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546)

作者:平白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京兆是国都,这里最不缺的便是本事通天的人,到了当天下午,那个蓝衣人所说的“事”,便被有心人查到了。

原来,鸿胪寺截获了一封大雍细作的密信,这封密信内容实在太骇然,当中竟然提到了一桩大阴谋。

雁西卫士兵死伤、监军虞诞芝被杀的事情,竟然是大雍作为!

大雍这么做,是为了将这些事情嫁祸给雁西卫大将军,好让雁西卫乱起来、好让大安朝乱起来,如此,大雍朝才能从中得到好处!

虞诞芝身死等种种事情,早就已经在京兆传开去了,有关“雁西卫大将军是凶手”的言论也甚嚣尘上,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些事情,现在竟然听到了新的内幕!

这背后凶手,竟然是大雍朝?!

这样的话,好像是说得过去……毕竟能做下这些事情的,肯定不是一般人,肯定是极为庞大的势力,如果是大雍,是有本事做到的。

“可恨,事情必有诡!怎么会发生万映楼的事?”承恩公韦晟用力捶着桌面,气急败坏地说道。

在这个当口,冒出了一个大雍的细作,恰好披露了种种内幕,这也太凑巧了。

偏偏,现在京兆中的风向就是如此!

大雍的细作、密信的内容,这对于国朝来说是重中之重、密而又密的内容,怎么会在万映楼这样的场合说出来?

事后,还那么轻易地被人探听到所有内幕?真是开玩笑!

到了这个时候,韦晟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事情都是被人安排的,有人在试图在为汪印开脱!

这一切都是大雍所为,那么就没有汪印什么事了!

顾璋在他跟前站着,头低垂着,脑中只觉得有什么崩裂了。

随即,他艰涩开口道:“国公爷,京畿卫、鸿胪寺不敢乱动,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定然是……是皇上授意的。”

这话一落,韦晟的脸色顿时变得更难看了,既阴沉又畏惧。

是,在听闻京畿卫、鸿胪寺都动了之后,他就猜到这是皇上授意的了。若非皇上首肯,这些官衙官员定然不敢有动。

只是,皇上为何要这么做呢?皇上不是最忌惮汪印、恨不得将汪印除之而后快的吗?

皇上让人故意放出有关大雍的动机,难道是想保汪印?

“国公爷,得想办法,不能让这种风气蔓延……”顾璋哑声道,脑中一突一突的。

他知道坏了,京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风向,肯定是汪印的手笔,先前承恩公府在利用风向舆论想对付汪印,现在汪印同样也是如此。

他实在想不明白,汪印何来的滔天本事,可以让皇上改变想法。

若是在这样的情势下都能让汪印逃脱,那以后还能对付得了汪印吗?一定再也没有机会了!

不能,绝对不能让汪印就此逃脱!

他努力维持平静,开口说道:“国公爷,一定不能让这样的风向继续下去了,要阻止,要想办法阻止!”

有什么办法阻止呢?顾璋脑中凌乱,什么办法都想不出来!

而此刻的汪印和叶绥,正在返回京兆的路上,对京兆这里的风向并无所知。

第781章 离归

和前去雁西卫时一样,汪印在离开雁西卫时,也带着五百缇骑。

这五百缇骑,当然不是定数,也不全是当初那些缇骑了。

在这四五年间,缇骑折损了一部分,又从雁西卫士兵中挑选了一部分,人员已经变了不少。

没有变的是,这些人对汪印忠心耿耿、誓死追随,哪怕他们知道京兆此行凶多吉少,都没有任何犹豫地跟着汪印出发了。

对他们来说,被汪印留在雁西卫,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一同跟随汪印和叶绥返回京兆的,当然还有封伯和朱太医等人。

按照朱太医自己的话语来说,他年纪老了,是时候回到京兆落叶归根了,但是汪印和叶绥都很清楚,朱太医跟随他们同去同归,只是为了叶绥而已。

当然,现在是为解汪印身上的毒。

他们一行几百人,已经出了雁西道范围,那辆汪府标志性的漆黑马车,载着汪印和叶绥来了雁西道,如今又载着他们徐徐离开。

马车很平稳,只随着驿道而偶有颠簸,叶绥此刻的心情也是如此,平静中泛着波澜。

汪印也坐于马车中,就在她的身侧,只要她微微侧身,就能看见他。

他身上清冷的气息、混杂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剡溪茗香气,让她感到舒缓而愉悦。

只是,她脑中会时不时想起离开雁西卫时的情景。

从皇上的旨意抵达雁西卫开始,卫中的气氛就变了,从先前诸多事情的慌乱无措,变成了难离不舍。

雁西卫中接连出了那么多事情,士兵将领们都很清楚,这些事情要有人负责,大将军掌管雁西卫,权力最重,责任也最大。

但是,清楚是清楚,当得知皇上召大将军回京兆的时候,他们还是难以接受。

大将军要返回京兆了,大将军以后还回来吗?以后卫中会如何?

士兵将领们大都这样想着,一想到大将军以后都不回来了,心中就有说不出的难受。

之前雁西卫士兵死伤那么多、卫中暗流涌动的时候,的确有士兵将领猜测是不是与大将军有关,但是当大将军回到卫中,他们便觉得有了主心骨,那泛浮的心思便沉了下来。

现在,在意识到大将军即将离开之时,他们心中唯有一个想法:大将军怎么可能会做这些事?他们只想让大将军留下来!

有些事,没有到最严峻的时候,便会心存侥幸;有些人,没有到快失去的时候,便会诸多挑剔。

正因为汪印冷静地安置着雁西卫,竭尽所能地让雁西卫平稳下来,这让所有士兵将都明白了他的心思。

这样的大将军,怎么会因自己之故而让雁西卫陷入动乱呢?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事情,并非因为大将军不好,而是因为大将军太好了!——致令有人为了对付大将军而设了这连环局。

不管雁西卫士兵将领如何想,都无法改变接下来进程,皇上的旨意到了,大将军也要离开了。

叶绥不清楚汪印是如何安置雁西卫的,她只知道那些天议事厅的烛火彻夜不熄,大人也都是天快亮时才返回营帐中。

他们离开的那一日,士兵将领集结在校场上,个个整装待发,脸容俱是慷慨激昂,似乎即将上战场一样。

汪印骑马横立,身后跟着同样策马而立的穆太澄、林兆雄等将领,同样面容肃穆身形挺拔。

这一幕,明明是壮烈豪迈的,却因为汪印即将离开,弥漫着一种离愁别绪,不见豪烈只余悲伤。

汪印的目光一一穿巡过这些士兵将领,纵他过目不忘,也没能将这些士兵将领一一认得。

四年多前他刚抵达时,就将这些士兵将领都杖责了一遍,这不算好的开始,但后来便越来越好了。

他执掌着雁西卫,虽则真正带领训练这些士兵的日子并不多,但对这些士兵的用心并不少,特别是带着他们演练军阵的时候,所付出的并不比他训练缇骑的少。

日子有功,任何事情都一样。

不管这些士兵将领在四年前对他是怎样的,但是在四年后,却是对他充满了不舍。

——如此,便足够了。

或许是从接任第一日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不会在雁西卫久留,也一直在作相关准备,此刻他的心情反而很平静。

该做的,他都已经做了。

雁西卫因为他的到来而大变样,基础已奠定,前路已清晰,便不应该因为他的离开而混乱。

大将军之位会有更替,他也不希望自己无可替代,不管谁在其位,雁西卫都应是大安朝最坚固的屏障。

他再看了一眼这些士兵将领,微微仰头,开口说道:“本将即将离开,将由穆副将军暂代大将军一职。本将希望诸位:勿忘守护之意,牢记怜惜之心!”

类似的话语,他过去曾经说过,如今再说一次。

他对雁西卫的不舍和期待,全在这一句话中。

“是!谨遵大将军教诲,勿忘守护之意,牢记怜惜之心!”士兵将领齐声应道,声响震天。

他们对大将军的不舍和信诺,也全在这一句话中。

当时叶绥撩起车帘,怔怔看着这一幕,心头翻滚激荡,久久不能平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