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农妇[年代]+番外(159)

作者:九色锦/锦瑟未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武/装/队走了之后孩子们早上的晨训并没有停下来,早上还是跟着民兵队一起训练,只不过训练的地点由村口的大马路改到了学校附近,训练时间也没有之前那样多了。

但是这么大的雪,一眼看过去密密麻麻的雪絮扑漱漱地落下来,应该不会接着训练吧?

“昨天没说不去今天还得去,外头不行还能在大礼堂里练拳。”叶有华知道民兵队的要求的,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下雪,没有事先通知过的,没有特别有事请假的,都得去晨训,不能在外头跑步就可以在大礼堂打拳,反正现在大礼堂现在完完全全的又重归老门山了。

朱娇娇也知道这种训练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极好,便没有多说了,叶有华看了看时间,快五点了,“我去把早饭先做了温在灶台上,你们要不还是先睡个回笼觉吧。”

这会儿都很清醒,哪里睡得下了,都拒绝了,朱娇娇跟着丈夫一起去厨房做早饭,堂屋里朱立勤夫妻跟鸣钊母子一起喝着姜茶低声说话。

等天色稍微亮了一点,大家就先把院子里蔬菜大棚上面的积雪给铲了下来,大块的积雪都倒入了屋后的排水渠。

到早上该上工的时间了,雪还没有停,这么大的雪,要拆河道那边的屋子是不成了,雪滑使不上大劲,这雪又下个不停,大队长叫大家干脆清理起蔬菜大棚棚顶的积雪来,即便有竹片撑着,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油布是撑不住太多积雪,这事还真的得赶紧地做了。

不过这积雪清理起来也不算是很艰难,因为油布光滑,只要举着铲子在顶部推一推,积雪就会自动滑下来,滑下来的积雪也不浪费,都铲进了田间的排水渠里,老门山的排水渠挖得可不浅,能积存的积雪也不少,再用铲子拍扫坚实,能积存的积雪就更多了。

中午时分,吃完饭几个大人就爬上屋顶清理积雪,将积雪铲入屋前层后的排水渠里。

到了晚上,各家报丧的就上门来了,身上戴着孝的各家的晚辈在院门外大声地报了一声,“家里当大事,家里某某长辈过世了。”

丧事在楚南既叫白喜事也叫当大事。

报丧的时候如果已经定下了出殡时间的也会把出殡时间说一声,但这种时间一向不是特别地好定的,得族里的家务长找来知事的族老查好黄历看好吉日吉时。

夏天的时候因为担心气温太高的缘故,吉日吉时就定得很快,冬天气温低,吉日吉时就会定得很慢,要仔仔细细地挑一个特别好的吉日吉时。

收到报信的人家,如若是亲戚关系很近的,那么大多数都会提前去当大事的主家拜祭。

在出殡之前,会有一批主持丧事的老人们在每天傍晚时分进行一些吟唱祭词的祈福仪式,此时跟过世之人有亲戚关系的小辈们也要跟着一起围着灵柩转圈祈福,每当这时候队里那一支吹唢呐敲锣打鼓的乐队也会按照要求奏哀乐。

如果没有亲戚关系但平时关系亲近的,一般都会在收到报信的当天晚上会上门,也有等出殡前一晚上门去祭拜的,待到出殡的时候不必送葬的人家还会去路口烧香烛钱纸以及放鞭炮等等送行。

出殡之前,有些当大事的主家舍得出钱的还会请唱大戏的过来唱戏,有些人家是请两个人晚上唱一唱,有些人家舍得出大钱,会搭上木台子请一个团队来唱大戏。

除此之外,当大事的主家还要在队里请一批身材高大的青壮帮忙抬柩送葬,这批帮事的一定得好好招待。

一场丧事办下来比一场红喜事办下消耗的不管是金钱还是人力都要多得多。

叶有华记录了一下,因着这一场大雪,老门山要办二十来场丧事。

朱氏家族里过世的老人也有几个,辈分最高的是老天叔,有些老人家今年的年纪也才六十来岁的样子,像老天叔九十来岁真的是高寿了,毕竟这个年头过了六十岁过世就能算是喜丧了,也幸亏过世的是老人,否则一下子这么多过世的,老门山的干部们全部都得被追究责任了。

朱立勤心里也有些伤感,毕竟他也是满了六十岁的人了。

这么多丧事积一块,吉日吉时和墓地就不是很好看了,红喜事与红喜事可以相撞,红喜事与白喜事也可以相撞,但是白喜事跟白喜事却是有些讲究,这是不能相撞的,不管理出殡的时候还是上山的时候,甚至是下葬的时候也是不撞一块的。

所以吉日吉时及墓地几个家族的家务长跟族老们合在一起商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将吉日吉时跟墓地给定了下来。

停灵时间越久表示对于长辈越是尊重,辈分最长年岁最大的老天叔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殡。

朱娇娇跟母亲于敏乔白天上工,晚上就得去当大事的主家帮忙做些活计,一是帮忙做些诸如剪裁孝布及做白灯笼的事,只要是上门做了人情的就得发放孝布,白灯笼是要挂在院门外以及走廊下的。

二也是主家要招待帮忙主持灵堂祈福仪式的族老以及乐队和唱戏的外人,这么些客人也不少,光凭一家子的主妇们招待是忙不过来的。

每户当大事的主家都需要有几个老人帮忙主持灵堂祈福的仪式,这是每天傍晚都要进行的,人手完全不够用,朱立勤这个今年刚满六十的老人也接了一家的任务,叶有华是队里乐队的一员,乐队忙得只能拆分开来去各家奏哀乐了,他也不得空闲。

家里留着一帮孩子到底是不放心,成义也才一岁多的年纪,鸣钊妈一家三口原本都已经在慢慢地搬着家具了,这会干脆就暂停了搬家的事,留下来帮忙照顾素珊姐弟妹几个了,

把朱娇娇给一家给感动得不行,就是叶有华这么不喜欢家里住外人的,也觉得这次让唐美芙夫妻住进来还真的是一点也没有打扰自家,反而是处处帮忙自家了。家里有在人留守,朱娇娇几个就只有每天晚上回来睡觉了,白天要上工,下工就得出去帮忙。

第一家出殡的时间定在了下大雪的第三天早上,出殡前一天晚上正式闭棺之前还要让晚辈们瞻仰遗容,经过祈福仪式之后取下棺材上的扎花竹笼,揭掉黑色棺材上盖着的白底镶红色绿色绸缎面的灵被,然后才掀开棺材。

由过世老人的晚辈伺候老人,瞻仰遗容的时候晚辈们都会先哭上一场,每个孝女还得扒着棺材哭,哭完之后才打理老人,先是给老人的嘴里塞些白米等东西。

然后用白布将老人包裹起来,接着在老人的头下叠放瓦片做枕头,脚的那头也要叠放瓦片,一是将脚架一架,二也是要用瓦片塞住另一头,除此之外还要塞一些老人在世时穿的衣物在棺材里,不至于在抬柩的时候让老人在棺材里摇晃,香烛纸钱等物也是会塞一些的。

东西塞好,确认过老人确实在棺材里躺得安详之后才将灵被一一盖上,然后才是盖上棺材盖,钉上灵钉封棺,在此期间祈福的吟唱是一直不断的。

一般来说老门山是不流行随葬金银等物的,这也是怕打扰了先人的休眠,往年多少被盗墓的都是因为随葬品?即便是有孝子孝女实在是太敬爱长辈了想要随葬一二金银之物,这也是绝不会让外人知道的,封棺之后也就不叫棺材而是叫灵柩了。

当大事的每在天晚上半夜之后各路帮忙的都会一一停歇了,但会有过世老人的晚辈轮流通宵守灵。出殡前一晚上,通宵守灵的人会更多一些。

出殡一般是当天早上天还没亮的时候,此时如果在该年有属相相撞的人是要避葬的,不管是出殡还是上山还是入土安葬都是不能露面的。

出殡是举行过仪式之后,按照事先看好好的吉时吹吹打打地让抬灵柩的人将灵柩抬到一个路口停放,叶有华这会不用去别家奏哀乐倒是又得帮忙抬灵柩了。

灵柩的停放的地点也是事先看好,在这里进行过出殡仪式之后就将棺材停放着,帮事的送葬的等等就先回当大事的主家吃早饭。

吃完早饭再按照吉时出去继续进行送葬事宜,按照老门山的讲究,要让过世的老人入土为安,这些看好的吉时是绝对不允许再行更改的,要一一按照而来,否则过世老人真的会入土难安。

朱娇娇之所以对于几位叔叔如此淡漠相待也正是因为在她的梦中,父亲真的是入土难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