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汪印令雁州百姓来敛尸,起码能再保雁州乃至雁西道五十年安宁!
汪印还是沉默不言,他看着一个个在拼命敛尸的百姓,脸上淡漠依旧。
人啊,是最难估算的,人心,也是最难猜测,更是最难控制的。
世间有那么多人,他们或许有善恶之分,也要懒勤之分……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每一个人的心底,还是有一些共通的东西。
这种东西,无法看见也难以触摸,却可以被激发,激发出庞大的威力。
汪印下令让全城百姓去敛尸,就是为了激发他们此刻内心里共通的东西。
这种东西,在此时此刻名为“同理心”。
同理心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此刻雁州百姓看到了什么,他们心里就感受到了什么,并且这种感受会被激发至最大最深刻。
这一战,二十多万士兵付出了性命,但在雁州百姓心目中,这二十万,更多意义是一个数字。
汪印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这不是数字,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原本,雁州百姓本应该是这些尸山中的一员,但是因为有了这二十万士兵,他们才能活着。
只有他们亲眼见到战场上的尸山血海,才能真正知道国朝士兵为了会保护他们、为了守住国朝,究竟付出了多少代价!
只有他们亲手为这些士兵敛尸,亲手拾起这些士兵的残肢残躯,他们才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才能真正渴望国朝的平和。
他要让他们他们记得,要那么多人为了保护他们而死去,要让他们感受至深,永世难忘!
此战之后,起码五十年内,只要是来为士兵敛尸过的人,都绝不敢再有任何兴兵作乱的念头。
这是他的善后,也唯有这一点,才能告慰这二十多万士兵的在天之灵。
这个时候,穆太澄也朝那些尸山走去,用仅剩的一只手,拼命在其中扒拉着。
这些尸山里,有他的属下,有他的同袍兄弟,更有他的女儿!
他的女儿头颅是找到了,但是尸身还没有找到,他要找到她的尸体,为她敛收安葬!
汪印合上了眼睛,掩住了通红的眼睛,他雪白淡漠的脸容上,滑落了两行眼泪,然后缓缓跪了下来。
这些士兵,值得他下跪。
山河寸血,承平万尸,千秋道理,俱是如此。
第1420章 举国震荡
即便永昭帝驾崩了,但因为是十八皇子还没有登基,所以韦皇后还是韦皇后,而不是韦太后。
原本,韦皇后还兴致勃勃地等着成为韦太后,谁料大雍竟然率兵入侵了。
五十万兵马来势汹汹,如若处理不好的话,国朝就会有覆灭的危险,旁的人在国朝会覆灭之后还能恩恤获能成为新民,但是她这个皇后,必定会性命不保。
连性命都要不保了,还能有什么太后的尊崇地位?
按理说,任何一个人在韦皇后这个位置上,都会无比希望这场战争取得胜利,会第一时间就发兵支援。
但是,不知道韦皇后是先前重伤一直没有养好导致脑子出问题,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她竟然考虑了尚书左仆射邵世善的提议,一直在建军人选上迟疑争执。
原本,她是想将两个五皇子和九皇子选为监军,以便趁此机会将他们两个都除去,但是这两位皇子的母妃胡徽妃竟然前来威胁她!
同时,朝中以定国公为首的勋贵和官员,都认为此举会掣肘阵前行营大将军,坚决反对朝廷设置监军。
就在韦皇后悬而不决的的时候,军中竟送来了急报,那就是汪印威胁几大卫的大将军,先后从几大卫劫走了好几万士兵!
最先禀告的,那京畿卫。
到了这个时候,还能就任京畿卫大将军的人,就是永昭帝的亲信,自永昭帝驾崩之后,自然都站在了韦皇后的一边。
可以说是汪印前脚劫走了三万兵马,后脚京畿卫便将此时禀至兵部、上达韦皇后处了。
不巧,这个时候,正是邵世善暂时主理兵部的事宜,这个事情正是由他向韦皇后禀告的。
“娘娘,如果国朝动乱,汪印却在这个时候抢走兵马,其心当诛!若是汪印用这些兵马来攻占京兆,那么该如何是好?”邵世善这样说道,满脸忧心。
军报上说汪印劫了士兵之后,就往雁西卫方向而去,邵世善心知汪印定必是前去救援,但是万一他领兵折回呢?
谁也不敢保证是不是?
韦皇后气得脸容都要扭曲,可恨在他们在决定谁是监军的时候,国朝正在生死存亡的时候,汪印竟然掠走了京畿卫三万兵马!
必须要立刻追回,要对汪印发海捕令,要诛其九族!
可是,汪印带着兵马离开,缇事厂早已解散,其所在意的妻族姻亲,早在皇上驾崩的时候就被送走了!
到了这个时候,韦皇后再一次发现自己拿汪印毫无办法!
紧接着,从山东卫、河内卫也先后呈送了急报,都称汪印威胁他们,从他们那里各劫走了三万兵马!
如此算来,汪印竟然不声不响夺了十万士兵!
要知道,国朝一卫也只有十万兵马,如今汪印自己一个人就抢走了十万兵马!
汪印实在胆大包天,更可怕的是,汪印竟然真的能够带领这十万兵马!
最后,从剑南卫急报上来的消息,让韦皇后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当中。
剑南卫副将带着近八万士兵,与汪印一起,要前去支援雁西卫!
“娘娘,这可不得了!汪印手上有二十万兵马了,这绝对是国朝最大的隐患。汪印他……是二十一皇子的姨丈!若是他拥兵自重、支持二十一皇子,那我们该如何是好?”邵世善满脸急色。
这一回,他是真的急了。
因为他实在太清楚汪印领兵的本事了,这二十万人在汪印手中,必定可以发挥四十万人的威力。
如此一来,不就是与大雍士兵势均力敌了?
大雍士兵很有可能会败!
这五十万士兵,已经是倾大雍士兵之力,是他们进行下一步计划的关键,若是败了……
即便深秋天寒,邵世善仍旧冷汗渗渗,脑中在飞速思考着应该怎么办。
如果大雍失败了,那么胜利就是在大雍这一方了,他们的计划该如何进行?
看来,他得尽快去找蒋新芝商量了……
不过当务之急,就是要让韦皇后下令阻止汪印才是!
但此刻韦皇后的脸色,并不像之前那样又惊又怒,而是带着一些茫然,还夹杂着些许放心?
放心?难道韦皇后已经反应过来了,打算让汪印去对付大雍士兵?
他得没有错,韦皇后这会已经清醒了些。
她并没有完全听信邵世善的话语,而是将这种情况与自己的父亲承恩公韦晟商量。
父女两人一致得出的结论就是让汪印领兵去抵抗大雍士兵!
都不用他们自己做什么,汪印就自动自觉领兵出战了!
这是多好的事情啊!他们只需要在京兆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大雍是国朝的死敌人,汪印也是他们的对手,如今他们战斗在一起,就是狗咬狗,他们且冷眼旁观,到时候坐收渔翁之利就可以了!
韦皇后已经想好了,若是汪印他们战胜了,那就对外宣称是自己是暗中令汪印出兵的,表面上为监军人选迟疑不决,是在迷惑敌军;
如果汪印败了,那就更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当然是汪印意图谋反将兵力夺走!
顺便,还可以将战败的因由归咎到汪印身上!——正是因为汪印夺走了这么多兵力,他们无兵可用,才会输的!
韦皇后思来想去,都觉得汪印率兵去对抗大雍,对她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所以,这会儿,又怎么会听信邵世善的话语?
她不但不追究,还令邵世善当没有接到这些急报,让其不用对汪印劫兵一事做些什么。
“本宫话已经在放在这里了,邵大人,你掌管兵部,本宫暂时还不希望节外生枝,你懂吗?”韦皇后盯着邵世善,语气冷淡地说道。
她当然还是很希望汪印能赢,毕竟,她还想当韦太后!
邵世善弯下了腰身,恭敬地说道“回娘娘,臣明白,请娘娘放心!”
他低垂的眼眸闪过了寒光韦皇后身后还有承恩公府,的确是不容易为他们所掌握。看来,他们的计划必须要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