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叫妈也没用(406)

作者:一点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甲方爸爸提出了要求:“但这毕竟是戏不是纪录片, 适当的艺术加工美化还是很有必要的,学术界的大拿倒是能指导服装形制问题,但是在形制正确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艺术性的美化想来诸位专家们未必有梅老师有想法,还望梅老师千万不要藏拙,务必全力以赴才好。”

剧组选中王青青不是没有道理的,若是为了保证形制正确请了学术界人士做顾问,那必然还得另外安排服装师跟顾问反复沟通,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产生意见分歧,王青青能兼顾两者之长,选她能省不少事儿。

再则说颐绣堂的汉服在全网都是有口皆碑的质优价廉,王青青又是颐绣堂的老板,选她做服装师还能省了跟厂家的沟通环节,又能省不少事儿。

因为这几个省钱又省事儿的原因,所以总导演才在总美工师的怂恿下抛弃了自己的关系户,选择了跟娱乐圈八竿子打不着的王青青。

王青青连夜通读了副导演提供的资料,第二天早上就按照甲方爸爸提出的还算明确的要求出了构思图,总美工也不知道是看在即将到手的回扣份上,还是真的认同王青青的审美,一点儿意见也没有就让王青青打了小样。

小样发给了总导演,或许是想吃回扣的这二位暗中出了力,总导演只对颜色搭配提出了一二点修改意见,并未有过多刁难。

甲方爸爸的要求对于王青青来说就是送分题,她完成的一点儿难度都没有,这笔生意意外的顺当,几件样品成衣由副导演带回去给总导演过目,三天后副导演就带着合同回来了,紧接着第一笔款子就打进了颐绣堂的账户里。

新剧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王青青有条不紊地在完成合同的过程中顺便扩充了自己的团队,设计、宣发、生产、客服、售后全部员工加起来,足有四十多个人。

王青青退了妇产医院旁边儿的套房在近郊的工业园租了办公楼,颐绣堂终于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网商店铺了,正式迈入了小微企业的范畴。

新建设完成的团队在王青青费心的领导下经过几个月的磨合终于步入了正轨,新聘请的几位设计师都很有才气,就算没有王青青出图,也能维持一个月上新一次的频率,生产销售这块儿有老员工带领,更是不用王青青多费心,众人各司其职,整个团队运转极其顺畅。

剧组也完成了漫长的筹备过程,终于正式开拍了。

虽说这是一部历史正剧,剧组为了收视率还是启用了好些个正当红的流量明星,整个主创队伍一水儿的高颜值小生小花,穿上王青青用心设计搭配的戏服,再加上高质量的场景道具布置,每一帧画面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开机仪式过后剧组很快就放出了定妆照,主要演员们的海报下,全是一群嗷嗷叫着舔屏的颜狗们。

王青青对于总导演的要求理解的很透彻,现在的观众们审美眼光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挑剔了,简而言之就是观众们越来越不好糊弄了,想要讨好观众,那在这部披了“历史正剧”皮的戏中,服化道就不能偏离史实太远。

掌握住这个大前提,剩下的就只要“美”就完事了。

她有服装设计的经验,也不缺乏做演员的经历,她很知道戏服要怎么做才能在镜头里显得更好看,经她手设计出的戏服,穿到演员身上全都能扬长避短,本就容貌出众的一众男女演员经过精心设计的服装加持,男的更帅气,女的更秀雅,全都美出了新高度。

王青青前期的调研工作没有白做,诸多的古籍善本也没有白读,她不嫌麻烦地做了一份资料,详细列明了哪件戏服的形制是从哪本古籍里考据出来的,或是哪里出土了同样形制的文物,把每一件戏服的形制出处都讲得一清二楚。

这份资料能给那些挑毛拣刺的观众们一个强有力的交代,总导演收到它时大喜过望,当天晚上就把这份资料截选了一部分放到了V博上,并且毫不吝啬地在博文里圈了颐绣堂。

戏一开拍,发行方跟剧组就开始铆着劲儿地宣传了,各位主创演员的博文和自拍也都一条接一条地发,真真假假的“路透”照和各种花絮短视频飞得全网都是,王青青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她大手笔地花钱买了水军,颐绣堂的名字得以在各位主演的自拍美图或花絮视频下被反复提及。

剧组资方的宣传很到位,新剧未播先火,颐绣堂趁着这股东风扶摇直上,力压各大老牌汉服商家,成为了汉服圈里的新贵,但凡是对汉服稍微有点儿兴趣的人,就一定听说过颐绣堂的名字。

眼前的成功并没有让王青青有片刻的放松,除了对品质的把控一如既往的严格,她还利用了原主的会计专业知识,对产品价格采取了非常严谨的成本核算法,用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颐绣堂出品的汉服全网性价比最高。

用高性价比吸引顾客,以高质量挽留顾客,颐绣堂的生意一日比一日更红火,但凡有袍子要买汉服,第一个要逛的必然是颐绣堂。

王青青无疑是成功了,她用了六年多的时间,把自己从全幅身家不足十万的失婚妇女奋斗成了身价好几千万的优秀企业家,房、车一样不缺。

有钱又有能力,气质卓然还长相秀美,这些外在条件变成了一层又一层闪亮亮的外衣披在了王青青的身上,虽然她离异带着一个男孩又早就跨过了四十岁的年龄大关,但在婚姻市场上,还是越发的抢手了起来。

梅妈妈一改前几年看到女儿就唉声叹气的状态,积极地在各大婚介所出入,试图给女儿再觅良缘:“你看看一世佳缘这次给的资料,条件一个赛一个的好,看这个,才将将三十岁,人还是头婚呢,小伙子长得也精神,你看看咋样,要是你觉得能行,我跟婚介所的老师约一下,安排你们见个面。”

王青青微笑着拿起被兴奋的梅妈妈拍到自己鼻子底下的一沓子资料,低下头认真翻阅起来:“我看看。”

“我早就看过了,这次这个小伙子真的处处都好,身高一米八,体健貌端,重点本科毕业,公务员!铁饭碗!一世佳缘的陈老师好容易才联系上的,配你我都觉得委屈了人家。”梅妈妈嘴里嫌弃着,眼睛却在认真观察王青青的反应。

王青青对着梅妈妈微微一笑:“妈,这小伙子条件确实不错,我也看上了。”

鉴于以前的经验教训,王青青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说什么我不想再婚,那必然会遭到来自于梅妈妈的强势打击,呵斥教训算轻的,跺脚大骂她不孝顺也不是不可能,面对女儿的再婚问题,梅妈妈的态度非常坚决。

王青青不想招惹这老太太,当然她也不愿意代替原主再结一次婚,所以拒绝时就要讲究个方式方法了,因此她先认真地看了一番资料,然后爽快地表示对梅妈妈费尽辛苦找来的相亲对象十分的满意。

听了闺女这话梅妈妈心里就是一喜,还没等她的喜意传到眉梢,那遭瘟闺女紧跟着就接了个“但是”。

“但是!”王青青加重了语气:”您老替我考虑过没有?这小伙子才三十岁,我可是比他大了整整一轮还多,这时候我看着还不显老,十年后呢?十年后我五十多了,人家四十岁,男人四十才一枝花,那时候正是他年富力强有魅力的时候,他能甘心跟一个满脸褶子的半老徐娘作伴?怕不得看我一眼就想吐。”

王青青这话说得在理,自己要是那小伙子估计也不甘心,梅妈妈脸上的笑就淡了下去。

“妈,我已经离过一次婚了,这第二次,咱千万得慎重对不对?”王青青搂住老太太的肩膀温声细语地跟她讲道理:“您老也不想我离了一次再离一次吧?太草率了万一遇到个不合适的,过上个三五年七八年的又离,我还不如单着呢,您说对不对?”

“你这年纪,想要遇上各方面都合适的,难啊~”梅妈妈叹了一口长气,儿女都是债,闺女一日不再婚,她就一日放不下这份心。

“可不是难么,像您跟我爸这样能和和美美过一辈子的少了,多半夫妻的日子都过得鸡飞狗跳,我跟刘明华那么多年的感情还能说分就分呢,就算再找一个,谁又能保证他会跟我白头到老?”

梅妈妈的态度有所软化,王青青趁机舌灿莲花,想要打消老太太一定要再给她找个对象的盘算:“您老看,我现在有生意,有房子,有钱,还有面面,我缺啥?我什么都不缺,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多舒心您老能看到,再找个对象,我得费心维系和他的关系,还得调节他跟面面的关系,万一对方再带个孩子来,更是麻烦事儿一堆,放着舒服的清闲日子不过,去解那一团乱麻,我亏不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