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直看来,这个情况比赵家灭门惨案更严重。若是缇事厂都出了问题,那么……
沈直眉头紧蹙,忍不住看向了厂公。厂公既然察觉到这个小卒有问题,那么就代表缇事厂不会有事吧?
汪印没有在意沈直的忧虑,他在想着雁西卫的事情,脑中一刻不停。
赵祖淳家眷在除夕夜被杀,同一时刻远在雁西卫的赵祖淳遇刺。特意选在团圆喜庆的时刻,趁着赵祖淳儿孙都在京兆的时候下手,这明摆着要断赵家的根。
到底谁与赵家有这等深仇大恨?谁又有这么大的能力?
竟然瞒过缇事厂的耳目犯下这血案,这可不是一般的手笔。至于雁西卫那里,消息还不够完整……
汪印正想着,便有一名缇骑便急来禀道:“厂公,皇上有召,宣厂公马上进宫。”
汪印听了,吩咐沈直看好落凤巷的情况,便带着几名缇骑进了宫。
待他在紫宸殿听完斥候的禀告时,才知道雁西卫的情况比自己所想的更加严重。
赵祖淳同样是在半夜遇刺的,时间比赵家灭门还早一天。更重要的是,雁西卫拥兵十万,竟然没有人知道赵祖淳是什么时辰遇刺的。
除夕早上,副将石长秀前去禀告军务,才发生赵祖淳重伤倒地,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主帐里除了重伤的赵祖淳外,还有他十八名亲卫的尸体。以及……一个血字。
他们发现时候,那字上血迹略已干涸,最后半笔尽处,就是赵祖淳的手。
看样子,这个血字是赵祖淳昏迷前挣扎写下的,目的就是为了留下凶手的线索。
最后,斥候哆哆嗦嗦地说道:“尽管那个血字歪歪斜斜,字形也不完整……但所有将领都认得出,这是一个‘曲’字……”
听到“曲”字,汪印淡漠的眼神终于有了变化。他眼里带着惊愕,抬头飞快地看了永昭帝一眼,随即低下头。
曲,竟然是曲!呵,原来如此!
第81章 火烧身
一时间,汪印心底似有什么在翻滚,但那张俊美无俦的脸容依旧平静,眼里的惊愕已深深沉了下去。
永昭帝面沉如水,语气倒听不出什么喜怒:“半令,你来给朕说说看,雁西卫这里是怎么情况。”
汪印,字半令。只不过,这个表字使用率太低,大安朝称呼汪印表字的人,就只有大安朝的帝王而已。
其他人,只需知道汪印是缇事厂督主就够了。
汪印沉吟片刻,才答道:“回皇上,此乃杀人灭口,祸及家眷。想必赵家灭门和赵大将军遇害,是同一股势力所为。意在……雁西卫势力。”
永昭帝不置可否,继续问道:“那么,那一个‘曲’又作何解?”
汪印垂目,周身气息越发冷淡,只答道:“赵大将军与中书令曲公度素有旧怨。这个‘曲’字当是指曲公度。或许赵大将军遇刺、赵家灭门,或与曲家有关。实情如何,还须缇事厂查探。”
永昭帝满意地点点头,脸上深刻的法令纹画成了个八字,下令道;“既如此,那么缇事厂立刻去查,务必给朕查个清楚明白!”
汪印恭敬领命,如同过去办任何一件大案那样,带着百余名缇骑疾驰曲家,即将掀起腥风血雨……
过年时节,除了宿值宫中的官员外,其他朝臣都休沐在家。然而大年初一这天,几乎所有朝臣都坐立不安。心性不稳的,额头都渗出了冷汗。
一大早,就听到了赵大将军全家被灭。这件事太轰动了,便是手眼通天的缇事厂都不能完全按住,还是漏了出去。
更何况,这天傍晚缇骑出动,将中书令曲家里外围了个严严实实。这样大的动静,震得所有官员都心颤。
缇事厂竟然围了中书令府邸,朝中竟然有这么大的动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天,终于有风声传了出来。朝官拼拼凑凑,终于得知了事情的大概情况。
大将军赵祖淳与中书令曲公度素有旧怨,听说赵家灭门惨案,正是与曲家有关。缇事厂围了曲家、将曲家所有人都带到缇事厂审问,原因就在这里……
这个事情,也传遍了叶家几房,令得过年的喜庆氛围都散了许多,大家连说话都轻声细语,生怕惊着了似的。
陶氏唤来一对儿女,叮嘱道:“最近京兆不太平,你们若无要事,不得轻易外出,免得惹祸上身。”
叶向愚和叶绥都乖巧应了。只一点,叶向愚须得返回仪鸾卫,不得不外出。至于叶绥,只能暂时不去剡溪茶庄了。
离开映秀院时,叶绥忍不住问兄长:“哥哥,缇事厂围了曲家,真是因为赵家灭门惨案吗?”
她觉得有些奇怪。前世这个时候,京兆很平静,并没有发生这些事情。
对于曲公度,她隐约有些印象,似乎是汪督主最后保其平安致仕的,怎么这会儿缇事厂会围捕曲家?
还有雁西卫大将军赵祖淳……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赵祖淳后来被发现里通外敌北雍,下场好不到哪里去,却肯定没有遇刺重伤这一遭的。
叶向愚笑了笑,宽慰妹妹道:“这些事情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妹妹别想了,好好待在家中吧。”
叶绥笑眯眯地点点头。哥哥说得没有错,这些朝事与家里没有什么关系,何必想那么多呢?
不知为何,她心里总有种莫名不安。没想到,三天之后,父亲叶安世便出事了。
叶安世出事的消息传到三房时,叶绥正巧在映秀院陪着娘亲陶氏。
来传消息的是,是叶安世身边的管事,他是奔跑回来的,喘着粗气禀道:“三太太,不好了,不好了!三爷出事了,被缇骑带走了!”
听闻“缇事”两个字,陶氏脸上血色尽失,身子都哆嗦了,一时找不到自己的声音。
叶绥见状,立刻搀扶着娘亲,接上话问道:“说明白些!父亲出了什么事?缇事厂又是怎么回事?”
何常停顿了片刻,努力平复自己的急喘,匆忙道:“奴才不知……奴才原本在宫外等三爷下朝。但三爷一直没出来,后来才知道被缇事厂带走了。奴才只见朝官脸色暗沉,大多沉默寡言,旁的便再也查探不到了……”
事实上,何常能得知三爷被缇骑带走,还是一向交好的别府管事所说。他知道缇骑意味着什么,无疑是天都塌下来了,便匆匆赶回来将事情禀告三太太。
“那么老太爷呢?有没有见到老太爷?”叶绥立刻追问,问出了最关键的事情。
听何常这么说,父亲必是早朝时出了事。祖父身为工部侍郎,肯定位列其中,祖父一定知道出了什么事。
陶氏深深吸了一口气,心绪渐渐稳住,神智也回来了,旋即吩咐道:“快,马上去延光院……”
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海妈妈匆匆进来禀道;“太太,老太爷派人来了,请太太立刻去延光院。”
陶氏点了点头,慢慢站直了身子,眼眸中仍有慌乱无措,气息却和缓了很多:“海妈妈,你们守好映秀院,若有人骚乱滋扰,一律严惩!”
相公被缇骑们带走了,儿女们还小,她现在一定要稳住三房!
老太爷……就算老太爷平时再不喜欢相公,出了这么大的事,断不能袖手旁观。——想到府中还有老太爷,陶氏的心定了些,只是脸色仍旧十分苍白。
叶绥一直搀扶着陶氏,开口说道:“娘亲,女儿陪您去延光院吧。何常,你马上去仪鸾卫禀告,尽快将兄长叫回来。”
得知父亲被缇骑带走,她心里如烈火焚烧,却有一种奇异的尘埃落定之感。
她这几日不时眉头跳动,心绪起伏难安,总疑心会有什么事发生,原来事情就在这里,父亲出事了!
缇事厂绝不轻易出动,所办的都是要事大案,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少府监丞,到底牵涉进什么事呢?
第82章 实情
因为知道缇事厂最终会覆灭,叶绥不像其他姑娘一样闻缇事厂而色变,但这不代表着缇事厂和善无害。
事实上,她比其他姑娘更清楚缇事厂的可怕。
缇事厂覆灭之后,仪鸾卫接管了缇事厂的一切,包括曾经的厂衙器械,也包括曾经的牢狱刑具。
太宁初年,她曾随太宁帝见过这些牢狱刑具,彼时帝王喟叹:“酷吏蔓生,耳目遍朝,焉知不是父皇之失?民命治本在于法令、在于贤臣,朕当以为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