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637)

作者:平白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唐玉离开后,汪印略思片刻,便对一旁的封伯道:“看来,缁衣堂得重新整顿了。”

缁衣堂乃缇事厂赏罚之处,他不在缇事厂期间,代为执掌的九皇子、十皇子滥用缁衣堂,用来排除异己,使得缁衣堂只有刑罚而没有褒奖。

赏罚分明才能够使得缇事厂运行有序,缁衣堂势必要重新整顿,经刚才唐玉的禀报,也能看出缇骑在查探深入上还有所不足。

也是,当初他化整为零,将最重要的缇骑精锐并入了各大卫之中,唐玉并五百缇骑又跟着他去了雁西道,久不在京兆,难免会有捉襟见肘之感。

“老奴以为这样可,缁衣堂的缇骑调整,可以问问老年意见。”封伯这样回道,觉得赏罚之事,尤其是刑罚一事,还是年伯比较有想法。

封伯默了默,略带迟疑地开口道:“主子,是否需要召回各大卫中的缇骑?”

从叶向愚和眼前宋棠之事,可以明显看出缇事厂在许多事情上并非绝对优势,又加上皇上的忌惮……封伯多少有些担心。

若散于军中的缇骑召回来,旁的不说,万一主子遇到什么事情,还能护主子周全。

汪印却摇摇头,说道:“那些缇骑动不得,京兆的缇骑也需要时间成长。”

虽则他已重新执掌缇事厂,现在情势却依然严峻,召回那些缇骑,只会增加风险,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况且,他对缇事厂另有安排。

且看唐玉对宋棠的进一步查探是什么结果,再说罢。

两天之后,唐玉再一次来禀,将宋棠的情况尽可能查得清楚,这一次他联合了运转阁的吴不行等人,已是能查到之极了。

汪印听罢唐玉的禀告后,点了点头,了然道:“果然如此……”

本座不会记错的,宋棠那一手能改变方向的箭术,的确曾在江南道出现过。

永昭十四年冬,距今差不多十二年前,当时江南道出大雪灾,他带着缇骑前去赈灾,曾经见过这样的箭术。

不过,当初用这箭术的,乃是江南道的贼匪,其时他见识到这种箭术,还惋惜“有此等本事,竟沦为贼匪。”

他领着缇骑赈灾之余,也将这些贼匪剿灭击尽……

不想十二年之后,他竟再一次见识到这种箭术,出自仪鸾卫都尉宋棠。

宋棠是来自江南卫,当初那些贼匪是在江南道,这便是当中关联,此外还有什么别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宋棠为何对本座有杀意?

是因为仪鸾卫和缇事厂之争?是因为杨善心与本座之争?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厂公,因军中士兵更换频繁,属下只查探到宋棠是在江南道入伍,查到其父母双亡,家中已无亲人。”唐玉这样说道。

普通士兵的户籍也相当简单,也只能查到宋棠乃江南某县某村人,可是那个村子因为十二年前的大雪灾,已经消亡了。

十二年前的大雪灾……汪印沉吟不语,半响才说道:“唐玉准备,本座要进宫一趟。”

第916章 离开

“你想前去江南道?”永昭帝奇怪道,心中不解。

汪印去岁春才从雁西道回来,如今重新执掌缇事厂还不足三个月,因何事要前去江南道?

汪印恭敬回道:“回皇上,没错,臣想携妻游历江南道。江南道物华丰饶、文道兴盛,明年又是科举之期,臣此行顺便为皇上寻能访贤,请皇上允许。”

邦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这是文人士子的一贯做法,如今国朝承平,这些人纷纷出仕,归隐离朝那些做法已不兴了。

然而,“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总有一些人,是选择与别不同的方式。

这些人才学过人、品行高洁,深得乡里同侪的敬佩,在一地乃至国朝都深享盛誉,但这些人没有出仕为官,也没有归隐深山,而是兴办书院、教化弟子、著书立说。

这些人虽则没有为官,但他们所教导的一批批子弟都陆续出仕,所谓天地君亲师,实际上他们对国朝的影响在日益增大。

江南道因文道兴盛,故而这样的人最多,当地是书院林立,大儒众多。

朝廷有见于此,曾下过征辟令,可是这些大儒却拒而不受,朝廷也无可奈何。

永昭帝一直想这些大儒能够出仕为官,这不仅是考虑到这些书院、大儒的影响,更考虑到天家的尊严。

如今大安承平,隔壁大雍孱弱,能彰显帝王仁德的,也唯有这些受人敬仰的大儒出仕了。

只是,这些大儒既不受征辟,永昭帝也不能用什么手段来强迫他们。

这样的情况,哪怕汪印不在京兆,也知之甚详,对帝王之心,更是体察甚深。

他相信这个理由,必定能戳中皇上的心。

果然,听到汪印的说辞后,永昭帝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喜意,面上却不显,只说道:“此事,朕考虑考虑,如今缇事厂可离不开你。”

汪印前去江南道游历,那么缇事厂怎么办?朕要用汪印和缇事厂怎么办?

对此,汪印回道:“皇上,臣重新执掌缇事厂以来,明显感觉到缇骑本事大不如前,应当严加锤炼才是,故臣恳请,在臣离开京兆期间,让缇骑前去一个地方锤炼,只需半年,半年后必定能更好为皇上分忧解难。”

“哦?什么地方?”永昭帝起了兴趣,倒很想知道汪印会将缇骑放在哪里。

汪印抬头看了看永昭帝,然后答道:“回皇上,是……西山营。”

永昭帝愣了愣,他实在没有想到,汪印竟然想将缇骑放去西山营。

京畿卫西山营,永昭帝当然知道,这是军中犯错士兵将领前去的地方,汪印为何会选择这里?

“皇上,臣闻士兵之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泛其身,增益其所不能……缇骑前去西山营便是为此。唯有艰苦至极,缇骑才能脱胎换骨。”汪印严肃答道。

这并非是为了敷衍皇上,或者出于什么别的不可告人目的,而是汪印真的是这么想。

过去汪府有演武场,可以供从军中挑选出来的士兵在此经受足够的训练磨砺,其中优秀者便能成为缇骑。

缇骑几年汰换一次,这个时间,足以培养出一批精锐缇骑。

但那是过去,不是现在。

汪府的演武场已经关闭,那里已空无一人,更重要的是,他已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重新训练缇骑。

不知为何,汪印心中隐隐有一种紧迫感。

到了他这种程度,心中所感便不仅仅是一种飘渺感觉,而是无数经验堆积而出现的敏锐反应。

他不可能忽略这种紧迫感,反而极为重视。

既然如此,条件最艰苦的西山营,便是一个最好的冶炼场,才能迅速培养出一批精锐缇骑。

况且,叶向愚伤好之后也会前去西山营,也顺便给其送去一份助力。

凡此种种,皆为他前去江南道的安排,这些安排,半年之内不会有错。——他和阿宁游历半年,已经足够了。

不管是游历江南道的请求,还是缇骑前去西山营的安排,永昭帝都没有当场应允,只说朕会考虑考虑,便让汪印离开了。

晚膳之时,汪印对叶绥说道:“阿宁,本座带你前去江南道游历,可好?”

叶绥放下筷子,笑了笑说道:“当然好。只是,为何突然想去江南道游历?”

只要和半令在一起,去哪里都没有问题,但此前她从来没有听他提过,总觉得有些突然。

为何要去江南道游历?原因,当然不止对皇上所说的那些。

“想去了解江南道的情况,这是其中之一。其二,现在京兆朝局平稳,韦皇后被禁足、贤妃蛰伏不出,太子、五皇子相互角力,九皇子、十皇子也时有争斗,本座不适合再参与其中。”

可以说,现在的国朝有了一种极为微妙的平衡,韦皇后、贤妃等人消声,朝中就只剩下他这个缇事厂督主最为引人注目。

或许,韦皇后被禁足之后,皇上就已经后悔重新起用他了,接下来或许会再度生起忌惮。

宋棠这个人,让他想起了十二年前那场雪灾,又加之江南道书院问题,避开京兆纷争的去处,他便定了江南道。

“而且……”汪印伸手握住了叶绥的,低声说道:“而且,本座很想带你去到处游历,见识国朝的湖光山色,了解国朝的物华人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