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直男也怕缠郎(54)

作者: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崔淼连忙蹲下身,查看曹聪的伤势,焦急的说道:“大人,你挺住,小的这就带你去看大夫!”

这时的焦急,崔淼并不是装的,他确实没想到赵全德居然还有后招,曹聪手上的账册还没拿到,他现在还不能死。

曹聪紧紧的扯住崔淼的衣袖,虚弱的说道:“没、没用了。府上的钱、钱财都给你,你帮我、帮我好好安葬他、他们。还、还有,书房佛像的暗格、暗格下面有、有、、、、、、”

曹聪眼睛突然睁大,身子瞬间僵硬后,又软了下来。崔淼探了探他的鼻息,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下辈子做个好人吧。”

崔淼不再理会曹聪,捡起绳索将赵全德捆了个结实,直到现在他才稍稍松了口气,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阵难忍的疼痛,他不禁苦笑着说道:“这下可好,伤上加伤,又得喝药了。”

崔淼触动机关,山洞的门缓缓打开,又将赵全德拖了出来,气喘吁吁的坐在山洞外等着,大约半个小时后,只见薛禄匆匆赶来,见到崔淼满身血污的狼狈模样吓得不轻,直到再三确认只是伤到手臂后,才算放下心来。薛禄扛着赵全德和崔淼一边下山,一边讲述着他在山洞内碰到的状况。

薛禄及时的通知了沈清,沈清虽然担心,也不得不暗中召集人手,薛禄则马不停蹄的敢去后山接应崔淼。

沈清召集完人手,天还未亮,他拿着燕王的令牌,直接闯进县衙。没有曹聪坐镇,这些人就是乌合之众,都不敢轻举妄动,再加上沈清的身份高贵,他们又多了几分忌惮,即便是一些曹聪的死忠份子,也很快被拿下。

沈清几乎每怎么费力的来到藏有暗门的房间,带着人急匆匆的向山洞走去。待他到达山洞,看到地上的尸体时,心里更加担忧,吩咐人守在这里,又连忙让人到卫所调兵,而他则急匆匆的下了山,赶去崔淼两人之前落脚的客栈。

崔淼两人和沈清先后走出山洞,也就差了半个时辰,他们下山并没有直接回客栈,而是在崔淼的强烈要求下,去了成衣铺,买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换上,之后才慢腾腾的去了医馆,他们原本住的客栈在城东,而距离城门最近的医馆在城西,所以两人就这么戏剧性的错过了。

沈清去客栈没找到人,又回了自己租住的小院,依旧没能找到崔淼,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回到县衙,这一顿折腾,天色已经大亮,安静的街市也热闹起来。

随着曹聪的尸体被人从地道里抬出来,县衙里也喧闹了起来,女人哭,小孩闹,让原本就心情不佳的清宁候更加不耐烦,满身的煞气几乎化为实质,所到之处人人噤若寒蝉。

曹聪手底下的人见主子都已经死了,顿时没了主心骨,丧失了斗志,被沈清的人全部送进大牢,等待事后审理。

燕王接到沈清的传信,原本暴躁的情绪终于平缓下来,自己亲自派去护送粮队的卫兵一个未损,而大兴县县令一家却一个不留,这不仅狠狠地打了他的脸,还顺势在洪武帝的心中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现在或许看不出什么,可一旦它生根发芽,便会一发不可收拾。燕王没有耽搁,马上派去一千兵丁前往宛平,未免再出现大兴县的例子,燕王还专门派道衍前去支援。

待崔淼处理好伤口后,便和薛禄一起回到县衙,这才见到了一身煞气的沈清。

崔淼奇怪的看着沈清,问道:“沈大哥,你这是怎么了?可有变故发生?”

沈清盯着崔淼,淡淡的问道:“大朗又受伤了?”

崔淼毫不在意的说道:“就是为了取信曹聪,自己给自己划了一刀,我手上有分寸,伤口不深,几日便好。”

“旧伤可有反复?”

崔淼眼神微闪,打哈哈的说道:“旧伤早就结痂了,又怎么反复,沈大哥不必担心。哦,对了,曹聪临死……”

不待崔淼说完,手腕便被沈清紧紧攥住,大步流星的拉着他向最近的房间走去。

崔淼猝不及防,差点被拉了个跟头,一脸莫名的说道:“沈大哥,你这是作甚?”

一脚把门踹开,沈清拉着崔淼走了进去,随即带上房门,转过头看向崔淼,说道:“把衣服脱了。”

“啥?”崔淼傻眼了,以为自己是幻听。

“要我动手?”沈清神情严肃,还带着些不容置疑的意味。

崔淼回神,无奈的说道:“沈大哥,我的伤真的不碍事,这不刚从大夫那儿过来嘛,养两天就好了。”

“脱!”

崔淼无奈只得将上衣脱了下来……

第51章

洪武二十年正月初二,又是两年已过,这两年北元那边比较安分,虽然会有小股骑兵打谷草,但也只是小打小闹,因为连年天灾,河南等地庄稼欠收,京城那位忙着赈灾,没空搭理他们,边军将士难得的过了平静的两年。

那日,崔淼在宛平县抓到赵全德,又在曹聪的书房取到了详细的粮税账册,里面详细的记录了近五年来宛平县的税收情况,以及以各种理由孝敬给他的金银珠宝,再加上他在崔淼面前亲手杀了曹聪一事,赵全德自知无法脱罪,便将他和北平布政司按察使李彧,如何勾结户部尚书郭桓行贪腐之事供认不讳。

洪武十八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在洪武帝的授意下,在朝会上参了郭桓一本,告发郭桓利用职权,勾结李彧、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贪污,其事项有:

一、私吞北平府、镇江府等府的赋税,降低朝廷税收。

二、私吞浙西的秋粮,浙西秋粮本应该上缴四百五十万石,郭桓只上缴两百多万石。

三、征收赋税时,巧立名目,征收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注,出自百度百科郭桓案)

在种种证据面前,赵全德、李彧等一并北平府案犯供认不讳,唯有郭桓还在狡辩,洪武帝震怒,直接命人将郭桓的乌纱摘去,令人在大殿外行剥皮萱草之刑,无论是殿内大臣,还是宫中侍从,全部奉旨观刑,不少人看得胃部翻涌,心中发寒。

自此洪武帝决心趁机扫荡全国贪污官员,并严令各地官员依照明律行事,“凡守令贪醏者,许民赴京陈诉。官吏受贿枉法者,一贯以下杖九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贯绞;监守自盗仓库钱粮者,一贯以下杖八十,至四十贯斩;贪污银子六十两以上者即枭首示众,并剥皮示众。”

各地爆发举报热潮,明朝的各级官员明日办公都胆战心惊,唯恐下一刻便被摘去乌纱,关进大牢。

事后崔淼才想起这前后调查了近两年,牵涉官员上万,死亡人数过万的案子,便是明处有名的‘四大案’之一,而他竟然误打误撞成了主要参与者,想想那些因此案被处以极刑的人,崔淼心里滋味难辨,总觉得自己手上沾染的鲜血又红了不少。

因为此案中的出色表现,崔淼被燕王大加赞赏,洪武帝也亲派使者送来封赏,金银布帛不在少数,官位也提了半级,可他心里却沉甸甸的,没有半点喜悦。这两年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屯田上,实验田搞得红红火火,由原来燕山卫的屯田蔓延到整个北平府,开出优渥的条件广招善农事的人才,并设立详细奖惩制度,以至于北平府上下搞屯田搞得风生水起,时间一久,效果就出来了,粮食产量虽不如土地肥沃之地,但也一年好过一年。

眼看着屯田进入正轨,崔淼又盯上了明军的武器,鼓捣了两天,崔淼从书房出来,径直去找陈虎,和他一起去了铁匠铺,将画好的图纸递给铁匠,让他按照图纸进行改造。三天后,兵器改造完成,陈虎看着手中的铁棍笑的见牙不见眼,适应了几天,逢人就约架,被虐过几次后,众人也开始琢磨自己兵器如何改造。就这样继屯田热之后,又掀起了一波改造兵器热,以至于惊动了兵仗局的头目,询问之下,就找到了崔淼。

兵仗局的掌印太监吴忠,和崔淼一见如故,据传两人秉烛夜谈,大有相见恨晚的架势。

事实上吴忠确实去找了崔淼,两人也确实聊的很愉快,原因很简单,在现代时崔淼就喜欢研究武器,各种枪械,刀具,还有□□,只要是兵器,就没他不喜欢的。自从来到明朝,一直都在为生存谋划,不敢太引人注目,唯恐遭人记恨,连累李翠兰。现在李翠兰去世,他就像是脱缰的野马,试探了朱棣的底线后,便再没了顾忌。只要他不过那个界限,朱棣总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似乎对他比对旁人宽容了许多,崔淼虽不明原由,但到底是好事,只要自己注意分寸,完全可以尽自己的一己之力,推动历史发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