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妈妈担忧地看着宋鸾,开口说道:“夫人,您怎么突然问起督主夫人的情况了?是不是在元宵灯会的时候发生什么了?”
夫人跟随姑爷高高兴兴地出门赏花灯去了,回来之后却一直沉默不语,张妈妈见此就知道自己小主子心情不好,显然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现在听到夫人竟然问起了督主夫人的情况,就更觉得事不寻常了。
夫人和督主夫人从无交集,无端端的,怎么会问起这样的情况?
宋鸾朝张妈妈笑了笑,掩饰道:“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只是恰好看到了督主夫人,一时好奇便问了。张妈妈,你和我说说她吧。”
宋鸾本想提起顾璋看到叶绥的眼神,不过那个眼神,她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况且,说给张妈妈听,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才掩饰说出了这样的话语。
其实,宋鸾对汪督主夫人,并不是一无所知。
督主夫人的名头,这一两年来她听得太多了:督主夫人是松阳叶家的人,曾夺得京兆闺学魁首,还入过碧山院学琴。
因缘际会,汪督主巧合之下救下了督主夫人,然后亲自上门求娶,引起了京兆哗然……
然后呢?督主夫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性情爱好,她竟然说不上来。
相信京兆许多人都和她一样,听说过督主夫人的名字,却不知道督主夫人是个怎样的人吧?
若不是因为自己的相公顾璋,宋鸾绝想不到去了解督主夫人。
毕竟,光是想到汪督主,就足以让所有人退避三舍了。
第415章 夫妇
张妈妈也是看着宋鸾长大,对其也十分熟悉,知道自己的小主子没有说实话。
夫人这个样子,肯定是在元宵灯会上发生什么了……
张妈妈想了想,便这样说道:“夫人,老奴所知道的事情都是从夫人那里听来的,但老奴并没有和督主夫人有过接触,督主夫人深居简出,很少参加京兆各种宴会场合。不过,听说汪督主很疼爱督主夫人,听说督主夫人长相极美,夫人,是这样吗?”
听了这句话,宋鸾看了看铜镜里的自己,双手不自觉地抚着脸颊。
是的,督主夫人极美,容貌艳丽张扬,不同于一般京兆姑娘的清幽冷淡,督主夫人美得像是会发光一样,让人不可逼视,也让人移不开眼睛。
这样的人,的确是貌美至极,这是其深得汪督主宠爱的原因吧?
就连自己的相公,也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她几眼,念念不忘……
宋鸾来回摩挲着自己的脸蛋,眼神有些飘忽。
别的尚且不说,督主夫人的容貌的确比她好太多了。
她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就算如再精致打扮,就算穿再华贵的衣服,样貌只是清秀而已。
幸好京兆盛行的清幽雅致,她又会扬长避短,迎合了京兆许多人的审美喜好,大家赞同她如同空谷幽兰一样。
对这个比喻,宋鸾一直不怎么喜欢,在她看来,丰盛繁复的牡丹芍药,才是最值得称赞的美丽。
这种高傲的姿态,能够藐视其他的花朵,才能被称为花中之王。
空谷幽兰,更多只是好听罢了,颇有些小家子气。
读书颇多的宋鸾,此刻忘记了,什么叫各花入各眼。
美当然不止一种,芍药牡丹固然是花中之王,但是空谷幽兰同样让人喜爱欣慕。
她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张妈妈,督主夫人可曾参加过什么宴会?她与什么人交好?”
她无法忘记这个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人就是像一根刺似的,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她想把这根刺弄掉,首先,得了解这根刺。
“夫人,老奴不曾听说过督主夫人喜欢参加宴会,不过听说她和范家的少夫人关系不错……”张妈妈这样说道,努力想起有关督主夫人的事情。
这时,在书房的顾璋则召来了幕僚,问道:“祖宅的情况怎样了?祖父现在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启程来京兆呢?”
先前祖父就说过,因为他已经进了中书省,此后会接触到很多朝事,祖父也会前来京兆定居,以便为他出谋划策。
现在年节已过,元宵节日都快过去了,祖父应该快来了吧?
“回少爷的话,今儿刚接到祖宅消息,老太爷已经启程了。半个月之后便能到达京兆了,请少爷放心。”幕僚这样说道,对南平顾家的情况了然于心。
顾璋点了点头,一想到祖父即将来到京兆,心里觉得轻松不少。
他知道自己年纪太轻,经验不足,而朝局诡秘,很需要祖父前来帮忙,有了祖父坐镇京兆,他的心就安定许多了。
不知道怎么的,顾璋想起了在长隆大街所见到的叶绥,不由得开口问道:“缇事厂最近有什么动静?”
那个火红色的身影……叶绥是自己一个人出现在花灯会的,听说汪印已经去了岭南道,想必现在还没有回来吧?
“缇事厂最近没有什么动静,反倒是百部动乱,朝官都知道了,这是国朝一件大事……”幕僚这样说道,为顾璋禀告着朝官私下里对此事的议论。
顾璋听了,觉得里面没有太多可说的地方。
岭南道太远,顾家鞭长莫及,汪印在岭南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在京兆这里都不清楚。
想来,以汪印的能力,最后必定能够平息百部动乱的,一旦汪印平乱回到京兆,必定又会得到皇上赏赐重用了。
汪印已权倾朝野,再立下了平乱的功绩……这对顾家来说,真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可是,这会儿,他应该怎么给汪印上眼药呢?
顾璋揉了揉眉头,觉得有些疲惫,而眼中是一片寒意。
汪印可不知道京兆这里有人这么在意他,他现在的心神,还是在岭南道的南库这里。
沈直受了这么重的伤,说是一场意外,汪印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
只是,南库的官员和镇国公府也一直在调查这个事情,所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
从这些汇总的调查结果来看,的确也找不到什么线索。
就在汪印思虑着要不要亲自去南库一趟的时候,唐玉领着几名缇骑前来,急急禀道:“厂公,南库那边出事了!”
只见唐玉神色凝重,声音严肃道:“大人,在南库周围蛰伏的缇骑来报,南库那里突然死了好几个工匠,其余工匠群情汹涌,看样子要起动乱。”
汪印听了,心中一凛,决定立刻赶去南库。
工匠虽然是南库最底层的人,却也是最重要的人,现在一下子就死了好几个,已不是他刻意避开南库的时候了。
南库藏于岭南的深山密林之中,就建立在岭南矿藏边上。
从韶州府衙到这里,就是知道线路的情况下,普通人都要走一天的时间。
更何况,南库的周围,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陷阱,若是没有熟悉的人引领,普通人根本无法顺利抵达南库,说不定还没有摸到南库的边界,已经一命呜呼了。
这里人迹罕至,连飞鸟似乎都不喜欢这里,当初国朝在这里发现蕴量巨大的矿藏,纯粹是一场意外。
第416章 南库
当时,岭南卫有个士兵在密林里迷了路,就在他觉得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条大山涧,山涧周围还散落着一些乌黑的石头。
这名士兵顺手捡起了一块石头放入怀中,便离开了这里,继续寻找离开的路径。
这士兵命大,后来遇到了一名打猎的百部族人,最后辗转得以回到了军营。
这士兵回到军营之后,不时拿出那块乌黑的石头来看,感叹自己捡回了一条命。
这时,有老士兵说这块乌黑石头不同寻常,好像是一块铁矿石。
老士兵的话语引起了其他士兵的一阵哄笑:这石头是珍贵的铁矿石?怎么可能呢?
而且,从来不曾听说岭南道还有铁矿石,这不是开玩笑吗?
那老士兵被大家这么哄笑,自己脸上也讪讪:“说不定是我认错了……应该是我认错了,岭南道是不可能有矿藏的……”
这些在寻常士兵中间的小玩笑,根本就没有传出去,就连普通的校尉都不知道,更别说会传到都尉、将军们的耳中。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在听到这玩笑的士兵中,有一名缇事厂秘密放在岭南卫的暗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