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番外(10)

作者:花間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听口音怀瑾应是南方人。我想着或许你吃不惯咸豆花,便去厨房让他们做了甜的。”宋沅继续低着头,将勺子放在豆花上。

久久未听到白珩的回答,她沮丧地想要离开,却抬头间无意瞥到了白珩的书挡住的那只碗中的东西,她吃了一惊,结结巴巴道:“这,这雪耳炖木瓜,可是我前天做的?那厨房里的食物有问题,便是没有问题,隔着一天也不能再吃了。”

白珩白净的脸上浮现出些许红潮,他的手虚握成拳掩住唇角,低低地道:“不是你做的那碗,是……我听那日你说后,觉得有些馋,去叫白宛新寻了来的。”

白宛便是那个总是跟在白珩身边的小书童。

宋沅懵然点头道:“喔,若是怀瑾你爱吃,待回了扬州,我常多做些给你送去。多食杏子对你的病也很有好处。”

白珩薄唇微抿,低下头轻轻应道:“好。”

宋沅直到出门去,还是觉得很懵。她隐隐觉得这件事不太对劲,但是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

而她所不知道的是,她关上房门离开后,一直浑身紧绷的白珩才放松下来。

他听着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失态地握着勺子,低头看向自己用书卷挡住的那碗已经凉透的、不再新鲜的雪耳炖木瓜,露出自嘲的笑容。

这是她第一次为他一个人做的东西。即使是出于朋友间的关怀,或是她习惯般的待身边人好,他还是无法舍弃。

无人敢想象,出身名门又少年得志的苏珩,会在这样一间偏远的客栈中,珍惜地一口一口吃掉一碗凉透的甜汤,还被人撞见。

他痴心妄想这么多年,终于还是在她面前露了端倪。

世人只知道苏老太傅的季孙苏珩是个博览群书的翩翩公子,是个治国有方的年轻丞相。连身边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品性温润,不急不抢的君子。

却无人知晓他将一个再无法宣之于口的人珍藏在心底多年,裹着自卑、贪婪、不甘和不可说,最终酿成形容狼狈,走火入魔。

月黑风高。北地的初秋已有凉意,萧瑟的秋风自原野上吹过。

宋沅裹紧身上的玄色紧身衣,蹑手蹑脚地向传说中的昭怀长公主衣冠冢摸去。

她人还未到,远远地便看见公主的坟前站着一袭青色身影。宋沅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大惊失色调头就要跑路。

那人适时地转过身来,带着些许笑意的声音将她抓了个现行:“兰思,你跑什么?”

宋沅心想,她不仅当着白珩的面,白日里言语刻薄地批判昭怀长公主,还要在夜里跑来偷偷地掘人家的坟,这下子她当真是没有脸做人了。

白珩向前走了几步,仿佛没有丝毫介意道:“我先来一步,已将这里探查过了。长公主的衣冠冢被盗,陪葬饰物和公主的衣冠一齐遗失了,乍看上去,像是盗墓贼所为。”

他话锋一转,又道:“但这挖掘的手法十分粗糙随性。若是盗墓贼,则会忌惮着毁坏墓中值钱的陪葬品而细致地选取地点,然后打盗洞下到墓中,而非这样大张旗鼓地全部掘开。如此看来,掘开这座墓的人恐怕不是为财,而是有着更为不可告人的目的,伪装成盗墓贼来掩盖自身的真实意图。”

宋沅闻言脚步一顿。纷乱的、从前未曾留意到的种种端倪线索在脑海中涌现,从前放下的戒心再次被掀起,叫嚣着侵占了她的全部思维。

她转过身,并未像往常般与他一道分析眼前的情况,而是反问道:“南疆蛊虫,摸金之术?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对这样旁门左道的事情都有了解?”

初秋的寒风在漆黑的原野上飒飒作响,如利刃般刮在二人的脸上。

宋沅仰着头,又向前几步,眼神也不似往常亲和含笑,语调变得有些尖锐:“身体病弱,事实上剑术却不俗。与其说是博览群书,不如说是深藏不露。”

白珩仿佛怔了怔,随即弯起唇温柔地笑了。他伸出手,仿佛想握住什么,却只是虚握着任由原野上的寒风顺着他指间缝隙流过:“因为幼年时身体病弱,祖父便将我送去学了一些剑术骑射,想要我身体强健一些,活得久一些。”

年幼的苏珩不经常见到自己的祖父。

祖父总是很忙,下了朝还要继续同皇帝议事到很晚。即便是不在宫中,也有数不清的门客、学生前来拜见。

即使偶然能够在家宴上见到祖父,他作为次子季孙,也是坐在末尾,看不清,也不敢抬头细看。德高望重的祖父在尚且年幼的苏珩心中是无可企及的存在。

与他年纪相仿的堂兄弟很早便被接去国子监,只有他一个苏家的嫡系子弟因为天生身体孱弱,无法进宫读书。

无人悉心教导,也无人关心他究竟背下了多少经史、作出了什么样的文章,在堂兄弟都才华显露、声名大噪的时候,苏珩还是默默无闻。

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苏家还有这样一个病弱的三公子的存在。

苏珩的童年大半是在苏府的梅苑度过的。他身体抱恙,不常能出府,除了看书外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在冬季难得下雪的时候,数一数枝头的红梅。

事情在他十一岁那年出现了转机。

那年他随母亲进宫向女皇拜寿,大人闲谈期间,他无意间转到了湖心亭,撞见了正自己与自己对弈的少女。

他当时从未见过她,只猜测是哪家一同进宫拜寿的女眷,却认得棋盘上是一局“千层宝阁”,古书上尚未破解的珍珑棋局。她抱着脑袋在石桌前揉来揉去也解不开。他觉得好笑,恰好他前几月也看到了这局棋,便教她落下一子破了棋局。

后来,祖父特地来梅苑见他,同他说了许多话,还将他送去学骑射剑术强健身体,并向皇帝求取准许让他去国子监读书。

苏珩便是自那时开始稍稍崭露头角。

他很聪明,即使尚且年幼,也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查出来祖父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原来那日在湖心亭为棋局所困的少女竟是乐平公主。

她打听到了他的境况,向当时的女皇和自己的老师苏太傅极力陈情,说苏家小公子惊才绝艳,不该被埋没在深宅旧院中。

若是没有遇见她,那么他的一生也就完全不同了。

作者有话要说:隔日更中。打滚求收藏求评论~

第11章 胡饼

自中原向西域的运茶路,均须得经过邺国境内的玉门关。

宋沅在幽州的客栈中逗留了几日,等到她的祁红自徽州运达幽州后,就交了通关文牒,整顿马队开始向西行进。

一路向西,过了玉门关,便是广袤的沙漠。商队的主力由马匹换成骆驼,在沙丘脊上连成一条直线,慢悠悠地前行。

宋沅骑在骆驼上,用手遮挡着头顶的阳光,挺直身子向北远眺。

落日的余晖铺满暗金色的沙浪,炫目的火烧云大片大片铺陈开来,一行展翅的候鸟正自金黄耀眼的落日中心向天际飞去。

宋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到胸中充满了与江南截然不同的干燥沙土气息。她眯起眼睛笑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她一生最大的所求,便是无拘无束地行遍天下山水。如今正在路上,不可谓不圆满欢喜。

视线边际便是依稀可见的西域城邦,按照以往的经验,再行两天便可到达。

入夜后沙漠的气温骤降,商队的一行人点燃篝火围坐在旁边。

宋沅从自己的行囊里掏出提前预备的胡饼,拧开水袋,准备用晚饭。

胡饼是西域特有的食物,饼呈圆形,中间薄而边沿厚。须将面粉和了胡麻、酥油、鸡蛋、糖、盐等原料一同揉搓、置于火炉中烤制,才具有正宗西域风味。

烤熟后的胡饼呈金黄色,有种特殊的面香和鲜咸滋味,就着淡水便能够饱腹,咬起来的口感很有韧劲,又干燥便于长途携带,是商旅穿越大漠时的首选口粮。

宋沅才吃了没几口,商队里的管事就走过来向她请示道:“在营地以东五十步的地方发现了一位姑娘,应是迷路后脱水昏倒了,要扶进来救治吗?”

在从中原到西域的这条运茶路上,常有两地的百姓因恶劣天气或是其他原因迷路。宋沅的商队便时常能遇到一两个。这样的人喂些水便能缓过来,她一向都是愿意帮一把的。

宋沅连忙点头道:“扶她过来吧,我们的淡水还有许多富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