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百姓在汪府聚集,目前对汪府来说的确极为不利,但是还没有到最后定论,结果是怎么样还能有许多可为的地方。
汤源看了看汪印,没有再说什么了,就想着将这些线索告诉禀告皇上,且看皇上的意思是什么。
很快,汤源就通过韩珠节将所有的证据都送到了永昭帝跟前,当中重点自然是出现在邵家农庄和京兆百姓家中的那些承恩公府的仆从。
永昭帝看了这些证据之后,顿时静默不语。
从皇家暗卫所查到的这些证据看来,京兆佃农和京兆百姓之所以会出这么多事情,是因为背后有人在做手脚,这做手脚的人就是韦皇后一系。
永昭帝也不是没有想过这是有人在刻意针对汪印,但是现在有确凿的证据指向了,他反而觉得此事不确定了。
怎么就那么巧呢……
这会儿,贤妃恰好走了进来,她看见永昭帝皱眉的样子,这样问道:“皇上,可是出了什么事情?不知臣妾可否为您分忧解难?”
永昭帝没有什么犹豫,随即将韩珠节的禀告说了出来,末了说道:“朕接到了禀告,原来京郊农庄和京兆百姓这两处,都有承恩公府活动的痕迹。那些百姓去汪府跪求,可能是承恩公府所促使,爱妃对此怎么看?”
贤妃听罢,沉吟良久才回道:“皇上,臣妾对这些事情并不知道,但是臣妾觉得有一点很奇怪:邵世善现在是尚书左仆射了,京郊邵家农庄算是邵家的府中事,他会允许承恩公府插手府中事吗?”
贤妃的意思表示得很明确,就算是邵世善的孙女士十皇子妃,邵家和韦皇后一系也不能混为一谈。
片刻后,她继续补充道:“皇上,您之所以擢升邵世善为尚书左仆射,想必也不是因为其与皇后娘娘有密切联系吧?臣妾想以皇上的英明神武,必定是因为对邵世善十分信任才擢升。”
永昭帝想了想,点头应道:“爱妃所言甚是,的确是这么回事。”
邵世善一直忠心耿耿,是他极为信任的人,所以才会被他委以重任,还将其孙女赐给了十皇子为妃。这些年来,其表现也让他十分满意。
他相信邵世善是个聪明人,必定会分得清楚应该对谁忠心耿耿。
换句话来说,如果邵世善是韦皇后一系的人,他定然不会对其那么信任和满意。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在看到这些线索的时候,对通过邵世善指向韦皇后的线索感到存疑。
邵世善和承恩公府什么时候密切到不分彼此的程度了?
爱妃说得没有错,邵世善不会让承恩公府插手这些府中事的。
说白了,永昭帝最先已经对汪印起了疑心,即便现在看到了韩珠节所调查的证据,心中也不是那么相信了。
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凑巧的事情?明明是针对汪印的调查,最后却扯出了韦皇后一系。
但是,对于韩珠节和皇家暗卫,这是永昭帝的底牌,他对此有着绝对的信任,他过去从未怀疑过他们的调查,如今却起疑了,那么……
永昭帝陷入了一种为难和矛盾之中。
如果此事的确与韦皇后有关,那么始作俑者就是韦皇后,汪印就是无辜的;倘若此事与韦皇后无关,是有人故意摆了线索、趁机瞒过皇家暗卫,那么问题就只能在汪印和缇事厂那里了。
永昭帝看着这些情报,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
过了好一会儿,贤妃才说道:“皇上,臣妾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她神色带着为难,连嘴唇也不自觉咬了咬,显然内心甚是犹豫不决。
永昭帝对贤妃一向有着极大的信任和宽容,见到她这个样子,便回道:“爱妃但说无妨,朕听着。”
贤妃缓缓舒了一口气,神色平缓了一些,这样答道:“皇上,臣妾觉得这件事情背后是谁,现在还难以定断。为可以肯定的是,汪印夫人真的能够治疗这些百姓。这一点,在雁西道靖平县的时候其实已经验证过了,现在不过是再一次证实罢了。这些都不是关键,最为关键的一点是……”
她顿了顿,直到永昭帝眼神带着催促,她才将最后一句话说了出来:“最关键的一点是:汪印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的确很高。”
贤妃这些话一出,永昭帝神色便变了变。
是啊,这正是他犹豫不决的地方,不管这些事情背后是谁,这件事都可以看出汪印在国朝的影响、看出汪印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的确非同一般。
有可能,还排在朝廷之前……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
贤妃低下了头,掩住了眼中的一抹精光。
她就知道,这最后一句话才是最重要的,皇上最在意的,根本就不是这件事背后是谁在指使,而是汪印的影响和地位!
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于是,她这样请道:“皇上,不管是京郊农庄还是京兆百姓,好像这些事情都是因为汪印夫人能够治病,或许问题就出在这里?臣妾很想见一见汪印夫人,询问询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或许能够知道一二?还请皇上准许!”
对于贤妃提出想见汪印夫人,永昭帝觉得未尝不可。
虽然汪印夫人不一定说真话,但是爱妃或许真的能够问出些什么来呢?
第1107章 为什么?
叶绥正在府中演武场为那些百姓诊治,汪印则在全力追查邵家农庄背后和大雍朝之间的关系。
当宫中的旨意送到汪府的时候,汪印和叶绥两人都猝不及防。
上一次,韦皇后令叶绥进宫的时候,汪印可以直接拒绝,但是这一次他却不能拒绝。
——传令的内侍说得很清楚,这是皇上的意思。
汪印可以拒绝韦皇后,却不可以拒绝皇上,特别是在这个时候。
“半令,这是怎么回事?皇上和贤妃为何想见我?裘恩那里可送来什么消息?”叶绥这样说道,心中满是疑惑。
她实在是没有想到会接到这样的召见命令,皇上和贤妃想见她,原因是什么呢?
汪印摇摇头,答道:“裘恩没有送来消息,但本座想这是贤妃的意思,皇上不过是准许。”
现在皇上都宿在寿康宫之中,皇上没有理由召见一个女眷,最大的可能就是贤妃在皇上说了什么。
只是,贤妃为何在这个时候见阿宁,他也想不明白。
叶绥笑了笑,说道:“既然非进宫不可,那么我就先进宫吧。现在我们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许见到贤妃之后就能知道了。”
无法改变的事情,就只能直面迎上,烦心苦思也没有什么必要。
汪印握住了叶绥的手,答道:“是这样没错。你安心进宫,本座会做好安排,你不用担心。”
“好,我不担心。皇上和贤妃召我进宫,总不可能会对我不利。”叶绥回道。
皇上如果真的要对她不利,肯定有无数种不为人知的方法,不会用这么愚蠢的方法来落人口实。
汪印也知道这一点,不过就算认为叶绥此行不会有危险,但他还是会做好准备,以策万全。
对于叶绥被贤妃召传唤进宫这个事情,叶绪也大吃一惊。
她当即决定立刻去见贤妃,想探听一下这是为什么。
她身边的安仪姑姑阻止道:“娘娘,您去见贤妃奶奶,能探听到什么呢?或许还会惹皇上不喜。”
她明白娘娘挂念妹妹的心思,但是娘娘贸然去见贤妃娘娘,其实没什么用处。
叶绪坚持道:“安仪,本宫必须要去,现在宫外面没有传消息进来,那就证明事出突然,阿宁他们还没来得及将消息传进来,本宫得先去探探贤妃的口风。”
自从皇贵妃范氏出事以来,叶绪就没有去过寿康宫了,因为她总觉得寿康宫充满着算计,那里让她十分不喜。
而且,她知道了汪印和叶绥的计划,她怕自己露出什么马脚,也极力避免前去寿康宫。
但现在,贤妃突然召见,还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阿宁会遇到什么,她不得不去试探究竟是怎么回事。
让叶绪诧异的是,贤妃压根就没有见她,只让宫女推搪说身体不适,让叶绪有什么事情改天再说。
贤妃拒而不见,反而让叶绪更加担心了,她立刻通过身边的内侍姜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汪印。
在这件事上,汪印从来就没有想过叶绪能够提前知道什么消息,不过这也是叶绪的心意,这同样让他心中更加提防,也做好了更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