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农妇[年代]+番外(206)

作者:九色锦/锦瑟未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天她看到妍妍送过来的是连老师都找不来的试卷,她就想到可以卖模拟卷这件事情了,第一时间问过了妍妍姐的。

“那就没问题了。”朱立勤确认了这个问题也就没有计较什么了,“多谢你给阿公的礼物了,很喜欢呢。”

“上工的时候您可以用来装些水带去喝,您跟爹爹都是重活累活,很辛苦呢。”素珊听说阿公喜欢,心里也高兴呢。

“不过,”她指了指瓶底一侧,“这边有些撞瘪了,不然买这种水壶就是要票的。”

朱立勤举起水壶看了看,“不要紧,这种小瑕疵不影响使用水壶的。”他拎起轻轻水壶甩了甩,“这个水壶用起来很方便呢。”

其他人也称赞了素珊送的礼物,素璎和素瑶看到大红色的头花也高兴呢,“绑个高高的马尾,扎上去就好看了。”

“大姐,你这个九连环挑的很好啊,我正好感兴趣呢。”成忠举着九连环也开心呢,这个东西他一直只是在故事里听说过,从来没有见过实物,也没有上过手,这次拥有了一个,虽然他拿到手里还没有看出来该是怎么个解法,但也高兴的不得了。

成义的礼物是一把小小的玩具木仓,木仓身是用铁丝和橡皮圈做的,素珊买的时候就问得很清楚明白了,她就教成义怎么玩,可以将小石子装在折角处的那个格档里头然后扣上格档,再一掰机关,那颗小石子就从木仓膛里打出去了,不过这种木仓冲击力不算太大,小石子打出去之后平行飞不到一米远就直往下掉了,但这样已经是很了不得了。

家里给做的木头木仓只能举着做个架势的,并不能真的打出来什么东西,这把铁丝和橡皮圈做成的玩具木仓虽然看起来简陋,但是能打出小石子来可比什么木头木仓可有用多了。

队里的孩子们也经常一起玩耍,能打出小石子的也只有弹弓能做到呢。所以成义一学会怎么用木仓之后就开心得不得了,拿了几颗小石子来一掰一扣的,高兴得很。

成义玩得高兴得时候于敏乔已经是把头上原来正用着的那支木簪子给取下来用上了素珊送的,她钗好木簪子,侧头叫女儿看一看,“还不错吧。”

“不错呢。”朱娇娇伸头看了看,深咖色的木簪子雕花头部是雕的凤凰,凤眼还用黑漆点了一点,令凤凰看起来极为传神,还真的挺好看的。她摸了摸手中的小枕头,是荞麦枕头,这种枕头听说确实是对身体挺好的,真是难为素珊给找到了。

大家看完礼物,说说笑笑一阵,眼看九点钟了,这才各自歇下了。

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之后素珊就跟着于敏乔一起去河道里掏泥沙,她手脚利索,不比那些妇人差上多少,跟着上工也当得是一个成年人劳力了,不过记分员还是八分满工分只给她记了七分,做得是不错,但也比不上壮年妇人的劳力。

看到素珊昨天才高考完,这第二天就跟着家里一起来上工了,老门山的社员们就觉得素珊真的很是勤快。

大家一说起来,都觉得叶队长家的几个小孩子都是挺勤快的,叶队长媳妇还在家里养身体,平时在自留菜地里锄草还有扯猪草喂猪的就都是几个孩子在忙了,然后素珊又还跟着大人一起上工,大家不得不佩服叶队长家会教孩子。

即使他们知道素珊是因为在家里呆着无聊了才出来上工的,那也是有话说的,暑假里各家无聊的小子妹子那么多,宁愿约着凑着队满山里去折腾也不肯正经的跟着家里一起上工呢,就算是小孩子,努力一把好歹也能拿一半工分呀,不比去山里折腾强些?

不过,大家嘴头上说是这么说,真要是去叫小子妹子们来上工,可能大多数社员又有些舍不得了,毕竟农忙的时候哪家的孩子也都是跟着一起辛苦的。

没两天,还不等过完公历七月份,农场的中稻就该收割了,老门山的中稻种得不比早稻晚稻多,不过正在满山里折腾的孩子们还是被叫来了做事情。

割禾递禾晒谷子,这种轻省力气的活计孩子们做得还是挺熟手的,不比队里做熟的那些劳力差的太多,自然也就得用上了,虽然是孩子,农忙期间的任务要是完成的好工分也不低呢。

收完中稻之后又安排种下一季粗粮,这才把孩子们给放了出去,顶着大太阳这么折腾了十来天,孩子们一个个的都瘦精精的了,看来又得补一补了。

这天桥南中学的老师骑着自行车来老门山报信,高考的分数出来了,他拿着一份老门山考生分数表单送到了大队部。

叶有华刚好在大队部,沈措打电话过来说上次收到腊肉之后的事,当时沈措看到给他发了那么多腊肉,他就给家里各处交好的人也拿了一些送过去。

这么大手笔,大家一看就知道他有货源,毕竟老门山腊肉在西直门的供销社买的时候可是限量购买的,没门路哪可能一下子给这么多家送这么些过去呢?

于是就有很多人找他来订货了,沈措是想问问老门山是否方便到时候往他那边也发一些货,他到时候可以先付清全款,而且他在火车站有熟人,到时候也不必经过苏科长递货给他,他直接叫人去火车站接货就成。

叶有华听了沈措报的数量,合起来不过五吨的量,他想了想就应下了,五吨的数量不多也不少,跟发给苏科长的比起来,五吨占比不大,说多也是说跟穗城的量比起来,这两年他们调试出来了甜味的腊肉,但是不知道是不合穗城口味还是怎么的,穗城甜味腊肉的订单一直保持在三四吨左右的量,于老门山来讲,穗城这个订单量,不过是聊胜无罢了。

他讲完电话陪刘阿公刘阿婆说了几句话,下楼的时候就碰到了来老门山送老门山考生分数表单的老师,他拿到了老门山考生分数表单之后赶紧先抄了一份大号字的,抄好了之后是要贴在大队部一楼墙壁上的公告栏里。

叶有华第一眼就看到了分数榜上排第一个的是叶素珊的名字,看成绩大女儿这回考得很不错,省城大学是稳妥了呢。

送分数表单过来的老师就唉声叹气的跟叶有华说话,“叶素珊同学这次发挥得真的很不错,比省状元也没差多少分呢,她的班主任刘老师拿到分数之后也十分地后悔呢!”

“凭叶素珊同学这成绩报考京都大学也是稳稳的,说是早知道该叫叶素珊同学报考京都大学的,现在进省城大学当然是十分的稳妥了。是,前几年说起来省城大学跟京都大学在土木学科中同属‘三驾马车’,可这几年,唉,省城大学哪里又比得上京都大学呢?”

叶有华听了这话也只是微微一笑,说实话,叶有华是不大想大女儿考去京都大学的,他听妻子说过的,京都那边的将来可是乱的很哪,什么事情不是从京都开始的呢?京都大学会如何到底难说。

就算是有沈措在京都,又还有岳父的老东家沈先生,这两个都是家里很信得过的人,又可是焉知等到乱起来了,他们到时候会不会又受到什么牵连呢?即使是不受牵连,就凭他们两个人,再厉害的本事在大势所趋面前又如何去力挽狂澜呢?

省城大学也不差,也是顶顶有名气的大学呢,素珊在这个学校读书也挺好的,而且离家里不算是太远,万一有什么事情,从省城搭火车到市区,到了市区再搭运输队的车子回楚南,时间上也能很快,来回往返家里比起在京都上学那可要方便多了。

抄完分数表单,叶有华把米汤浆糊涮在墙上的公告栏里,然后把大字号的分数表单给贴了上去,贴完了他跟送分数表单的老师聊了几句,送走了这位老师。

他才去会议室里打开了广播,“老门山的高考生请注意,老门山的高考生请注意,桥南中学的老师已经送来了高考成绩,请大家在大队部一楼公告栏查看自己的考试成绩。”

如此广播了三次,他才关了广播,他出了会议室就听得外头有些热闹了起来,原来有些人在学校里玩耍呢,虽然自己没有参加高考,但是大家喜欢看看热闹嘛,听到广播就马上跑了过来,还有些人就在对面的养鸡场的桃林中玩耍,跑下来也挺快的,淌着水就直接过了河,跑上岸就直奔大队部的公告栏面前。

“哇,叶素珊考得可真好啊。”就有人感叹了一句,“这分数可真高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