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皇上单独留下了范氏……她总觉得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皇上与范氏所说的事情,肯定与当前的局势有关,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呢?
她觉得眉头突突跳动,忍不住揉着眉心问道:“范氏那里也没有一点消息漏出来?”
范氏身边,当然安插有她的探子,地位还不低,能否送出消息来?
绿琴躬身回道:“回娘娘,皇贵妃什么都没有说,连大宫女都不知道。”
范氏口这么紧,证明事情异常隐秘,到底是什么呢?
“再去探!本宫一定要知道他们说了什么!让那个竭力想办法!”韦皇后这样下令道,怎么都不放心。
然而,不用她安插的探子竭尽全力,她很快就知道永昭帝与范氏说了什么,然后惊慌得连坐都坐不住了!
第824章 舍弃
皇贵妃范氏遇袭了,差点身死!
更重要的是,袭击她的正是她平时最为得信的大宫女乘月!
若非另外一个大宫女乘云正好有事欲禀范氏,说不定范氏就真的没有了。
纵然如此,范氏被发现的时候,眼珠子已经朝上翻,几乎只有一口气了。
乘云的进来,让乘月大惊失色,动作也不由自主地顿住了,如此乘云和闻讯赶来的侍卫才能堪堪救下范氏的性命。
侍卫们在救下范氏的同时,也迅速控制了行凶的乘月,阻止了其欲自杀的举动。
“那么,现在范氏怎么样了?真的是她身边的大宫女行凶?”韦皇后这样问道,语气竟然带着一丝紧张。
按说,范氏出事是她乐意看到的,但是一想到永昭帝之前单独留下了范氏,她的心里就始终觉得有什么碍着,如今听到这个事情,她不喜反忧。
范氏怎么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出事呢?袭击的还是其身边最得信的大宫女,此事怎么看都太奇怪了!
“回娘娘,乘星传回来的消息时,皇贵妃娘娘仍在昏迷当中,乘月被控制住了,当是等皇贵妃娘娘醒来之后才发落。”绿琴立刻回道。
乘星是范氏身边的大宫女之一,也是韦皇后安插在其身边的棋子。只可惜,乘星跟随范氏的时间要比乘月、乘云两个人短,在范氏那里所受的看重也不如这两个人。
韦皇后担心,范氏遇袭一事,乘星所得到的消息或许不够准确。
据她所知,范氏最看重的便是乘月乘云这两个大宫女,怎么现在会是乘月袭击范氏呢?这就好像绿琴袭击自己一样,实在太不可思议!
正因为事情太过反常,韦皇后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心惊跳着始终难以平静。
果然,不过小半天,绿琴便匆匆返来,脸色大变道:“娘娘,事情不好了!在左翊卫的审问之下,乘月已经招供了……说,说她乃是坤宁宫的人,此番是受了指使,才会下手杀害皇贵妃……”
绿琴说得又快又急,声音里都带着惊慌。
这些消息,还是与尚书左仆射大人交好的左翊卫士兵悄悄送来的,现在审讯还在进行之中,但是乘月所招供出来的内容,已经足够让绿琴感到大祸临头了。
韦皇后的脸色瞬间变了,死死咬住嘴唇,戴着护甲的手指掐进了身边的软枕里,绞出了里面的丝线,她的心,也如这丝线一样凌乱。
乘月对范氏下手,承认是坤宁宫的人,那岂不是说,指使乘月杀害范氏的人就是本宫?》
本宫的确在范氏身边安插了人,却是乘星,而不是乘月!
现在却经由乘月的口将事情指向了本宫……可笑,太可笑了!
韦皇后却笑不出,因为她深知,这个指控将会是多么严重!哪怕她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无论事情真相如何,她都难以洗掉嫌疑。
空口白牙,她今天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做空口白牙!
现在是左翊卫悄悄送来了消息,那就证明她还有一点点时间,在乘月的招供传出去之前,她还有一线机会!
那么,现在该怎么办呢?
韦皇后站了起来,心急地踱来踱去,只觉得乌云笼罩,眼看就要掀起狂风暴雨了!
而她,却没有带伞,也无处可寻伞!
因为可以为她遮蔽的人,先前单独留下了范氏,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呢?与范氏现在遇袭是不是有关?
这一场暴风雨之强烈,远远超出了韦皇后的预料。
原本她还想着,乘月这样一个宫女空口白牙,又是往日范氏亲近得信的宫女,就算她说了什么,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的。
更何况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在朝官请求废太子的情况下,范氏作为太子生母,自然也会受其所累。
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是因为面临这样的情势,使得乘月的招供有了可信度。
因为,乘月受不住刑求,招供是准备伪造范氏畏罪自杀的真相,好坐实太子在江南道漕运的错误,因为皇后娘娘一心想着为自己的皇子谋太子之位,所以必须先废太子……
自从韦皇后诞下十八皇子以来,朝官们便觉得太子之位多了变数,毕竟,太子郑重实在平庸,而皇后乃一国之母,其所出的皇子自然足够特别。
尤其是近几年,韦皇后和承恩公府的势力在不断增加,自十八皇子序齿以来,朝官们也暗暗在想:或许太子之位是真的要变了。
现在听到皇贵妃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他们其实都不感到意外,反而觉得是有这个可能——谁叫现在宫里宫外的风向,都是事情指向坤宁宫呢?
从乘月招供那一刻开始,或许从她还没完全招供开始,范氏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便在宫中穿出来了,还以非一般的速度传出宫外。
而且,传出这些话语的人,是左翊卫士兵!、
左翊卫士兵是什么人呢?是保护皇上的人,是皇上的近身侍卫,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代表着皇上的意思!
现在左翊卫将这些消息传出去,莫非这个大宫女的招供,就是皇上的意思?紫宸殿毫无动静,也从侧面印证了朝官的猜测。
所谓闻弦歌而知雅意,见到这样的风向,朝官们自然也察觉到了紫宸殿的态度,当即也有了种种举动。
一时间,有了不少为太子辩解的奏疏,称江南道漕运必有内情,请皇上仔细查探云云。
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紫宸殿,等待着永昭帝的反应。
这一天早朝之上,永昭帝终于有所示下了。
第825章 各打五十
这一天早朝之上,宣政殿内的气氛异常凝重,朝官们都在屏气凝神,等待着上首的永昭帝示下。
承恩公韦晟也出现在宣政殿中,脸上一片肃穆。
自从有官员奏请废太子以来,承恩公府中的人就一次早朝都没有落下了,生怕再错过了当场出言辩解的机会。
尤其是在皇贵妃范氏出事、其身边的宫女指认了坤宁宫之后,出现在宣政殿这里的人就只有韦晟了。
韦晟心知,此事关系体大,承恩公府中只有他能应对这样的情况。
范氏宫女所说的那些话,自然是一派胡言,韦晟知道这才是真相。——但是真相,只看皇上的意思而已。
她女儿传来紧急消息,道是皇上单独留下了范氏,没多久范氏就遇袭了。
这么凑巧的事情,谁会相信呢?
现在范氏的大宫女指向了坤宁宫,是不是皇上的意思就是坤宁宫?
如果说是这样的意思,但是皇上没有任何举动;若没有这个意思,左翊卫怎么会有消息漏出来?
此时此刻,韦晟当然知道范氏遇袭的事情会与漕运、废太子一事有关,却不知道怎么个有关法。
韦晟想来想去,也不知道事情会如何进展,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心中有种说不出的不安。
永昭帝半眯着眼,目光在殿中官员身上巡视了一遍,在经过韦晟身上时顿了顿,随即便移了开去。
半响,帝王开口了,说道:“近日朝中诸事纷杂,局势因而动荡。江南道漕运,朕已经派人前去调查了。太子温良恭俭,断不会插手江南道漕运的事情,有此传言,无非是有人想乱国朝局势,众卿可明白?”
帝王说得平静,但语气却是不容反驳。
“臣等明白!”不少朝官立刻抖身大声回道。
他们当然明白,皇上这么说,他们哪里不明白?
皇上既说太子温良恭俭,那么太子便温良恭俭;皇上说太子没有插手漕运,那么太子就没有插手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