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834)

作者:平白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姚降雪的父亲是京畿卫都尉姚昆禾,她虽则在军中长大,心性却稳重细腻。

嫁到叶家这么多年,姚降雪心中很清楚,叶家三房能不能起来,或者说能够到达一个什么样的高度,除了自身能力之外,关键还要看两位姑子。

宫中的纯妃娘娘、汪府和叶家三房,乃是同气连枝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嫂嫂,此事我已经知道了,兄长那边我也会及时通知的。”

叶向愚平时宿在西山营,只有在休沐的时候才能回到太平巷。因此,叶绥联系叶向愚要比姚降雪方便得多。

毕竟,缇骑可以随时将消息送到西山营。

三人略略说了一些话,又彼此提醒了一番,徐氏和姚降雪才告辞离开。

叶绥吩咐季妈妈拿来一些物品,送给两人,又亲自将她们送到了垂花门,看着她们上了马车。

他们一走,叶绥的笑容便收了回来。

连从商的二伯都知道了父亲即将升官返京,那朝中的官员就更不用说了。

父亲此事,是朝廷上下人尽皆知了?

当晚,汪印回到府中,叶绥便将此事告诉了他。

“半令,二伯娘和嫂嫂过来了,说的是父亲即将返回京兆一事。想来韦皇后一系已经动作了?”

力汪印点点头,并不隐瞒:“没错,此事已经在京兆传扬开来了,都说岳父会就任考功司郎中之位。宫中前去延禧宫拜访的妃嫔越多了。”

人心逐利,更何况是从龙之功这样大的利益,谁能够按捺住呢?

叶家炙手可热,纯妃的势力就加强一分,又加上宫中隐约传来消息,说皇上在紫宸殿考究的时候,十八皇子的表现要比二十一皇子差远了。

本就是皇上最疼爱的皇子,自身才能表现优越,并且娘家还有这么大的势力,难怪朝官会闻风而动。

只可惜,冲在太前面,很容易被风浪吹走的。

现在这样的态势,汪印不觉得这对纯妃和二十一皇子来说是好事。

现在已经如此了,若是叶安世回到京兆,那么情况又会如何?

明年恰好又是三年考课的时间了,而每次考课,多多少少都会出现问题,轻则被罚俸,重则被定罪。

让叶安世在考课中出事,这是韦皇后一系所打的注意吗?

然而,考课过程很长,一般都是要两年,才能完成官员的考核情况。也就是说,韦皇后要在考课上做什么手脚,也得两三年之后才行。

皇上却不能撑到那个时候了……

如此说来,韦皇后要么是不知道皇上龙体的情况,要么就根本不是在图谋考课。

韦皇后一系促成这个调令,一定是对其有好处的。

他不觉问了出来:“叶安世升官,对韦皇后和十八皇子有什么好处?”

叶绥却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前世这个时候叶家早就没了,当然就不会有叶安世进宫的事情,她一时之间分辨不出这是好是坏。

但是,她心中却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她定了定神,这样说道:“半令,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父亲不宜回到京兆,你怎么看呢?”

顿了顿,她又道:“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怕父亲回到京兆会出什么事情。”

汪印鼻根部觉得她是关心则乱,事实上,他也有这样的预感。

“好,本座来想办法。岳父还是留在山东道多一段时间吧。”

第1216章 微妙

永昭帝如常召来了郑登郑云回,考究他们的课业。

这一次,他仍旧说了朝政之事,末了这样道:“先前有官员在山东道平乱有功,如今朕下令将其召回京兆为官,你们觉得朕这个做法,如何?”

依然还是问及叶安世,问及与他们利益切身相关的事情。

郑登和郑云回自然各有想法,许是因为被各自背后的势力教导过了,倒没有表现出什么来。

因为知道永昭帝会考究朝政,韦皇后秘密召来了邵世善朝中大臣,暗中给郑登讲解朝政之事。

叶安世升官回京,这个还是其中重点。

因此,郑登这样说道:“父皇,有过当罚,有功当赏。孩儿觉得应该重重赏赐这个平乱有功之人,以彰显父皇的恩德。”

话语间,他极力赞美叶安世的赫赫功劳,又赞美永昭帝赏罚分明,云云。

在坤宁宫的时候,郑登曾听韦皇后说过,无论如何都要让叶安世返回京兆。

虽则他不知道为何母后要这么做,但是他很清楚母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在这个时候,他的言词当然要倾向这个方面。

郑登是什么用意,郑云回了然于心。

正如郑登接受了邵世善等大臣的教导一样,郑云回也得到了诸多提点。

有时候,汪印会深夜前来为他讲解朝政;有时候,是孙长蕴秘密送来卷宗……

郑云回对朝中之事并不陌生,更何况是有关他外祖父的事情了。

他斟酌片刻,便开口说道:“父皇,有功当赏,自然是没有错的。只是,国朝立下赫赫功绩的人太多了,单单赏赐一个人的话,孩儿觉得有失公允。”

“哦?那么云儿觉得怎样做,才算是公允呢?”永昭帝问道。

他并没有为此而生气,倒是想知郑云回的想法。

郑云回既开了口,便将话语说全了:“父皇,孩儿觉得可以让力吏部列一份名单,统计最近立过功绩的大臣,孩儿觉得都应该赏赐。”

如此一来,在众多的赏赐之中,外祖父也不算是独一份了,应该也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了吧?

见到永昭帝沉默,郑登继续说道:“父皇,孩儿以为大赏官员,和封禅一样的,都是为了彰显父皇的贤能和功绩。通过大赏,也可以让百姓知道,父皇恩德泽被天下。”

郑登咬了咬牙,心中暗恨,不甘示弱地开口道:“大赏朝臣,这阵仗太大了,所耗也极大。孩儿还是觉得,暂时只赏一个人就够了。”

“皇兄,只赏一个人的话,怕是难以服众。”郑云回也寸步不让。

他紧记着姨父汪印的话语,那就是要想方设法阻止外祖父回京。

“可是,这样劳民伤财……”郑登继续反驳道,与郑云回针锋相对。

就在这个时候,永昭帝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打断了郑登郑云回两人的争执。

永昭帝满意地点点头,笑着道:“两位皇儿各有想法,很好,很好,朕心中甚是宽慰。”

两位皇儿,一个认为只赏一人,一个认为大赏朝臣,并且为此在紫宸殿中争执起来。

永昭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十分高兴。

因为,这正是他所想见到的。

从刚开始两位皇子讷讷不敢言到现在挣扎,可见他们在成长进步。

永昭帝相信,假以时日,这两位皇儿会越来越好,必定能成为合格的储君!

只是……永昭帝就更加犹豫不定了。

这两位皇子都不够好,但都在不断进步,也逐渐让他满意,他真的不知道选择哪个为太子。

至于叶安世升官返京一事,吏部任命书已下,他总不能下令追回这个任命书。

况且,在永昭帝看来,只是个五品官职而已,叶安世回京,还不至于对朝局有多大的影响。

至多,是为纯妃增添一点势力而已。

叶安世一事就此被打断,郑云回也不觉得如何失望。

他很清楚在紫宸殿这里,他是不可能阻止父皇收回成命的,但是姨父说了,他会阻止外祖父回京的。

姨父既然这样说了,那就一定会有办法的。——他只需要在紫宸殿提一下,在父皇心中留下印象就可以了。

原本永昭帝不会将这两位皇子的争执放在心上,但是他们离开之后,裘恩却说道:“皇上,奴才斗胆,想请问皇上一句……”

裘恩欲言又止,想说的话却始终没有吐出来。

“说罢,朕饶你无罪。”永昭帝道。

裘恩在他身边这么多年,但这小心翼翼的性子还是没改变。——则也是永昭帝最为欣赏的。

一个这样小心谨慎的人,不会出什么差错。

裘恩闻言,终于开口道到:“是,多谢皇上。皇上,奴才想问……想问……皇上是定下二十一皇子为太子了吗?”

永昭帝脸色瞬间变了,而裘恩则慌忙跪了下来,显然知道自己出言大胆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