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968)

作者:平白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云州真的被国朝夺回来了,雁西卫还接管了云州五城!

她终于能以一个将领的身份,巡卫云州这个国朝的领土,圆了多年的奢望。

但是,她跟随父亲前去云州的次数也不多,每次都是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

这一次,她留在云州的时间能久一点了。

第1403章 第一个军令

战争的惨烈,即便雁西卫所有的将领士兵已经有所预料,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实际的情况,要比他们所预料的还要惨烈得多。

宁为太平犬,莫为乱离人。

以往穆谊在京兆闺学的时候,曾听闺学的教习说过战时的惨烈,在自己读书的时候,也看过有关战时的描,但是她生长在国朝承平之时,是没有见过战时的情景,自然对战争所感受也不深。

即便她生于武将之家,对军中对战争的接触比别的姑娘家要多,即便她成为了雁西卫都尉,对真正的战争情况也不是那么了解。

现在,当真正的战争来临之时,穆谊才知道这是什么。

在战场上,她脑中根本就来不及想什么“宁为太平犬,莫为乱离人”,也没有什么生与死之类的,她唯一能够想到的,那就是面对的是大雍这个敌人,是竭尽所能地去斩杀大雍这些入侵者。

她穿着银色的铠甲,挥举着手中的长刀,动作无比利落,一刀一刀挑着同样骑着马的大雍士兵。

与大雍士兵相比,她的身材显得那样娇小,但是她的气势她的勇猛,要比所面对的大雍士兵要强烈得多。

那些被她挑下马的大雍士兵,临死之前眼睛睁得大大的,似是不相信自己那么轻易就被一个身材娇小的将领砍杀。

他们早就清楚雁西卫有一个女都尉,也清楚其是雁西卫大将军穆太澄的女儿,据说是有一身好本事的,但他们从来不将其放在眼内。

在他们踏入大安国境的时候,还曾有将领色迷迷地说道:“那女都尉,自然是要生擒的……”

至于生擒之后要做什么,自然就不言而喻。

他们哪里想得到,穆谊竟然会如此勇猛?

不过,即便是有大雍士兵不断被挑下马,更多大雍士兵就会冲上来,因为,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多了,杀之而不绝!

穆谊的动作不停,双目一片赤红,银色的铠甲也渐渐变红,无数鲜血喷溅在她的身上,绝大部分都是她所杀死的那些大雍士兵的血。

当然,也有她自己受伤所渗出来的血。

那么多鲜血,那么浓重的血腥味,但是穆谊就好像没有闻到一样,仍旧刀起刀落,拼命地往前冲。

在她的身侧、在她的身后,散落着许多和她一样身材娇小的士兵,她们也像穆谊一样,不断砍杀着大雍士兵,身上也溅满了鲜血。

这些都是巾帼营的士兵,是国朝唯一一个营的女兵,她们平日里与穆谊一起操练、一起剿匪,是穆谊最信任的属下最亲密的伙伴,是穆谊的同袍。

只是,她们一个个都倒下了,能够骑在马背上、能够站着的越来越少……

穆谊眼中迸出了眼泪,但是她没有时间也没有力气朝这些人看一样,她眼中所有的,便是无数越来越逼近的大雍士兵。

此次大雍统兵的将领,名为霍真,是大雍久负盛名的将领之一。

事实上,霍真活跃在大雍军中的时间要比当初汪印救永昭帝的时间还要早十几年。

后来大雍出了陈家那个战神,所以霍真便渐渐隐了下去。

在汪印的设计之下,战神陈家覆灭,随着太子申恒的暴毙,大雍陷入了将近三十年的夺嫡之争,后来又遇到正景帝申密与陆太后的争权,大雍的军政一直都处于衰弱当中。

不曾想,在大雍这样的衰弱之下,逐渐被人遗忘的霍真竟然一直在军中,并且一直暗中积蓄着自己的势力。

因为他并不偏向正景帝或陆太后,最为重要的是,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已将近七十岁了。

自古良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军中的将领年纪如果太大了,所能做的事情实在太有限了,领兵作战这样的事情,真正是很难做到了。

正是如此,霍真不但躲避了正景帝和陆太后两派的争权,还被大安朝忽视了。

——汪印也没有料到,年近古稀的霍真竟然还有领兵作战的时候,还是统领五十万兵马!

当穆太澄知道是霍真领兵的时候,着实大吃了一惊。

七十岁的人了,行动都不便,怎么领兵呢?

然而,正是这个他们所没有预料到的老人,领着五十万士兵踏进了大安朝,撕毁了两国之间将近三十年的承平。

霍真在进入大安朝之后,没有作片刻修整,迅速下了第一个军令,令穆太澄心神俱裂,差点就要眼前一黑昏迷过去。

其所下的第一个军令,便是……将云州屠城!

第1404章 世乱

霍真所下的第一道军令,竟然是将云州屠城!

这就意味着,不管宋定边和穆谊在云州有什么样的安排布置,都完全没有用了。

一力降十会,在五十万大雍士兵屠城的前提下,什么都不必说了。

穆太澄在雁西卫议事厅所预料的最坏结果,出现了!

宋定边从斥候处得知这个军令时,脑子顿时瞬间空白,整个人似发麻一般。

屠城,大雍竟然下令屠城,那么云州的百姓怎么办?云州守卫士兵怎么办?国朝怎么办?

霍真,这个在大雍成名已久又多年不显的将领,即便国朝没有人想到这次会是其领兵入侵,但是像宋定边这样的将领,其实对其所知也不少。

从过去霍真为人和作战方式来看,其人一向十分温和。

当初大雍将永昭帝掠走的同时,也俘虏了许多大安朝的士兵,霍真在大雍皇帝面前苦苦陈言,极力说“杀俘不祥”,后来还极力促成了大安朝战俘的赎还。

由此可见,霍真虽然是军中将领,其人身上却有一种仁和。

所以,宋定边万万没有想到,霍真竟然会下令屠城。

纵观两国历史,即便时有战争,但是屠城杀俘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极为罕见的。

不管是穆谊说服穆太澄,还是宋定边支持出言支持前来 云州,他们虽则想过最坏的可能,但是可以说是心中笃定这个可能是不会出现的。

偏偏,事情与他们所料的相反!

宋定边虽然想了那么多,但其实这些都在刹那间之间,很快他便回过神来了。

不管霍真为何会下这样的军令,不管这军令多么骇人听闻,这个军令还是下了,云州情况已经危急无比,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尽可能送云州百姓和穆谊等人离开。

可是那么多云州百姓,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怎么能够送走?

况且,云州多年在大雍管辖之下,总有那么一些认贼作父的人,相信大雍不会伤害他们,这从云州所留下的百姓比其他城池的百姓要多,就能看得出来。

即便宋定边想送这些人离开,他们也不会那么听令,或许还会觉得屠城乃荒天下之大谬。

云州除了最多的百姓,剩下的便是云州的守卫士兵,他们也不可能会离开。

这些士兵,一部分是从雁西卫士兵调过来的,一部分是当初他留下的仪鸾卫精锐,还有一部分,便是汪印暗中训练的士兵。

这些士兵,以守护国朝为己任,以保护国朝百姓为己任,在如此情况之下,他们只有战死,是绝不会有退怯的。

至于穆谊……

在宋定边下定主意该怎么做之前,穆谊已经急匆匆赶了过来。

“宋将军,前方战事有变!属下以为,当立刻迎战,尽量拖延时间,以让雁州有周旋的余地!”穆谊这样说道。

看得出来,她内心也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脸上难以平静,但是眼眸神情更多的,则是坚毅。

她很清楚,在大雍下令屠城的情况之下,不管是她还是这些的百姓和士兵,都难逃一死。

谁人不怕死呢?

但当真的到了死地,穆谊却很冷静地发现死没有什么可怕的。

或许是从她决定前来云州之时起,就知道会有“死亡”这个可能,这是在她内心演练过无数次的字眼。

谁人会不死呢?

尤其是对于军中士兵来说,死真的并不可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