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皇后神容崩裂,死死盯着元康公主,咬牙哑声问道:“元康……你说什么?你竟然疑你母后?”
她一副遭受重击的样子,仿佛受到了天大的耻辱,是以连脸色都变了。
此刻她内心在翻江倒海,若不是藏在被子中的手死死掐在一起,用了全部的气力,才能让自己堪堪维持平静。
她又惊又惧,万万没有想到,会从自己女儿口中说出这样的话来。
元康,是她的亲生女儿,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骨肉,竟然……竟然疑她?
这天下间,谁都可以疑她,就是她的孩儿不能疑她!
她给了他们骨血,给了他们生命,他们的一切都是因为她而来的,元康尚未能回报万一,竟然还敢疑她?
韦皇后惊惧之余,生出了熊熊怒火,眼中的怒炎几乎要将元康公主吞没。
这个女儿,自从执掌宫中右藏之后,便受到了郑薇的蛊惑,与她离心离德,不把右藏用在登儿身上就算了,竟然还敢疑她?
在韦皇后看来,自己的孩儿是绝不能反她的,即便永昭帝真的是她所杀,元康公主问这句话,也是挑战了她的权威。
作为一国皇后和一个母亲,她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有人反抗和挑战她的权威,尤其是一个离心的女儿。
她怒火攻心,猛然伸出手指着元康公主说道:“便是与本宫有关,你……你是本宫的女儿,又待……待如何?嘶……”
她动作幅度太大,自然牵扯了腹部的伤口,剧烈的疼痛迫使她止住了话语,她却依然死死盯着元康公主。
元康公主不由得后退了一步,愣愣看着面容扭曲的韦皇后,眼中的泪落了下来。
“母后……父皇……”元康公主哽咽道,也不知道自己在唤着什么。
子疑父乃不不孝,是大罪,她作为女儿怀疑自己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她不想怀疑,但是不得不怀疑。——她分明就看到了,刚才母后眼中闪过的惶恐和心虚,然后才是炽盛的怒火。
母后在用怒火掩饰心虚,可见她的问话,是刺到了母后心里的。
母后……父皇驾崩,是真的与母后有关……
元康公主再次后退了一步,眼中依然垂着泪,眼神却渐渐茫然。
她觉得自己的心空空落落的,飘忽着始终落不到实处。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一定要执拗地问出刚才的话,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听到什么样的回答。
她合上了眼,泪水簌簌,脑中闪过了许多场景。
她一直都不是聪慧的人,还自小就骄纵,因为她是元康公主,是大安皇后所出的女儿。
因为她有母后,有母后将她护得很好,她知道自己不必像其他皇弟皇妹那样去争去夺,那么蠢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直到皇弟出生了,母后时时事事都护着皇弟,一切就不同了。
她是嫉妒的是怨恨的,但是又不是那么嫉妒怨恨,因为她也知道,如果是一母同胞的皇弟登上了帝位,对她很有好处。
她一直都是这样觉得的,即便她想和孟素和离的时候,母后说孟家势力对皇弟有好处,她也就忍了下来了。
反正都无所谓,她贵为公主,既不聪明,也没有多余野心,一切无可无不可。
母后,也是这样认为的吧?反正她只要是元康公主,只要还是孟家妇,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皇姑母看中了她,如果不是她执掌了宫中右藏……那么她此刻依然还是浑浑噩噩,什么都不知道。
可是,她是知道了,又如何呢?
她永远也理解不了,母后为何能为了皇位那么狠心。弑君杀夫,母后……真是狠心啊。
在问出这一句话之前,元康公主心中其实已经有答案了。毕竟,她是母后的女儿,而且一切都是那么明显了。
她这些时日,日夜不停在坤宁宫照顾着母后,自母后醒来后,她从母后那里所感受到的,便是极力压抑的兴奋欢喜。
这些兴奋欢喜,就算母后极力压抑,多少也漏了一些出来。
父皇死了,国朝大变,母后不震惊不伤心,只有兴奋欢喜。
母后醒来后,最关心的,是太子和新君的人选,是急不及待地送父皇出殡。
见到这些,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她踌躇数日,在心底翻来覆去地想,最终还是敌不过心头的疑问,忍不住问了出来。
问了出来之后呢?她不知。
此刻,韦皇后也冷笑了一声,道:“便是皇上驾崩与本宫有关,又如何?你且去告诉中枢重臣?你且去让此事传遍天下?”
“你去啊!你且去告发,本宫也无惧!正好,国朝没有了皇上皇后,这不很好吗?”
一句句讽刺的话语从韦皇后口中说出来,那么尖锐,刺得元康公主脸色发白。
韦皇后徐徐吐出一口气,冷眼看着元康公主,心中渐渐安定。
她生下了这个女儿,又抚养其这么大,对这个女儿,她实在是太熟悉太了解。
就算她说了这些话语,就算她承认了,元康这个女儿也不会说出去,只会在内心暗自痛苦垂泪。
她的这个女儿,就一直都是这样平庸乃至愚蠢的。
韦皇后却忘了,人是会变的。这一次,她料错了。
第1383章 所取(1更)
元康公主突然跪了下来,她双手并在额前,朝韦皇后深深伏拜。
如此跪拜了三次,她才站了起来,仍旧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韦皇后皱了皱眉头,心中骤然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她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咬了咬牙,最后冷哼了一声。
元康公主的举动,让她觉得有一种诀别的感觉,但是她仔细想了想,坚决认为以元康公主那样的性子,做不出什么诀别的事情。
她对自己的女儿实在太了解了,她这个懦弱而且平庸的女儿,做事总是瞻前顾后,是成不了什么事情的。
几十年都是如此,一个人又怎会那么轻易改变?
此刻的韦皇后,就算能察觉到元康公主的诀别之意,内心也十分笃定其不会将这些话语扬出去。
韦皇后想得也没有错,元康公主虽然想着将要自己的发现告诉中枢重臣和宗正寺,但是在离开坤宁宫的时候,却发现全身力气好像被抽走一样,整个人变得悲痛恍惚。
她站定了身子,伸出手来看了看,掌心里什么都没有。——但是她却知道掌心是有东西的,还很重。
在日夜不眠照顾母后期间,她发现了……发现了母后身边最得信的绿琴有异样,看见了其偷偷将一包粉末倒入西北角的沟渠。
绿琴见到她,大吃了一惊,遮遮掩掩着慌乱跑了。是以,那沟渠的边上,还残留着一丝粉末。
她小心翼翼地沾了这一丝粉末,经太医核实,这粉末就是令父皇和那名内侍毒发身亡的毒药!
在那么一瞬间,这个向来平庸乃至愚笨的元康公主,便什么都明白了。
难怪,对父皇的驾崩,母后没有一丝悲伤惊诧;难怪,承恩公府那么积极在推进新君灵前即位;难怪……
种种她觉得无比突然、难以接受的事情,统统都有了解释。
父皇的驾崩,与母后有关!说不定,父皇身上的匕首,就是母后插进去的!
一想到这个可能,元康公主整个人都在瑟瑟发抖,脸色顿时变得煞白,面对着太医连声的询问,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她怎么说,这一丝粉末是从她母后身边的亲信那掉落的?
她见到这丝粉末便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换作太医或重臣,他们各个玲珑剔透,哪里还想不明白呢?
她只能紧咬着牙关,最后说这粉末是从那个内侍身上的匕首上的弄下来的,也不知道太医们信不信,反正她自己都不相信。
虽则她当时整个人都处于极度震惊当中,却还是觉得有许多怪异的地方。
母后身边得信的人,自然是办事稳妥的,但是那个宫女,为何会藏着那样一包粉末最后才倒掉呢?并且还那么巧恰好让她看见了……
仔细想来,好像是要故意让她看见的一样。
这个宫女的举动,是母后授意的吗?来试探她还是为了别的什么?
正因为有种种疑惑萦绕心头,所以她才会来问母后那句话,而母后的反应和话语,也再一次证明了她的猜测。
她的母后,生她之人,竟然杀了她的父皇,杀了一国之君。那么作为女儿、作为大安子民,她应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