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巧几乎要以为顾念就一直在等着这么一个机会,要以此为借口去侯府。
说起来,薛怀瑾也有好些日子没有出现了。
去找薛怀瑾的念头一旦升起,顾念的心里就再也容不下其他的念头。她吩咐阿巧去套车,自己披了薄绸斗篷出了门。
走到院子门口,想了想,又折返回去,从桌子上翻了几本账本带上,这才重又除了门。
此时已经是华灯初上,因为顾府所在的街道住的都是官宦之家,家家门口都挂了大大的红灯笼,倒是并不显得冷清。
顾念和阿巧坐在马车里,后者几次欲言又止。
顾念:“你有什么话想说?”
阿巧抿了抿嘴,终于道:“姑娘究竟对薛怀瑾是个什么想法?”
这话她早就想问了。
如果说一开始顾念虽然对薛怀瑾笑脸相对,但是却明显地带着一种讨好,这是关系并不亲近的两个人才有的感觉。
但是这些日子以来,也许是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顾念对薛怀瑾明显亲近起来。而向对方提要求的时候,也明显更加理直气壮了些。
阿巧虽然并不识得情爱滋味,但是她又不傻,直觉这种状况是不太对劲的。
因此,才有了如此一问。
顾念啊了一声,神色有一瞬间的迷茫:自己对薛怀瑾是什么心思呢?
似乎有一个答案呼之欲出,但是却被她微微摇头、抛诸脑后,笑了笑道:“不过就是有求于他而已。”
如此,而已吗?
阿巧看向顾念的眼神明显带着不信任。在这样的眼神下,顾念的心陡然发虚,掩饰般地转开目光。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戛然而止,几乎是同时,马儿嘶鸣了一声。接着就是一声闷哼。
顾念神色一变,立即掀开车帘子。
借着昏暗的灯火,依稀可辨马车前头站了几个人,与此同时,就听见阿巧惊呼一声,顾念再转头看车内,却已经来不及了。
有一个人不知何时已经窜进马车,在这一瞬的功夫,就打晕了阿巧,此时正虎视眈眈地盯着顾念。
“你是谁,做什么?”顾念心里很慌,面上却是一派沉静,大声问道。
那人似乎惊异于顾念的镇静,愣了一下,却不发一言,扯住顾念,不由分说地在她嘴里塞了一块布。随即,双手一拖,顾念就不由自主地被拖出了车外。
外头等着的人见此情形,出言提醒,“你可别伤了她,主子让抓活的。”
拖着顾念的人应了一声,手中的力道放缓了一些。但是,顾念依旧挣脱不开。她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此处十分僻静,而对方最起码有十五六个人,别说是她一个人了,就是再加上十个顾念,也是跑不掉的。
好汉不吃眼前亏,顾念也干脆不反抗,乖乖地被那人扯着送入了另外一辆马车。
临上车时,她倏然回头,但见顾家的车夫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不知道是死了还是晕过去了。
同样的夜晚,有人如顾念一般处在危险之中,有人却在皇宫大内和当今圣上闲谈。
薛怀瑾垂首侍立在勤政殿内,皇帝从书案上抬起头来,放下手中的奏折,越看就越觉得眼前这个侍卫顺眼。
长得好就不说了,毕竟自从薛怀瑾出现在京都之后,几乎所有的名门贵女都趋之若鹜,甚至包括皇后的内侄女。
“怀瑾,”皇帝一开口就带着熟捻。
薛怀瑾躬身垂首,“是,圣上有何吩咐。”竟然是恭恭敬敬的。
皇帝微笑起来,“不用如此拘束,我和你爹可以说是生死之交。”
薛怀瑾应了一声,却并未因此有丝毫懈怠。
“听说,你的亲娘一直在江南?”
“不知道她以前出身如何,怎么能够教出你这样好的孩子来。”皇帝说到这里,不免羡慕起薛侯爷来。
薛侯爷向来是个浑不吝的,没成亲的时候就是京都有名纨绔。整日斗鸡走狗,正事不做。可是架不住人家命好。
娶了个明事理的夫人不说,还有个如夫人给生了这么好的儿子。
反观自己,虽然说坐在天下最尊贵的位置上,但是唯一的儿子肆意妄为,别说是继承皇位了,若是教皇帝来评判,就宁王那两下子,做个七品小官都艰难。
可惜,自己只有宁王这么一个儿子,硬着头皮也得管。
薛怀瑾并不知道皇帝有此番复杂心思,他只是一字一句地回答道:“臣的母亲,是一个很好的人。”
“她出身名门,以前遇人不淑,对方娶了她却不能保护她。”薛怀瑾轻轻冷冷额声音在宫殿里响起,其中并不带一丝感情,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而就是这样的平淡的语气,却让人无端地听出一种哀伤来。皇帝看着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想必那个人一定十分后悔吧。不过,你娘能够遇到薛侯爷,倒也是十分幸运的。”
既然是生死之交,皇帝对薛侯爷的性情自然是十分了解的。后者虽然看起来有些不着调,其实十分重情重义。
朋友也好,女人也好,一旦结交,必然是一辈子的情谊。
薛怀瑾道:“那人后不后悔,臣并不知道。只是母亲多年来无法忘怀。”
皇帝有些目瞪口呆。薛侯爷居然一直养着一个心里有别人的女子,这心也真是够大了。
又说了一阵,皇帝才记起来,“你今天只是白日当值吧?赶快回去吧。”
薛怀瑾应了一声,告辞出来,发现外头的天色已经全黑下来了。
母亲远在江南,若是知道他不听她的吩咐,私自接触皇帝,不知又会怎样地生气了。
可是,薛怀瑾并不后悔走这一步。毕竟若是自己一直只做一个商人,又如何能够好好地保护顾念呢?
打马走在东街上,白日里繁华的街道此时也因着夜色静谧起来。薛怀瑾回想方才和皇帝的对话,心里渐渐生出来一种烦闷来。
他很想找一个人倾诉一番,或者只是安安静静地看着她,也好。
心念一转,薛怀瑾调转马头去了顾府。
刚刚转过弯,便远远看到顾府门口聚集了一群人,似乎还有人在大声吆喝,“别看了,别看了。”
“衙门办差有什么好看的!”
薛怀瑾心头一紧,双腿猛然夹住马腹,马儿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射出,转瞬便来到顾府门口。
他翻身下马,拨开人群,就见四五个官差站在石阶前,看样子似乎是京兆尹的手下。
薛怀瑾上前拱手道:“各位辛苦,不知道这里出了什么事?”
第42章
守在顾府门口的官差有四五个,其中一个官差上下打量了薛怀瑾几眼,见对方穿的是大内侍卫的官服,神色也就和缓了许多。
于是也拱手还礼道:“顾府大姑娘被人劫持,如今不知去向。咱们接到消息就过来了。”
说来也是巧了,今夜官差照例巡逻,走到离此处不远的偏僻巷子里,就看到一架马车孤零零地停在那里。
车前头的地上还躺了一个人,官差过去一探,发现已经没气了。
再掀开车帘子,里头的有个小丫鬟晕倒在车厢中。
京都地界,天子脚下,这还没有宵禁呢,就发生了当街命案。这还了得!
官差于是分成两队,一队回衙门禀报京兆尹,另一队继续探查。最后在车厢里软垫上,发现了顾府的标志。
此时车厢里的丫鬟也醒了,说自己是顾府大姑娘的贴身丫鬟,跪着哀求官差赶紧救自己姑娘。
京兆尹得知之后,便亲自来了顾府。
顾远宏虽然品级不高,但是毕竟都是在朝为官的同僚,京兆尹也想结个善缘。
薛怀瑾在听到“顾家大姑娘”几个字的那一刻,只觉得脑袋嗡地一声响,整个人懵了片刻。
回过神来,便扒拉开官差跑进府中。
京兆尹正在安慰顾远宏,“顾大人也不用太过担心了。我已经派了三队人马仔细搜寻,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
顾远宏拱手谢了,神色却未见如何焦急哀伤。
相反的,他很懊恼。
也不知道最近顾府是走了什么霉运,先是二女儿顾悦和人私奔、失了清白;再是今天大女儿顾念被莫名奇妙掳走,如今已经过去两个多时辰,即便是救回来了,名节也是没有了。
他本意是想靠着两个女儿嫁入豪门,能够在仕途上拉他一把,同时也能给儿子元郎提前挣个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