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农妇[年代]+番外(1391)

作者:九色锦/锦瑟未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于青光领着自己管理着一队小年轻,把钱给点清了,然后立马放入了钱箱,到这会的时间,才是把消息放出去的时候。通知其他村子里的过来结算中款了。

邓州程一边抹汗一边跟叶有华说话,“幸亏路过邮局的时候特意慢了一步,不然爬一个坡上来,车子一溜烟就要过去了。曹局也是紧张得不行,这么一大笔钱,他也不安心呢。还跟我说,看看能不能跟上头申请一下,以后我们老门山的汇款直接就往县城的邮局里提款。”

“这事,我们说了不算吧?不过,往县城提款,倒是也方便了,县城在中医堂对面就有一个邮局,那边的卡车是能够进得去的,也不像内城的邮局,但凡是四个轮子的车子就不让进去的。”叶有华想一想,觉得县城那边的邮局也不是不成啊。

县城现在有三个邮局,一个在内城,一个挨着内城,等到珉王宫建起来,就要限制交通了,只有中医堂对面的邮局不大限制车子。

邓州程也不晓得,如果真的是可以放在县城的话,到时候往哪里放,“不过,往桥湾邮局这边提款也确实是麻烦了一些,我看,不如就搁县城,反正,我们村里每天早上都要送菜进城的,跟邮局约一约,悄声就提了款,不是好得很?”

“这些事情,看曹局申请的结果如何吧。”叶有华也说不好会怎么样,他问了问邓州程今天买自行车顺利不顺利。

邓州程点头,“算得是很顺利,果然供销大楼真的是有那么多的自行车供应的,早上不光是我在买自行车,还有另一个在买的,自行车完全够用呢,不过我这一次买十辆单车就有一些麻烦,办了好些个的手续。”

“嗯,突然间买这么多辆,确实是有一些麻烦了。”叶有华也知道,一般买的东西多的时候,就麻烦一些,需要办一些个手续,以免有囤积之嫌。

邓州程也说了说县城,“县城最近还是蛮热闹的,那边的雪融化了之后,街道上还有一些移动小摊贩,游客们也蛮多,校场好像是在排练什么节日,围观的人也蛮多的。供销大楼离那边离得近,我也去看了一眼。后来回来的时候还路过了县府,我还想打听一下分田的事情呢,不过还没有一个结果,听说靳支书请假了。”

“我们楚南应该是要等昭州的通知吧?楚南现在不到着急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呢。”叶有华觉得,楚南未必就会自作主张,肯定是会等着昭州那边的通知的。至于昭州,那肯定就是等省城的通知了。

邓州程点头,“昭州方面确实是还没有发通知下来。估计省城方面还需要再商议吧?等把通知发到昭州,我们楚南怕也是差不多就要开始分田了。”

“土地改革,大约也是要统一行动了。”叶有华想着这样大的事情,怕不是不容易有通知下来的,“当年土地改革收归公家的时候,也是统一行动的。”

邓州程那会还是少年郎的年纪,对于这些事情的印象不如叶有华深刻,不过还是记得一些的,“当时,我们村里有一些老人家还说一辈子都逃不脱佃农的命呢。”一样都是给地主打工交粮,只不过,原本是小地主,现在是大地主了。

“这一回分田了,就是自己的了。”叶有华想到这一点,又觉得,老门山还是分一下田比较好,不是说劳作一定要分开,好歹,在名册上要把田给分了,如此一来,大家都是有自己的田地了。

邓州程想到了这一点,“晚上开会的时候,我也提一提这件事情,可以在名山上把田给分了,反正老门山每一片地我们村里都是有册子的,种植还是一起来比较好,以前的合作方式也挺不错的。”

“只说一下前面的事情就成了,其他的,先别猜想。”叶有华摇头,不说这个事情了,他看了一眼那边检查账册的于青光,“青光,检查好了吗?”

于青光连忙应声,“哎,好了好了。要过来结算的,我都可以应付了。”

“放消息已经去放了,下午怕就得忙碌了,估计会忙到晚上,你们结算组要辛苦了一些了。”叶有华提了一句。

于青光淡然一笑,“不怕,我们平时也没见得有多忙,只到有事情的才会忙碌呢,这一点子事情可以的。”结算组一般都是有事情的才会忙碌,平时都没有这么多忙碌的时候的。

“嗯,等到桥南中学的放学了,可以过来帮忙核算的,”叶有华倒不是说虚的,因为只要有事情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还是很乐意帮忙的。

于青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算了,现在天气冷,他们回来也麻烦,我们这边也差不多了。”

叶有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到时候再看吧。

说是下午就会忙起来,实际上,上午的时候就忙起来了,离得近的几个村子是很快就到了,他们拿着条子过来结算,于青光这边就忙了起来。

周边村子是很喜欢跟老门山合作的,是重要的一点就是老门山不拖欠货款,东西如果是出到别处,比如上头或者是副食品公司之类的,那结账就是很麻烦的一回事了。

老门山以前也经历过催账的,所以,很知道这种催账的痛苦,因此,老门山一般都是不会拖欠周边村子的货款的。毕竟,老门山的钱箱就算是再加多一个,也未必够用啊。

结算现在已经是改到了一楼了,里间是于青光一群人,外间就供大家过来结算的。

叶有华只看了一会,就没有功夫过来看这边的情况了,是桥南那边一个老师特意送了消息过来了,老门山有几个走体育这条路子,上头终于发下来了正式的通知了。因为桥南刘姓较多,所以,桥南中学的老师也是刘姓的老师很多的,这一位送消息过来的老师也是刘姓。

“刘老师?你怎么亲自送消息过来了?可以直接就给孩子们说一声,他们把消息带回来就可以了。”叶有华听着刘老师特意过来报这个信的,就有一些惊讶,这个消息也不算是特别重要嘛,毕竟,老门山就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安全得很呢,体育方面的,基本上不会出问题的。

刘老师过来先是笑着说是自己有事请教,然后是夸赞老门山的,“之前我们桥南中学这边都没有想过没希望考大学大专和中专的学生还可以走体育生的路子,其实,我们这边的乡村里也是有很多的好苗子的,要是以后他们都可以走这一条体育生的路子,也是好事情呢。”怎么说也比面朝黄土背朝天要好,也不是所有的农村都跟老门山发展得这样的好的。

“这体育生啊,我们也是上回听广播听到女排夺冠才想到的。刘老师想说这一方面的事情,其实可以托村里的帮忙孩子带个信过来,还劳烦刘老师还特意送消息过来了,太不好意思了。”叶有华还是谢过了这位刘老师。

刘老师摇头,“我也不单单只是送这些个通知过来的。我不是说有事情想请教么?我过来就是想问一问,你们老门山的这个体育生路子是怎么走的呢?我们桥南中学也有一些学生,文化成绩不是那么好的,但是,走体育这一块的话,农家孩子嘛,光一个跑步就是很出色了,训练训练,未必就不能走体育路子了。”

“这个事情,我倒是没有经手过,我们村里的朱荣亮是经手这事的人,朱显峻就是他的亲侄子,他会比较清楚这个事情的,他现在都是在桥南乡府上班,刘老师可以去那边问一问他。”叶有华是没有经手过这件事情的,其他的资料,家里倒是还有一些,不过,怎么也不会比荣亮这个亲自经过手的人更清楚了。

刘老师也是认得朱荣亮的,“哟,朱所长才是经手这事的啊?那我回去得去问一问他了。要是这一条路子真的能行,那可就太好了,怎么说,孩子们也多了一个出路了。”

“对,很多的孩子,就算是不走这一条高考的路子,也是可以走其他的路子的。”叶有华微微颌首,他也是觉得走体育这一条路子未见得不好,只要用心努力一些,总比对着无法开窍的文化课要好。

刘老师这一回过来真正想问的就是走体育生的路子,这会听了叶有华的话就坐不住了,把手里学校发的一个通知书递给了叶有华,又取出来一个登记册子,让叶有华对照着通知书签了名,然后就匆匆忙忙地告辞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