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祖父提醒,孙婿知道了,孙婿会常去向父皇请安、向贤母妃请安的。”郑训点头回道,明白了邵世善所指。
说到了这些,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最后邵世善这样道:“殿下,刑部员外郎和仪鸾卫都尉这两个位置,朝中想必很多人盯着,为免生变,殿下还是立刻去请皇上下令为宜。”
仪鸾卫都尉定下来之后,那么仪鸾卫另外一个位置也该定下来了,这才是他最为在意的事情。
汪印忍不住再一次去见了叶绥,同样是星夜而去,避开了所有人的耳目,悄悄出现在京郊汪府农庄。
他到来的时候,叶绥同样没有入睡。——这一次不是因为思念所致,而是在想着邵家农庄那些佃农的病情症状。
乍见到汪印的时候,她眨了眨眼,随即便微笑着扑进了她的怀中。
惊愕自然还是有的,却没有上次那么剧烈了,然而欢喜却比上一次更甚,在她开口说话之前,笑意已经布满了全身,从她的动作、从她的眉眼中透露出来。
这一次,两个人没有像上次那样沉默相拥,也没有迫不及待地传达彼此的思念和热情,而是彼此目光缠绵了一会,汪印便开口问道:“阿宁,邵家农庄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佃农们都已经好了,我和朱太医已经确定邵家佃农的症状和当初靖平县的一样,当是靖平县那些药稍作改换而成。”叶绥这样答道。
病症和原因她是知道了,但是邵家农庄怎么会有这样的药、这当中是怎样与靖平县那里有所联系的等等,这些庆伯他们还在查探之中。
半令现在问起邵家农庄的情况,那就是庆伯他们还没有汇报,也就是暂时无所得。
汪印伸手抱着她,然后说道:“好,本座知道了。本座也会让人前去雁西道查探,看看大雍朝那边是否有什么消息。你在京郊农庄的事情,应当传到宫中了,接下来贤妃她们会消停一些了。”
阿宁已经现身让那么多人都见到了,贤妃和韦皇后他们已经确认了她就在农庄之中,那么她们就会什么都不做,只会静静等待。
这个等待,想必会持续两个月以上,她们得等待阿宁的身子出现异常,然后才好针对本座。
只是不知道,贤妃她们如此在意这个事情,只是为了见她本座的尊严呢还是另有安排。不管她们有什么样的安排,本座都不会让她们如愿。
只是,本座也得等这两个月,阿宁还得在农庄这里待着……
“半令,农庄的佃农身体已经好起来了,农庄想必就会恢复平静,但是王白说前来农庄刺探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这并不平静。你觉得这是贤妃她们所指使吗?”叶绥问道,心中有疑惑不解。
正如半令所说,既然确定了她在这里,那么贤妃她们应该静静等待才是,怎么会多了人前来刺探呢?这些人是谁派来的?
可惜的是,就连王白也没能抓到在暗中刺探的人,这就越发不寻常了。
王白和庆伯的武功,在朝中数一数二了,那就说明这前来刺探消息的人武功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数量还不少!
汪印面色微变,将叶绥抱得紧了些:“本座已经接到王白的禀告了。你放心,本座会在这里守着几天,本座会将那些前来刺探消息的人抓住!”
他就是接到了王白的禀告,所以才连夜前来,想在这里守着叶绥。
反正他很多时候都在府中不出,几天没有出现在朝中也是平常,他倒要看一看,胆敢前来刺探消息的人是谁!
叶绥倚靠在汪印怀里,心轻颤了一下,不知是因为欢喜还是担心,好一会儿才问道:“半令,你要在这里几天?万一朝中有事……”
她自然也想在汪印身边,有他在的话,她就会很安心,但是朝中的情况,他们不得不考虑,若是有了突发的事情,半令在这里的事情是不是会暴露了?
汪印还没有来得及说话,便听见门被敲了敲,随即唐玉焦急地禀道:“厂公,裘恩连夜送来了消息!”
第1085章 消息
唐玉没有跟着汪印一起来京郊农庄这里,现在他送来了裘恩的消息,那就说明裘恩的消息紧急到让他必须连夜赶来禀告。
什么消息这么着急?
汪印叶绥彼此对视了一眼,然后汪印扬声说道:“进来!”
这个消息既然如此紧急,他也想让阿宁知道这是什么。
裘恩送出来的紧急消息,只有几句话:皇上明日有召,有关仪鸾卫大将军。
皇上明日有召,难怪唐玉会连夜将消息送过来。因为他出发之前已经交代了唐玉,道若无意外,他会在京郊农庄这里待留几天。
明月皇上有召,那么他就必须得返回府中了。
至于仪鸾卫大将军……这一点想必在所有朝臣看来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但是汪印这里,恰恰不是。
之所以不重要,是因为这个重要在几个月前就已经体现了,他所能做的事情,早几个月前就已经做了,当中还有阿宁的努力,现在只不过是验收成果的时候了。
叶绥听罢了这个消息,心中略微舒了一口气:“这么说,仪鸾卫大将军人选即将定下了,就是宋定边?”
这个消息,的确是紧急,却不是什么坏消息。
自从杨善心被夺职之后,仪鸾卫大将军这个位置就被虎视眈眈,叶绥相信除了他们之外,也有很多人在谋算着这个位置。
她之前去见了顾清辉,借用顾清辉之口向顾名璘表示宋定边并不适合江南卫,而是适合成为仪鸾卫大将军。
随后顾名璘来见了半令,他们之间具体说了些什么,之后顾名璘又是怎么做的,叶绥并不是很清楚。
现在裘恩说到了仪鸾卫大将军,应该是这个事情就已经有了结果。
这个结果,是不是她所期许的那样?
汪印点点头,道:“应该就是宋定边了,顾名璘的本事毋庸置疑。”
顾名璘现在已经是门下侍中,是中枢重臣之一。其本身的能力自然就不用多说了,并且他与雁西卫大将军穆太澄私交甚笃,与中书令裴鼎臣也是患难之交,有这样的关系势力,想来他要推宋定边至仪鸾卫大将军这个位置,应该不难。
汪印更为在意的,是皇上明日的召见。皇上为什么会召见他?还是商量仪鸾卫大将军人选?
当初是杨善心之所以能够成为仪鸾卫大将军,那是因为他的推荐。
只不过,当时杨善心还没有显露出争权的野心,又或者人都是善变的,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住权力的诱惑,所以后来种种事情也难以预料。
汪印觉得自己当初是看走眼了的。现在皇上有召,难道是会继续听取他的意见吗?
不管怎么说,唐玉既然将消息送来了这里,为了明天能够及时进宫,他必须得离开了。
原本他是真的想在京郊农庄这里留几天的……
沉吟片刻,汪印便定下了主意:“阿宁,我得返回府中了。明日我会让年伯来一趟。那些暗中窥探的人,有他们在,你不用担心。”
庆伯和王白他们没能抓住那些前来窥探的人,如今他又不能留在这里,那就只能劳烦年伯来一趟了。
叶绥摇摇头,却不赞成这个安排:“半令,那些人只是前来窥探而已,目前并没有多余的举动,庆伯和王白他们还能应付得过来,你不用让年伯来这里,他还是守着缇事厂大牢更为重要。”
年伯一直在缇事厂大牢里不出,这些年他出缇事厂大牢的次数,在叶绥的印象中就只有两次而已。
一是当年半令受了伤,当时在趋云峰养伤,年伯为了保护汪印,便离开大牢守在了趋云峰;
另一次,则是封伯过世的时候,年伯前来悼念封伯,还陪着半令去了杨善心府中……
在叶绥看来,年伯出了缇事厂大牢都是不得不出的理由,现在为了她,还要离开京兆来到京郊,这实在大材小用了。
想来半令心急则乱,才想到了让年伯前来。
她倚靠在他身侧,将头放在他肩膀上,宽慰着他:“半令,我在这里都好。那些人既然只是窥探,也就是说没有把握做别的什么,你不用担心。”
汪印伸手揽着她,半眯着眼在思索着,一时没有说话。
阿宁说得没有错,缇事厂的确很重要,大牢里没有年伯不行;但是阿宁对他来说更是无比重要,现在明知出现了状况却没有应对,这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