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八爷后院养包子+番外(679)

作者:烟花绽月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乾清宫里,良妃给康熙行过礼后就起身笑道:“万岁爷近来身子可好?臣妾怕您忙,近来也不敢过来,怕扰了您。”

“朕看你近日比朕还忙吧?”康熙瞥了她一眼,话里有话。

“万岁爷说的是选秀的事么?”良妃笑道:“初选时臣妾跟着德妃姐姐,并不辛苦。这两日秀女们进宫了,也都是教导嬷嬷们在忙,臣妾倒是没什么事。”她心知康熙想问的是什么,但却故意装听不懂。

“初选时可有看中的秀女?”康熙又问道。

“万岁爷是说臣妾有没有给八阿哥挑两个么?”良妃还是一脸温柔的笑,“臣妾还真没这个打算。臣妾这是第一次参与选秀的事,看谁都好,真挑不出来。到时候看贵妃娘娘她们怎么安排吧。”

“但朕怎么听说你已经叫了人去你宫里说话?”康熙终于绕到正题上了。

“这消息传的可真快。”良妃捂嘴笑道:“臣妾不过是临时起意,还真没多想。”

“临时起意?”康熙皱眉,并不信。

良妃忙道:“臣妾真的是临时起意。这事若有人说臣妾是暗中存了什么心思,那可真是冤枉了。”

康熙盯着她瞧,显然等着她解释。

良妃苦笑道:“万岁爷是没见年家姑娘,长得很俊。初选那日臣妾只瞟了一眼就记住了。后来听贵妃娘娘说,这姑娘琴棋书画、骑马射箭样样都精通,臣妾印象就更深刻了。昨日八福晋带着府上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还有孩子们进宫来给臣妾请安,臣妾就想到舒舒觉罗氏那会也是说琴棋书画都懂的。”

说到这,良妃故意停顿了一下,而康熙也记了起来。当初舒舒觉罗氏还是他给八爷挑的。

见康熙点了点头,良妃才继续道:“当时臣妾也是脑子一热,心道都是挺有才学的,就想着让她们比比看。”说到这良妃还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又道:“说起来,舒舒觉罗氏进了八阿哥后院这么久,臣妾还没见过她作个画,或是抚个琴的。”

“就因为这个?”康熙还是不太信。

“臣妾还真就因为这个。”良妃无奈的笑道:“说起来年家姑娘确实厉害。臣妾宫里没有琴,作画也要时间,便让她与舒舒觉罗氏对弈了一局,以半个时辰为限。结果她几乎是压着舒舒觉罗氏在落子。那个速度,臣妾都惊到了。”

这下倒是把康熙的兴致勾了起来,问道:“才多大的小姑娘,有这么厉害?只怕是舒舒觉罗氏的棋艺也一般吧。”

良妃却摇头道:“要说棋艺高超那可能还算不上,但就臣妾看已经很不错了。万岁爷是知道臣妾水平的,这年家姑娘比臣妾好了可不是一点半点。”

“若说比你还好不少,那确实不错了。”康熙脸上带了几分笑意,“被你说的,朕都想叫她来对弈一局了。”

“万岁爷若是有兴趣,那不是随时都能叫来么!”良妃笑道:“说起来,臣妾还真的是没见过容貌、棋艺这么好的。”

康熙笑了笑,没接话。他身为皇帝,若是单独召见某个秀女,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良妃也是见好就收,道:“是臣妾行事鲁莽了。当时真没想这么多。刚给皇上说的时候,臣妾才越想越不对。”

“你今年本就参与选秀,叫个人去你那说话到也不算错。”康熙看她一眼,道:“不过也该有个分寸。”

“万岁爷教训的是。臣妾已经知道了。”良妃一副认错态度良好的样子。

康熙见她这样,也就没有多说。良妃这么多年在宫里都是安安分分的,他本也没准备深究。

良妃垂眸,眼里闪过一丝冷笑。

“朕记得八阿哥的后院如今人不多吧?”康熙突然道。

“嗯,不算多。他府上如今就两个格格,一个侧福晋,一个侍妾。”良妃道。

康熙不禁皱眉,“这么少?朕记得有一年给他府里挑了四个格格呢?”

“难产走了一个,还有出事的。”良妃也没详说。

康熙点头,“那你复选的时候还是给八阿哥看两个吧。”

第942章 别有用意

其实良妃心里是想给八爷挑几个的。在她看来八爷后院的人实在少了点。而且池小河生了弘曦后就再没动静,后院其他人也都没有动静。她还是想让八爷多几个孩子的。

只是今年情况特殊,她自己参与选秀,反倒是不好开这个口。所以在池小河进宫说的时候,她才说今年没这个打算。但如今康熙开了这个口就名正言顺的多了。

良妃笑着冲康熙福了福身,道:“那臣妾就替八阿哥多谢皇上了。”

从乾清宫出来,良妃神色淡淡的,仔细看,甚至还能咂摸出几分哀伤似的。但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这一趟来的还是挺值的。

很快,良妃被康熙叫去乾清宫去的事情就传遍了后宫。钟粹宫里,佟贵妃直接就笑出了声。

“哎哟,怕不是得吓坏?前脚才叫了年氏去说话,后脚就被万岁爷叫去说话!啧啧,真以为自己能参与选秀就能随便给自己儿子挑人了?”

“那位不像是这么没分寸的人呀?”桂嬷嬷疑惑道:“这些年,那位一向都挺低调的。”

“低调是因为没资格高调。”佟贵妃冷笑道:“如今儿子得用,万岁爷又给她体面,哪里还能忍着低调呢!”

“也是,心态不一样了。”桂嬷嬷点头。

永和宫里,德妃听到后却是皱起了眉头。她总觉得良妃不是这么没脑子的人。这事透着股蹊跷。

翊坤宫里,宜妃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年氏反正同她俩儿子都没关系。至于是德妃争,还是宜妃争,她只看个热闹就行。

后宫这些事暂时还传不到前朝去。选秀虽是大事,但说起来还是以后宫为主导。秀女们进了宫,前朝自有别的事情忙。

这两年康熙身体不好,周边一些地方就开始蠢蠢欲动。

北边的俄罗斯,南边的台湾,东边的倭寇等等。疆土大,百姓多,要处理的事务也多。今天这里干旱,明天那里洪水,后天闹个饥荒啥的。

表面看着是盛世,内里却也不乏内忧外患。

八爷同四爷分管六部,跟着内阁几个大臣一块儿监国,虽也处理的井井有条,但也身心疲惫。

几个内阁大臣也跟着累。说起来八爷和四爷各管三部,分工明确。可实际上,六部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而是互相牵扯,互有合作的。

以前康熙一个人能治理天下还游刃有余,如今他们两个人还显疲惫。好似两人能力有限,其实恰恰就在于是两个人一块儿监国,处理政务。

一个人容易独断专行,但也因此能容易下决断。一旦牵扯进两个人,且两个人还有竞争关系,那一件事情处理起来就容易你来我往的拉锯。最后时间花了,事情还没解决。

康熙未必不知道这种情况,但他却仿若不知。几个内阁大臣有心想提一提,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契机。

于是张廷玉就被众人推了出来。

“为什么是我?”张廷玉满脸的苦笑。

众人都说他最受皇帝信任,提这事被重视的可能性最高。

其实大家心里是觉得张廷玉去最不容易挨骂!

张廷玉也对次心知肚明。但他之所以少被皇上骂,还不是因为他知分寸,知道哪些事不该说,不该问。

“诸位就别为难我了。皇上多聪明的人,还能不知道这种情况?”张廷玉道:“我是不去触这个眉头的。不过是在两位爷中间多调节一下。我宁愿费这个功夫,也不愿去皇上跟前讨没趣!”

其实他心里想的是,康熙也许就是故意这么安排的。就是想看看八爷和四爷在这种时候如何处理事情和各种复杂的关系。

平衡也是一个帝王需要学习的东西。身为帝王也一样有不能随心所欲的时候。考虑问题也得更周全。否则一个不慎,就可能出现一串连锁的问题。

众人见他油盐不进,压根不接茬,也拿他没办法。毕竟人都说宁愿在八爷和四爷间多奔走,也不愿去出这个头了。

说不动张廷玉,其他几个人也没勇气去康熙跟前说这事,于是每日里大家还是这么处理事情。

到是康熙的身体在一点点的康复。经过两次中风的他还是有顽强的生命力,愣是不服输的又站了起来。

当然,肢体控制肯定不可能恢复如初,写字也很困难。但日常行走,用膳和说话还是可以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