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3)

作者:平白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窜进鼻端的,是淡淡的莲花香,这是母亲的味道,令她忍不住泪眼滂沱。

她这副样子,可把房间内的人吓了一跳。

陶氏嘴角的笑意立刻隐了下去,忙不迭地问道:“阿宁,你怎么了?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快快告诉娘亲。”

阿宁是最小的女儿,往日也惯会撒娇,但像现在这样呜咽哭泣,那就太不寻常了。

说起来,阿宁今日是去天恩马场骑马的,莫不是在马场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她怀中的叶绥抬起了头,朝着她缓缓一笑,眼泪却簌簌落下。看起来,有一种难以言述的心酸。

这一下,陶氏才是真正紧张了。

这样的阿宁,仿佛有说不出悲恸的阿宁,她从来没有见过!

阿宁是她娇养着的姑娘,一向是捧在掌心疼爱的,连腌臜事都是刚刚接触,为何会露出这种神情?

阿宁明明在笑着,却哭得那么厉害。陶氏能感受女儿身上那种极致的欢喜,也能体会到那种深刻的悲伤。

她边轻拍着叶绥的肩膀、试图令其平静下来,边朝左前侧递去了一个忧虑的眼神。

左前侧坐着的,正是叶安世。他和陶氏一样,正关切地看着哭泣的叶绥。

此刻叶安世的心又讶异又心疼。阿宁就像没有看到他一样,甫入房间便扑到陶氏那儿哭了起来。

这完全不是往日阿宁会有的表现,这般撒娇法,倒像遭受了无尽委屈。

他与陶氏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了相同的情绪。

阿宁到底怎么了?

叶绥呜咽的声音渐渐小了,心绪也渐渐平缓下来。

时隔了二十几年,乍见到父母,她压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

无论有多少年的涵气功夫,在这瞬间,她都想对着父母痛哭一场。

“方才我从马上摔了下来,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以后都见不到爹娘了。一时情急才……”叶绥回道,间或抽噎两声。

听到她这么说,叶安世眉头略皱了皱,继续问道:“真没有别的事情?”

他觉得女儿这般伤心,必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从马上摔下来就这样,不至于啊。

叶绥的泪意压了下去,她摇摇头,睁着一双晶亮的眸子答道:“父亲,就是这样,并没有别的事情。”

叶安世再三打量着叶绥,见其虽则双眼通红,但眉目渐渐舒展,不像有隐忧郁结在心。

他心头略松:看来,阿宁的确是没有什么事。

想了想,他还是不放心,提醒道:“阿宁,若是有什么事,记得及时告诉你娘亲。”

叶绥点点头,表示若有事情的话肯定不会藏着掖着,定会首先告诉娘亲,如此一番保证,云云。

这才宽了叶安世和陶氏的心。

见到叶绥的确安稳无事,叶安世便想起了刚才被打断的事情,便对陶氏道:“刚才的事情,我心中有数,你放心。我现在便去延光院一趟……”

叶绥乖巧地站在一旁,低了低眉,并没有说话。

她知道父亲去延光院必是为了仪鸾卫的事情,她更知道,父亲此去必定无果。

祖父那样的人……肯定不会答应父亲的请求。

第4章 力争

想到祖父叶居谯,叶绥眼中戾气顿现,却很快就隐了下去。

她活了四十年,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像叶居谯这种唯利是图又性格阴狠的人,世上委实不少。

只不过……这样的人恰好是她的祖父罢了。

说起来,叶居谯在朝中颇有令名,在礼部侍郎这个官职上也有不少建树。

提到他,朝中何人不称赞一句“为官有道,治家有方”?

然而这一句,对叶绥来说,是重重压在头顶的巨石,几乎让她喘不过气来。

不,不止是她,整个叶家三房都觉得如此。

这个“有方”,其实是三房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人人都说“天家重大子,百姓疼么儿”,但在叶家,偏偏不是如此。——叶居谯最疼的,不是最小的叶安世,而是排行第一、第二的叶安泰和叶安固。

无他,因叶安泰和叶安固乃叶居谯原配楚氏所出,而叶安世则是其续弦计氏所出。

叶居谯与楚氏是少年夫妻,大抵是情深意重,在楚氏亡故之后,他对楚氏满腔的爱都寄托在长子、次子身上。

为了护两个儿子周全,他就连迎娶续弦,也特意选了性情软弱的计氏。

人心有所偏是很正常的事,叶居谯疼惜原配之子也应当,但叶安世同样是他的嫡子,所得的待遇就差多了。

这么多年来,三房向大房、二房避让了多少次?都快要成为大房、二房的踏脚石了。

叶安世为人洒脱,并不计较这些身外名利,本着孝敬的原则,总是习惯退让。

但是这一次,事关儿子将来的前程,叶安世就不准备退让了。

一代只能出一个仪鸾卫,三房既有最合适的人,为何要放弃名额?

叶安世只是洒脱而已,又不是傻!

所以他才会对陶氏说那一番话,才会去延光院。

但叶绥知道,这放弃名额一事,本来就是祖父想出来的主意,就算父亲去了延光院,又有什么用呢?

“娘亲,我刚才都听见了。父亲去找祖父,可是祖父最疼六堂兄,会答应吗?”她这样说道。

这句虽是疑问,但语气很笃定。

陶氏也知道结果,她看着女儿尚稚嫩的脸庞,开口道:“不管老太爷是否答应,但既然要争,态度就要过了明路,总要和老太爷说的……”

陶氏这话说得很直白:去延光院就是做个样子而已。

三房为小,本就处于劣势,面上就更不能留下可供指摘的地方。

“便是你祖父不答应,也没有什么。愚哥儿若是能够进仪鸾卫,受些气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氏继续道。

尽管心中气愤,陶氏却不怎么担心。

在这叶府里面,愚哥儿才学武功都是最佳,进仪鸾卫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都大。

听了陶氏的话,叶绥面上不显,心中却叹了口气。

难怪叶家三房会有这等田地……

父母亲还是太良善,还是将人心想得过好了。殊不知人心险恶,有些人几乎是没有底线的?

前世大房以病相胁、哥哥终身残疾,还有后来叶居谯做的事……每一件都足以让人警醒。

永远都不要以自己的底线来权衡他人,不然就深受其害。但显然,父母亲还没这样的警觉。

父母亲心底里的善,令得他们不会将人想得太坏,却也因此而丧命……

想到前世父母在刑部大牢中凄惨死去,她连为他们收尸敛骨都做不到,她就心如刀割。

善者而不得善终,世间岂有这样的道理?

她既然回到了这里,就一定会好好守护他们。任何人想要对父母不利,那就……先弄死这些人!

陶氏没察觉到叶绥一闪而过的杀意,反而开口道:“阿宁,这些事情你都要仔细看着,都要仔细记在心里……”

陶氏娘家简单,家宅少有争斗,结果嫁到叶家之后,她吃尽了不善争斗的苦头。

她不欲女儿也像她一样,从去年开始,陶氏便教导叶绥一些内宅道理,也引着叶绥去看清某些内宅阴私。

只是,到底顾着叶绥的年纪和心性,并没有说得太详细。

如今仪鸾卫这一事,陶氏同样如此引导,只希望叶绥自己能够有所体会,真正有所得。

陶氏的心意,当年十五岁的叶绥并不明白,也懒得去想,如今的叶绥却是很清楚了。

她眨眨眼,回道:“娘亲,要是祖母能够在祖父面前说得上话就好了……”

陶氏双眼顿时一亮,知道小女儿终于开了窍,知道重点所在了。

阿宁说得没错,如今她的婆婆不是那么懦弱的话,多少也能成为三房的助力,三房也不至于举步维艰。

可惜啊!

她的婆婆原本也是官家女儿,家世虽然比不上叶家,却也不算很差。怎么性格就软弱成这样呢?

计氏作为叶家的老夫人,非但没能维护三房,还因为顾忌着她,三房在许多事情上一让再让。

对这样的婆婆,陶氏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叶绥低了低头,说道:“祖母太在乎名声了。”

陶氏点了点头,十分赞同这一点。可不是吗?她的婆婆就是因为太爱惜名声,性格又太弱了,才活得这么艰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