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胤祐,煜明初见时真的吓了一跳,康熙的儿子,虽不说都有多帅,但都算得上是眉目清秀,连煜明常常开玩笑说该减肥了的胤祹都是个好看的胖子,心宽体胖而已。可这位七贝勒……其实他的腿疾也算不得多严重,走起路来虽然一瘸一拐,但也勉强算得上能自由行走,但他的脊柱都有明显的扭曲变形,整个人佝偻着,性子也阴冷。有时候煜明同他说话,他都不应声。但听胤祥说他这个哥哥,出生时就有残疾,这在皇家是禁忌。他从出生起,康熙便没有看过他。可胤祐十分争气,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皇家的诅咒,自己也能跟正常人一样,自幼便十分刻苦,无论是读书还是骑射样样精通,16岁的时候就随康熙出征葛尔丹,战功赫赫。煜明听了亦觉得十分动容,我命在我,不属天地。道理谁都懂,可真的敢去与命运抗争的人,又有几个呢,至少她瓜尔佳煜明,不就争都没争,就低头了。
第三十二章
清昭陵的明楼是四年前新建的,高高的红墙,压的人喘不上气。谒陵仪式繁琐复杂,好在如今已是最后一天,也到了最后一步,举哀毕,礼成。最后煜明又抬头望了望明楼内立着的汉白玉石碑,只见上面镌刻着“太宗文皇帝之陵”七个大字,煜明不禁叹了口气,所谓命世之主,竟也逃不过命运作弄,留不住皇八子,赶不上见海兰珠最后一面,又崩于清军入关前一年,可怜皇太极这一辈子,真是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谒陵的仪式结束,康熙竟准了煜明回京前到瓜尔佳府上去住两晚,又说煜明难得回盛京,叫了煜明的二哥梓琰带煜明去为瓜尔佳将军扫墓。煜明与梓琰两年前不过是点头之交,煜明在盛京为瓜尔佳将军守孝百日,与梓琰只见过两三面。煜明有些许紧张,毕竟她不是真的瓜尔佳煜明。不过好在真正的瓜尔佳煜明十岁就离开盛京前往京城与梓岚同住了。如此算五年间,两人也只见了那两三面。想来就算梓琰觉得她奇怪,也不会说什么。更何况两人嫡庶有别,感情应该不会太过亲厚,不让两年前,梓琰也不会一句话都不同煜明说了。
为了迎接煜明回府,梓琰准备了家宴,同宫中的宴席不同,一张桌子不算大,围坐着四个人,煜明见两位姨娘都不在,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两位姨娘呢?”梓琰笑了笑“回公主的话,公主身份尊贵,伊苏氏同李氏皆是妾室,不可同公主同桌用膳。”这梓琰生得高大英俊,皮肤黝黑,看起来像是豪爽之人,怎么却如此恪守规矩,煜明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道“二哥,煜明虽已是皇阿玛养女,但皇阿玛既让煜明回瓜尔佳府居住,又诏了二哥带煜明去祭祖,就说明皇阿玛不希望煜明忘了煜明的生身父母。既如此,煜明在府中这两日,便还是瓜尔佳府的格格,二哥只管叫煜明小妹便好。至于二位姨娘,二哥也让她们出来一起用膳吧。”
席上煜明得知她的三哥,刚满十七岁的瓜尔佳梓晖在乡试中了武举人,还得了解元,若过了来年秋天的会试,得了殿选的机会,往后前途无量。虽说不是亲哥哥,但煜明仍十分为梓晖高兴,如此看来,这瓜尔佳梓晖算是可以克绍箕裘了。煜明想起当年梓岚送煜明进宫的时候,说叫她寻在重阿哥中寻一个可托付之人,替瓜尔佳一族撑门楣。可如今她竟然成了公主,嫁入皇家的梦,也就这么碎了。只是不知道,自己如今这样算不算,为瓜尔佳氏争到了荣宠。
煜明很感谢胤祥心细,此次东巡竟把之前太子爷赏的那匹乌云踏雪的大黑马一同带了来,不然她这回京路上想骑马,还得再找一匹来。煜明与胤祥、胤祐三人并排骑行,胤佑仍是不怎么理煜明,煜明脑子里想着昨日为瓜尔佳将军上坟时,经过的一座座爬满枯草的坟堆,也不想说话。听梓琰说那些都是随着瓜尔佳将军远征葛尔丹时战死疆场的将士,有家人认领的尸骨,便被带了回去自行安葬,没人认领的,瓜尔佳将军变把他们带了回来,葬在了自家墓园附近,便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胤祥突然打破了沉默,对着煜明道“想什么呢,怎么从瓜尔佳府回来就一直闷闷不乐的,还主动提要骑马。还好四哥叫爷帮你把踏雪也带着,不然看你骑什么。”煜明转过头,叹了口气“多少陇头无祭祀,此来犹喜剩余生。”胤祥皱了皱眉,应是没懂煜明为何说这个。却听胤祐突然开口道“你看到瓜尔佳将军建的军冢了。”煜明轻轻点了点头。胤祐也叹了口气“那些都是我大清的英雄,多少人被砍的面目全非,认不清身份,连石碑都无法立,只能被草草埋葬。”
一向煜明面对康熙都是维持着敬畏远之的态度,毕竟伴君如伴虎,谁知道什么时候就犯了要杀头的大罪了呢。但今日,用晚膳的时候,煜明突然主动同康熙提起了她去给瓜尔佳将军扫墓的事情。康熙同瓜尔佳将军感情深厚,自然也是十分感兴趣。见康熙听的认真,煜明又偷偷把话题引向了那片军冢,康熙一时感动,加之胤祐与胤祥的推波助澜,康熙竟同意了翻修军冢,设置独立墓园,按亲王园寝规格建设,并将确认当时牺牲了的,但尸体没有被家人认领的将士姓名刻于石碑之上,并通知其家人可前往扫墓。
第三十三章
煜明记得去年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那个时候她跟太子,还有十三爷骑着马,赏着梅,去年的梅花开的真艳啊。今年天气暖些,如今畿甸的梅花已落的差不多了,瞧着路边的落红被车轮碾过的模样,竟有几分凄凉落寞之感,加上不远处传来的阵阵笛声。这笛声?是谁在同她一起叹着这零落成泥的一地落花嘛,一旁的瑾瑜小声道“这笛声应是四贝勒爷。”煜明眸光一闪唇瓣带笑“竟是禎哥哥。瑾瑜,去叫人把踏雪牵来。”
煜明骑着马顺着笛声寻过去,果真是胤禛在吹着笛子,胤祥则舞剑相和。煜明在一旁望着两人,突然想起了当年她刚刚穿越到清朝,第一次上街便遇到了两人。那时候胤祥不过17岁,身上少年气重的很,如今看着,却是沉稳了许多,但眼神依旧纯净似水一如当年。康熙的这几个儿子中眼神最清澈干净的便是着胤祥了,想来只有襟怀坦白之人才能有如此干净的眼神,还好胤禛身边有位这样的弟弟处处帮衬着他。
煜明脸上带着笑,下了马,缓步走过去“借问梅花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煜明听瑾瑜说禎哥哥随皇阿玛出征葛尔丹时曾驻军狼居胥山,那时常吹奏此曲,只是不知禎哥哥是思乡还是念人。”胤禛放下笛子,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脸上,亦带了几分笑意“念明儿”煜明噗嗤笑出了声,又伸出手轻轻拍了一下胤禛的胳膊“就会取笑我,那时候禎哥哥可还不认识明儿呢。”两个人开着玩笑,似乎又回到了煜明未被封为公主之前的时候。自从谒陵回来,似乎两个人就达成了某种默契,谁也没再提如今的煜明已是十公主的事情。不问结果,只求两心相许。
这是煜明第一次参与水上围猎,本有些紧张,但被巧儿和瑾瑜伺候着换上紧身骑装,瞧着镜中的自己,竟觉得颇有有几分英姿飒爽的女中豪杰味道。“十妹!”煜明转过身,只见来人是八公主宓婉,宓婉亦穿着一身骑装,她个子高挑,如此打扮亦十分好看,煜明不禁赞叹道“八姐穿骑装真是好看,不知道的该以为是平阳公主转世呢。”宓婉似有些不好意思,两颊都烧起了红云,轻轻推了下煜明“妹妹快别开姐姐玩笑了,我们快走吧,小心皇阿玛等着了。”
到了围场煜明才发现,女眷中只有自己骑的是高头大马,尤为明显,康熙瞧了瞧煜明的马,亦是哈哈一笑道“不愧为将门虎女,这马可是伊犁马?”煜明点了点头道“回皇阿玛的话,这马确实伊犁马,是二哥去年南巡时送给煜明的。”康熙听罢转过头看着胤礽道“哦?是太子送的?太子啊,朕当年送你的那十匹宝马,你只给自己留了两匹,其余的可是尽数送给了你的兄弟姊妹了。”胤礽脸上带笑“回皇阿玛,是。”康熙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尔众兄弟和睦,兄友弟恭,是我大清之福,是江山社稷之福。”
兄友弟恭?煜明有些想笑,如今却是算得上兄友弟恭吧,据煜明观察众皇子间,关系绝对能称得上和睦。胤礽这个嫡长子做的也是极好的,听闻他常约众兄弟一起,月下饮酒,做对吟诗。可煜明知道这都是因为如今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稳如泰山,可是人又哪会有对权利不动心的呢?更何况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若有机会,谁会甘心放弃。如今已是康熙四十五年,距离一废太子就还剩两年了,虽然不知道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胤礽一旦丢了着太子之位,怕是他们兄弟间这友睦景象就再也见不到了,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