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督主,绝对有这个本事。
通过这血淋淋的事实,他已经决定了选择汪督主。
都言富贵险中求,这或许是叶家飞黄腾达的时机。
但是,这个事情怎么做才会漂亮,这一点他心中还仍在思考。
朱氏被罚幽居佛堂,自然不能再打点叶家一切事务,叶家的管家之权自然便空了下来。
老夫人计氏早已在佛堂了,向来是不理事的,于是管家事务就落到了徐氏、陶氏两人身上。
原本,叶居谯是打算将管家之权交给徐氏的,可是徐氏却不肯接下,婉拒道:“老太爷,儿媳自己刚回来不久,对京兆情况不熟悉;而且儿媳不是官家夫人,处事多有不便,还是将管家之权交给三弟妹为宜。”
叶居谯转念一想,觉得徐氏说的很有道理。再者有了绥姐儿差点遇险一事,他也需要对三房有所补偿,于是让陶氏接下了管家之权。
这样的补偿,陶氏并不想要。
对她来说,朱氏把持着不放的管家之权,实则是个烫手山芋,她只想离得远远的。
一想到朱氏凭借这些管家之权,对三房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她就觉得心生厌恶。
叶居谯无法,只得下令徐氏、陶氏两个共同掌家,互补有无。
与此同时,他开了自己的私库,吩咐管家挑选部分人参、灵芝等滋补药材,送到了三房,以示对叶绥的关切安抚。
这些药材送到映秀院的时候,徐氏刚好也在那里。
陶氏原想推拒这些物品的,却被徐氏阻止了。
“三弟妹,这是老太爷的一番心意,你就收下吧,给绥姐儿定定惊也好。”徐氏这样说道,劝陶氏将这些东西收下来。
她的目光,掠过了这些滋补药材,眼中藏着一抹不以为然。
老太爷这个时候才送来慰问,着实有些迟了,令她都感到心寒。
人参、灵芝虽然值钱,但这些身外物能补偿得了什么?
难怪三弟妹不愿意收下这些东西了。
陶氏沉默半响,还是点头道:“那么就听二嫂的,我将这些东西收起来了。”
这些东西,让陶氏如鲠在喉,如果老太爷真的有心补偿,那么为何会对朱氏的惩罚会这么轻?
陶氏素来是温柔平和的人,然而如今一想到朱氏,心中便怒火蒸腾。
谁都知道,撞死在承训堂的松妈妈,只是一个替罪羊罢了。
朱氏如今还安安稳稳的,只是幽居佛堂还不足以平息陶氏心中的怒火。
她就不信,朱氏会在佛堂修心养性,怕还在想着法子出来呢!
徐氏看着陶氏的脸色,叹了一口气,愧疚地说道:“三弟妹,在承训堂那里,为了人命,相公他才开口求情……请三弟妹莫要怪才是。”
陶氏明白,叶安固和徐氏都不是那种心狠的人,恻隐之心乃是人之常情,她怎么会怪呢?
她怪的,从头到尾都是朱氏。
况且,徐氏从头到尾都没为朱氏求情,已经很难得了。
毕竟大房和二房才是一母同胞,过去关系良好,她总不能叫二房将大房当仇人看待。
陶氏摇摇头,道:“二嫂多虑了,二嫂的心意,我懂得的。”
徐氏圆润的脸庞也带上了笑容,道:“三弟妹,我们以后同心合力,将叶家管好吧,断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了。”
妯娌两人彼此笑了笑,颇有种“一笑泯过往”的意思。
在这之后,徐氏和陶氏两个人便共同管理叶家事务,彼此接触得更多了,二房和三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朱氏已移居佛堂了,她的居处,就在老夫人计氏的旁边,也算得上有个伴了。
只是,计氏如木偶泥胎般,每日里除了默念佛号便是打坐安睡,不可能与朱氏有任何交集。
而且,佛堂僻静幽深,几乎没有一点人气,比承训堂还要可怕。
这样的环境,让朱氏心中压抑慌乱,而且她一闭上眼睛,便仿佛见到松妈妈临死前的样子,更是让她惊悸不已。
才搬进佛堂两三天,朱氏整个人就落了形,似乎一下子就老了十来岁。
朱氏当然不甘心,然而现在这样,对她来说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她只能隐忍等着,拼命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了,只要相公回来,就好了,她一定能出去的!
到时候,她会讨回所有的公道,曾经折辱过她的人,绝对不得好死!
还有她的儿女们,她还要护佑她的儿女们,小小的佛堂,绝对不能永远困住她!
——靠着这样的念头,她才硬撑下来,不然怕会发疯。
第150章 厂公惩
叶居谯虽然严令朱氏不得离开佛堂,却没有禁止旁人不得前去探望。
这会儿,叶绅就在佛堂见到了朱氏。见到母亲憔悴衰败的样子,她忍不住红了眼眶。
“娘亲……”叶绅呜咽地唤道,心里有说不出的担心和害怕。
母亲已经进了佛堂了,以后她该怎么办?她的亲事谁来打点?
若是临川侯府知道母亲被罚居佛堂,会有什么想法?
她想着这种种,心头感到十分茫然,也感到惶恐至极。
她紧紧抓住朱氏的手,慌乱地说道:“娘亲,现在府中是二叔母和三叔母当家了,女儿心中害怕。娘亲,您一定要想办法出来!”
朱氏觉得手腕都痛了,下意识挣扎了一下,承诺道:“绅儿,你先放开为娘。到了你成亲那天,为娘一定能从佛堂出来!”
“可是……”叶绅还想说什么,惊觉自己还在抓住娘亲的手,一下子就放开了。
朱氏揉了揉发痛的手腕,提醒道:“绅儿,现在这个情况已是最好的了,你要做的便是低调隐忍。现在千万不要做什么事情,等这风头过去,等老太爷息怒就好了,你明白吗?”
绅儿的亲事定在了三月底,距离现在不到两个月了,时间已不远了,她一定能出去的。
叶绅愣了愣,没有回答。娘亲到她成亲那天才出来,还有什么用?
她需要的是娘亲在此之前出来,将她的亲事办得风风光光。
她出嫁离开叶府后,娘亲是否离开佛堂,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她最需要娘亲的时候,娘亲竟然不在身边!
想到这里,叶绅心中忽然涌起了一丝怨气。
好端端的,娘亲为何要招惹三房呢?每次针对三房,大房都落不得什么好,娘亲还不明白吗?
娘亲什么时候对付叶绥那个贱人不好,非要挑选在她出嫁之前,娘亲有没有为她着想过?
亏得她和哥哥跪在承训堂为娘亲求情,其实娘亲心中只有自己吧?
朱氏没有察觉到叶绅的异样,若是她知道叶绅这些想法,怕是心窝子都要被戳碎了。
这会儿,她交代着叶绅:“绅儿,仔细盯着二房、三房的人,将她们所有情况告诉我,尤其是是你二叔母和三叔母的,我来慢慢想办法。”
过去她自己一个人管家,尚且出现了那么多问题。
现在徐氏、陶氏两个人共同管家,不起纷争摩擦才怪!
管家之权不是那么好拿的,她得想些什么办法离间她们,最好徐氏、陶氏两人反目成仇,如此她才有机可乘。
她细细叮嘱,可对面的叶绅却走了神,浑浑噩噩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将这些话听进去。
西棠院内,叶绥听着佩风禀告叶绅去了佛堂,只点了点头,没有什么说什么话。
她对朱氏的下场感到满意,她知道这是目前理想的结果了。朱氏在承训堂上演苦肉计,叶居谯为着种种考虑,肯定会想办法保下朱氏。
何况,她并没有想着要置朱氏于死地。
杀人不过头点地,取一个人的性命其实不难。朱氏这个人,还不值得让她手里染上血腥。
让朱氏活着,让其活着看着三房的人风光繁荣,让其每日痛恨却无可奈何,这才是对其最大的惩罚。
杀人?何须至此?
如今朱氏已经搬入了佛堂……那么就待在那里一辈子,老死在那里吧。
她既然有办法让朱氏搬入佛堂,就有本事让朱氏再也出不来!
为防万一,她想了想,还是写了一封书信,吩咐道:“佩风,将书信送去不失镖局,请他们立刻送去给江南道并州。”
她还记得,大伯最宠爱的妾室,乃是廖氏。
如今廖氏随其去了江南并州。想来,廖氏听到朱氏幽居佛堂的消息后,必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