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汪印这个人,韦皇后从来不敢掉以轻心。
只要汪印在军中的声望还在,那么纯妃和二十一皇子就会有一个大靠山,这是韦皇后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
纯妃所出的二十一皇子备受皇上的宠爱,即便是她在皇上面前上了那么多的眼药,依然不能让皇上的宠爱减少一分,特别是江南道之行后,皇上对二十一皇子更加宠爱了。
一个备受皇上宠爱的皇子,又跟她自己所出皇子年纪相仿的皇子,对她来说,绝对是心腹大患。
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废太子已经离宫,册立新太子一事尚未开始,韦皇后原本也想平静度过,不想兴什么风浪,免得出了什么事情反而对自己不利。
但是,现在有人将汪府的把柄送到了她手中,如果她不用就真是糊涂了。
能够有机会铲除纯妃所依仗的力量,这是她心心念念的事情,只要有一丝可能,她都会抓住不放。
汪印的妻子如果真的像贤妃所说破了身子、乃至有了身孕,那么可以利用的地方就太多了,说不定可以利用此事来攻击纯妃的清白,有可能将纯妃拉下来。
最不济,也能践踏汪印的自尊,让其沦为朝中的笑柄,一点一点破除汪印在军中的威望。
如何利用这一事,她还得再想想……
贤妃很快就知道韦皇后的召见被拒绝了,汪府对外宣称叶氏身体不好,怕染了病给宫中的贵人们,所以才不能进宫。
这是明面上的说辞,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贤妃自己心中也有数。
连韦皇后的召见都拒绝了,那就证明叶氏的确不能在汪府露面,但叶氏是不是被送去了京郊的农庄,这个还是说不准。
京郊农庄那里一天没有消息传来,她的人一天没有亲眼见过叶绥,那么便不能完全确定。
汪印这个人绝对不容易对付,不管做什么事情,她都一定要十分小心谨慎才是。
如今的她,正在等待着京郊农庄的消息。
反正不急,那叶氏真的有了什么要暴露出来,也必须要等两三个月……
京郊的汪府农庄,不像其他权贵之家的农庄那样,起了各种有意义有代表的名字,就是简简单单的“汪府农庄”这几个字。
很多时候,汪印或者汪府比任何名称的威慑力还要有用,起码京郊那一块地方的人都知道,这一片农庄是缇事厂汪督主所有,他们从来不敢去招惹汪府的佃农。
同样地,汪府的佃农也畏于汪府的威势,压根就不敢惹事,当然也不会怕事。
因此,这一带之前都风平浪静,佃农之间的相处都很平和。
正如贤妃猜测的那样,京郊这里的佃农之间往来很多,消息也十分灵通,当汪府农庄突然有了不一样的动静后,佃农们很快就发现了。
汪府农庄突然多了很多守卫,那里戒备森严,汪府的佃农们个个都神情……
注意到这些变化之后,其他权贵之家的佃农们自然忍不住好奇,想去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过去他们能够走进汪府农庄,现在却根本没有人能够靠近。
而在汪府农庄里面伺候的人,也很少露面,听令进去的地佃农们也不能出来。
汪府农庄里面如今是怎样的情况、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佃农们根本就不清楚,当然更不敢明目张胆地询问。
此刻的叶绥就在汪府农庄之中,她想念京兆城西的汪府,想回到斯来院,想……躺在她心上之人的怀里,靠着他入睡。
第1075章 想念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城西的府中呢?
每当暮色来临的时候,叶绥就会这样想道,思念之情便会汹涌而出,怎么都压抑不住。
几乎已经开始了,须得等到有些人真正入局,她才能回去,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她需要的就是等待。
这些道理她都懂,但是真正和汪印分隔两地,她才发现时间真的十分难捱。
她总会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也总会想着汪印离开那一天。
她来到这里,自然是汪印亲自送她过来的,在他离开之前,他紧紧抱着她,虽然什么都不说,但是她也知道,他心中同样极为不舍。
最后,还是她主动将他推出去的。
现在暂时的分别,是为了以后相守的时间更长,她清楚知道这一点,也正是靠着这一点才能坚持下来。
这个计划已经开始了,必须要等到所有人入局才有意义,不然就枉费了那么多心思。
也对不一直协助他们的定国公府。
叶绥来到农村这里已经好几天了,却基本都是在农庄正院里面待着,极少在农庄里面走动。
她闭门不出,因而见过她的佃农其实极少极少,也就是农庄的几个管事而已。
因为她要来京郊农庄,汪印已经提前了很久就布桩了农庄里里外外都是守卫,这些人都是来保护她的。
隐在暗处的王白和佩墨等人会将京兆的消息极其详尽的告诉她。
虽然她并没有在京兆亲眼看到这一切的事情发生,但是她十分清楚京兆的动静。
她知道半令是如何装作恼怒暴打林显信的,也知道宫中的姐姐是故意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这些都是为了让某些人能够尽快的上钩。
叶绥相信,功夫用在哪里是可以看到的,这种事情只要细心的布局,迟早也会看到效果。
“夫人,农庄的布置安排已经做好了,是按照您的吩咐,管事们都听令行事,现在就等夫人下令了。”佩青这样说道。
他们来到农庄之后,一直没有露面过,但是存在感一天比一天强烈,因为农庄里里外外都布满了守卫。
守卫的到来,对农庄的佃农产生了巨大的压迫感,虽然还没有佃农亲眼见到过叶绥,但是谁都知道汪府农庄有了不一样的动静。
佩青虽然没有看见佃农们,但是也知道佃农们暗中议论纷纷,还有不少其余人家的佃农徘徊在汪府农庄周围,明显是前来打探消息,却没有胆子进农庄。
这个也正是他们想要的效果,因而守卫们只当做没有看见这些徘徊的佃,任由他们刺探打量。
当然,农庄正院里面的具体情况,就连汪府的佃农也不可能见到。——真正见过叶绥的,只有农庄几个管事。
京郊这一大片农庄对汪府来说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汪印放弃了对这里的是管理掌控,而将日常事务交给了几个管事,甚至连收益也都归于官府和佃农。
打理汪府农庄的几个管事,也是从缇事厂退下来的,对汪印忠心耿耿。
事实上,从缇事厂退下来的人,都去了汪府所属的各个地方。有的留在汪府,比如在岭南断了一腿的沈直,有的去了运转阁,有的就来了这个农庄。
现在叶绥既然来了农庄,那么这里就从之前的可有可无变成了核心之地,几个管事也因为她的到来而心神紧绷。
缇事厂每一个缇骑都很清楚夫人在厂公心中的地位。
哪怕这几个管事不在京兆,过去对此感受并不深刻,现在也充分感受到了。
他们看到了曾经的千户大人庆伯也来了农庄,那些守卫们都是缇骑中数一数二武功高强的人。
“好,我知道了,这一切要要安排得巧妙一点,绝对不能让人发现端倪,不急。”叶绥这样子吩咐道。
农庄里里外外森严的守卫,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她已经来到这里,但是还没有佃农亲眼见过她,想必某些人就会存疑。
她要把这些人都用起来,她要不露痕迹的出现,将她确定是在这里的消息给透露出去。
她相信必定很多人在密切关注着汪府农庄的情况,既然如此的话,她就主动把柄递给他们好了。
吩咐完这些事情之后,叶绥便拿出了医书来看,想让自己静下心来。
医术是需要不断的磨练的,即便在为汪印解了毒之后,她也并没有放弃精进医术的机会,并且一直得到朱太医的教导。
现在她来到京郊汪府农庄,自然也将医术相关的东西都带了过来。
可是看了一会儿,她就看不下去了,她脑中总会想起汪印,想起她与汪印在一起的情景。
想起与他在揖春榭品茗,想起与在小浴池中嬉戏,想起他醉酒舞剑的样子……
岁月静好是要用很多努力和很多的时间来换取,现在她就是为了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