公说的那般,这朱立勤是个人物。
朱娇娇向来也不怎么喜欢叨叨,眼见着朱秀英不说话了,她也就麻利的切起菜来,哆哆哆没多久,一个白胖胖的萝卜就成了细细的萝卜丝儿。
这手刀功,可把朱秀英羡慕得不行,“你这手可真厉害!”
“这里大家都差不多,切的多了就练出来了。”朱娇娇漫不经心的回她。
朱秀英看了看周围,这倒是实话,厨房里一圈切菜的都是好手,可惜她做不来这事,几次切到手之后她是再不敢练这刀功了。
朱娇娇扫了她一眼没说话,这也就是大队长家的三儿媳妇了,看着大队长的面子,大家也没有什么闲话,可副业队这里面的,哪个一开始就有这刀功了?还不是在大食堂里练出来的?要说切菜切到手,就是那熟手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
当初父亲在县城做大掌柜她被娇养在家里的时候那也是要练厨工的。对于朱秀英的行为朱娇娇来说也没有什么,日子都是自己过的,外人可没法体味。
朱娇娇从水桶里又捡了个萝卜上来切丝,等把萝卜丝切的差不多了,就得开始下锅炒了,朱娇娇也更忙了,说句话的空挡都没有了。
这边菜终于好了,那边大队长也领着几位专家来了大食堂,“也来尝尝咱们这里家常便饭。”
看到这群人进来,有机灵的小伙子就去后台搬了张大方桌出来,“大队长,来了几位专家,今儿您也用用桌子。”
“成,我啊,这是占了几位专家的光了。”大队长声音爽朗,“让几位专家见笑了,咱们队里的大礼堂不够大,这要是摆桌子可装不下,大家都是坐着凳子端着碗吃饭的。”
第37章 :新的任务
几位专家看看周围,果然密密麻麻的就是一圈长凳子,一位年长的专家就站了起来,“既然大家都是坐着凳子端碗吃饭,咱们也不搞特殊!”
跟他一起的几个专家也一起站了起来,这是表示自己的决心很坚决。
大队长也没有含糊,“成,那就听赵专家的。”
赶紧招来个小伙子把桌子又搬走了,知道这几位专家约摸是没有带饭盒出来的,又吩咐一个小伙子去跟厨房那边说一声。
厨房倒是有存放了一批大海碗,还是上次招待那些过来视察的领导的时候存放的。
果然几个专家就跟着大家一起坐在长凳子上端着碗吃饭。
朱立让瞅着空子还是说了一声给几位专家安排到四生产小队的朱立勤家去了。
大队长听了倒也没有意见,朱立勤家位置还行,而且条件也比住山上要好,不过村里没有招待外人的场所还是有点不方便。
但想想目前的条件,重新修建那是没得那个条件了,今年村里的收益完全不够用的,倒是养殖场那边好像能清理出来几个屋子。
可以将工具房清理出来几个用来招待外人,直接收拾几个猪圈用来当工具房就行了。
大队长一边心里想着事,一边陪着几位专家把饭给吃完了。
村里现在都是天黑吃饭,也不点灯,只是在墙壁上留出来的壁洞里插几个松脂火把照明,老门山大队这边的松脂火把比煤油灯更好用,原料也更好找一些。
以前出门走夜路还用用手电筒这个新鲜东西,但是手电筒这东西要配电池用的,自从凭票供应之后电池就不好买了,现在大家到底还是用起松脂火把来了。
吃完了饭坐着闲聊了一会,大队长从墙上取下来一个松脂火把又领着几位专家在大礼堂跟学校转悠了一番,最后才领着几位专家进了朱娇娇家。
之前大队长就叫人通知朱娇娇今天先回家去准备招待几位专家的事情。
因而大队长领着人进了屋,朱娇娇家都做好准备了,先上了姜茶招待了,寒暄几句之后就领着这几位专家洗漱。
大冬天的,在农村里也没有什么活动,就是有,现在大家也不怎么舍得费煤油点灯了,基本上一家人摸着黑聊几句就各自睡了。
朱娇娇家现在也很少用煤油灯,要省着在蘑菇房里用,她们家用的也是松脂火把,大号中号小号迷你号的松脂火把一大堆,好在现在是青砖瓦房,不像木屋子那样易燃。
聊了一会大队长就拿着火把回了家。
朱娇娇家灶台上的热水先紧着几位专家用了。
自从大食堂里做饭要烧锅炉之后就有热水可以用,但是大食堂跟家家户户都隔得远,再加上住在山上本来也不方便挑水回去。
所以大队长干脆给厨房附近改建了两个大澡堂,男女各一个,大家可以就着厨房的热水洗澡,也不必回家了再去烧水。
自从改建了澡房之后老门山大队的社员们洗澡真的是勤快了许多,而且如果有要求的话,澡堂子还可以一天三开,早早晚晚的都可以去洗一洗。
这几位专家现在是新来,也怕是讲究人不适应这种大澡堂子,大队长才给吩咐了让朱娇娇先做准备。
领着几位专家在堂屋左边的两间卧房住下了,因着家里有外人在,朱娇娇家也没有闲聊耽搁,直接就睡下了。
从今天大队长的话音能听出来,这几位专家已经把地形勘探的差不多了,哪怕这会天冷了,但村里修水库是势在必行了。
而且修水库也不是先挖池子,现在那几个山谷也不是空地,地面上还有树呢,这些树也得先砍了,把地面清理好了才能开挖。
这些事哪怕是大冬天的也是能做的。
所以,这个日子越来越艰难了啊。
果然,也没有等多久,专家来的第二天中午就下了通知。
自明天开始,修水库的工程正式启动。
首先就是修整地面的东西,把圈定的范围的那些树全部都好好给砍了,值得欢喜的是赵专家说他能找到人把这一批木材给订下来。
圈定的范围不小,这批树砍完运下山再发出去,估计也是开春好一段日子了,到那个时候这圈出来的土地也化冻了正好可以开挖。
前期工作安排了之后这几位专家也没有停留,直接把一份批准书留下来就说要回城了。
大队长安排了一台牛车送他们进城,自己抓紧时间开干部会议。
修水库这件事情真的不算是小事,几位专家圈的那块地也不小,而且不是说大队里就只有修水库这一件事情了,还有农活也是不能放一边的。
到时候这一堆的事情不先安排好了,大家抓瞎忙乎那明年的收成就更别指望了。
再还有,老门山大队的这个水库可不小,上头会不会当做大工程,安排其他的县市的人过来上工也未知。
修水库是吃饭住宿问题如何安排又是未知。
这一堆一堆的事情,上头还没有安排自个大队就得先理清楚了,别事到临头了,什么事情都没有安排。
也好在现在老门山大队连油菜都种下了,除了农田改造清理排水渠,也没有其他非得紧着赶的活,大队部里倒是能够抽出一整天的开会。
当务之急就是把砍树的事情给安排好。
大队长带着一群干部研究了又研究,还几番折腾,总算是把砍树的事情给安排下来了。
圈定修水库的范围有十几个小山谷,还有一部分连山坡也圈进去了,砍树村里面也没有几个壮劳力不会的,这个也好安排,每个生产队分派一部分任务就成。
砍树的标准定下来,又安排一部分扛树,还有吃饭的问题,还有木材的看守、交接、出售、结账,又有那些树根的处置。
零零总总的一番安排,最后写了一份告示贴在大食堂,然后又趁着吃饭的时机把事情给说了。
大家本来对于修水库还是有点意见的,大冬天的,别个大队都歇下来了,老门山忙乎什么呢。
到一听说吗一圈地的木材差不多已经是订给别人了,大家就来劲了,有东西卖出去了就证明有收益呀,有收益就代表他们能分钱了!
既然能分钱,这个事那就是好事!
忙点累点怕什么呢?大家怕的是忙了累了却没个回报,那才叫没劲,这有回报的事情,大家就是愿意做。
有收益在前头吊着,大家伙就有了干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