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夫君是傅恒(清穿)(252)

作者:小香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骤闻此言,东珊恍神抬眼,但见和风细雨中,一身着石青色官服的男子笑容温雅,青涩的少年气息渐渐褪去,如今的他沉稳内敛,眉目刚毅,眸光中流淌着脉脉情意,依旧是那个看一眼就能令她心动的男人。

回味着他的话,东珊不由轻笑出声,“都老夫老妻了,还姑娘呢!你说着不羞,我听着都害臊。”

护送主子到檐下后,图海收了伞,识趣退下。傅恒则身子后仰,用手肘撑在窗边,微歪头,宠溺一笑,附在她耳畔低声道:

“你才不老,永远都比我年轻,比我小一岁,是需要我呵护的小姑娘。”

东珊心里甜丝丝的,娇嗔的望他一眼,倚在窗前,与他一道欣赏这南月苑中的最后一场雨。

檐前的雨帘滴落在台阶上,奏出的悠扬宁心的曲调,远处角落里盛放的凌霄花,橘色的花朵在雨中格外醒目,沿着墙壁攀爬的花架是最亮丽的风景,冬枯夏发,不管旁人是否得空驻足欣赏,它都静静的绽放着。

饶是傅恒这样的大男人也不自觉的被这雨景熏染出伤感的情绪来,轻声问她,“可是舍不得走?”

若非他问起,她也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境,毕竟这承恩公府是四嫂家的,她没得选择,“南月苑里承载着太多的回忆,是你我感情的见证,骤然离去,我还真有些舍不得。”

她只住了十年,便难以割舍,他住的时日更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印刻着岁月的年轮,“那片凌霄花,是姐姐出嫁之前亲手种的,她说我想她的时候,看看那片花,就好像她陪在我身边一样。

你知道吗?其实姐姐去世那段时日,我很平静,因为你提前与我说过,我有准备,所以听到消息之时并未如自己想象的那般伤感,心有些麻木,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对姐姐的感情不够深重。

可后来忙完她的丧事,有一回回家时,我看到凌霄花开了,夕阳的光映在花叶上,我也不晓得怎么了,当时突然就情绪崩溃,抑制不住的想哭。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姐姐她……真的已经不在了……”

所谓触景伤情,大抵便是如此吧!东珊很理解他的心情,握住他的手,倚在他肩畔,柔声道:

“有些感情,不波动不代表遗忘,不代表浅薄,只是深藏在心底某个角落,偶尔被风一扬,便会泛起尘埃,酸了心房,涩了眼眶。”

她的话总是能说到他的心坎儿里去,侧眉与她对望着,傅恒的眸间尽是欣慰,勉笑着劝她,

“这才十年而已,我们的人生还有很长,等在新家里住的时日久了,你便会习惯。”

是啊!人生不能原地踏步,总该向前看的,“不管是承恩公府,还是别院,只要有你和孩子在的地方,便是我的家。”

这话不仅是说给傅恒听,也是说给她自己,东珊是个乐观豁达之人,纵有伤感也只是一时,很快便能恢复。

既然这凌霄花意义重大,东珊便提议将花移栽,移至新家去。

此事傅恒早有打算,他已问过园艺师傅,那师傅说现下不是移栽的最佳时节,最好等到秋后再动土。既如此说,那他再等等也无妨。

四月十八,傅恒带着妻儿正式搬离承恩公府去,去往别院新宅居住。

月底,快马加鞭的讷亲终于赶回京城。在他从山东回程期间,乾隆已赐内库赏银,命讷亲的家人先行为其准备军旅物资,待他回京之后,便无需再为此耽搁,修整一日后,讷亲即刻启程,赶赴四川。

这些年广廷一直没再被重用,他的阿玛阿克墩已被皇帝从刑部释放,继续代理刑部尚书一职,为谢皇恩,广廷自告奋勇,请求去金川参战,乾隆也打算让他历练一番,遂答应了他的请求,命他与讷亲同赴军营。

咏微虽舍不得他,但也不能阻挡他追梦的脚步,只能默默在家为他祈祷着,希望他一路顺风,平安归来。

讷亲离京之际,张廷玉这位纵横官场几十年的汉臣终于有机会暂代首席军机一职,同时乾隆又以张廷玉年事已高,不忍让他操劳为由,将讷亲所管辖的吏部则交由傅恒接手,于是傅恒以户部尚书之职兼任吏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连三库事务也交付于傅恒打点。

这借口冠冕堂皇,实则众人皆晓得,皇帝还是信不过张廷玉,只给了他虚名,实权皆在傅恒这儿。

其他官员私下里议论纷纷,眼红妒忌,心道朝中是没人了吗?为何非得让傅恒一人担任两部尚书?

第162章 瞒着东珊

起先傅恒亦推辞, 恐自己难以兼管诸多事务, 但乾隆执意如此, 加之傅恒前不久才惹皇帝动怒,皇帝已然告诫过他, 是以傅恒没再多言,接受了皇帝的安排。

身兼数职的他比以往更忙碌,这一回,东珊没再与他闹别扭, 而是担忧他的身子能否吃得消, 政事她插不上手, 唯一能做的就是时常在家给他炖些补品,为他按捏, 缓解他的疲乏。

此刻的傅恒躺在躺椅上,东珊为他揉捏时, 只觉他的肩膀肌肉十分坚硬, 稍一用力他便喊疼,明显是有所损伤。疼惜的东珊轻叹出声,

“唉!怎么当个文臣也这么累啊!那些个外放的官员优哉悠哉的享富贵,搜刮着民脂民膏,你在京中竟是这般辛苦。”

“昏官易做, 清官难当啊!”轻握住她的手,傅恒歉声道:“说好了每日抽空陪你,我最近又食言,真是抱歉。”

摇了摇头, 东珊柔声劝他放宽心,不要有压力,“自皇后娘娘去后,我便觉得,活着即是老天最大的恩赐,每晚你睡在我身边,我还能看到你便是最好的,实不该计较太多。我只求你平安康健,其他的已经不在乎。”

若她的丈夫注定被皇帝重用,那她就该竭尽所能的支持他,不让他有后顾之忧。

夫人如此体谅,傅恒心下感念,专注于忙着公务,想着等此战结束,讷亲回京之后,他便能抽出空闲来陪伴家人。

六月初三,讷亲抵达美诺寨,张广泗很是瞧不起讷亲这种毫无征战经验的皇亲国戚,认为他们只知道纸上谈兵,但讷亲终归是皇上派来的,又是首席军机,面上工夫还是要做的,是以他对讷亲极尽逢迎之态。

然而讷亲很是厌恶他这样的嘴脸,且他总觉得张广泗这仗打了两年也没个成效,八成是个草包,便不肯听从张广泗的提议。

新官上任三把火,皇上既然把如此重担交付于他,那他必须做出些成效来,于是讷亲直接下令,命士兵们强攻,三日之内必须拿下刮耳崖!

这刮耳崖面江靠山,如刀砍斧斫,仅有栈道可通,下方是滚滚江水,一不小心便会掉下去,雄鹰难越,人过刮耳,故名刮耳崖。

他们耗了几个月皆未能攻克,怎么可能在三日之内攻占?张广泗与岳钟琪皆不赞同,认为此举太过冒失,然而讷亲初到军营,立功心切,根本不顾地形状况,固执己见,坚持发兵。

无奈之下,官军们只好采取强攻,奈何石碉难摧,即便用大炮攻击,也仅能去其一角。本就没有胜算的战役,失败也在张广泗意料之中。

这一战清军伤亡众多,总兵、副将和士卒们共战死两千余人。艰苦作战以命相搏的将士们怨恨讷亲不懂战略,不顾实况,才会导致这悲剧的发生,气愤的吵嚷着要他给死去的亡魂们一个交代。

面对这样的阵仗,堂堂超品一等公,首席军机讷亲竟然犯怂,不知该如何应对,生怕这些红了眼的士兵们真的对他动手,毕竟刀剑无眼,此时山高皇帝远的,他若真被杀了,岂不是死得冤枉?

六神无主之际,讷亲才想起张广泗,想着他在军中颇有威望,便请求张广泗弹压闹事的将士们,又赏了银子,这事儿才算摆平。

经此一事,张广泗越发藐视讷亲,但他也不直言,依旧捧着讷亲,凡事都请讷亲定夺,他根本不提出任何建议。

初战便败下阵来,讷亲有所顾忌,再不敢贸然提进兵一事,反倒向乾隆奏报,打算以碉制碉,与敌军对峙。

收到讷亲的奏折后,乾隆彻夜难眠,莎罗奔如此猖獗,不把清廷放在眼中,朝廷必须奋力攻打,怎可在金川筑碉?

修筑时耗费人力财力不提,完成后还得常年派兵把守,以防敌营进攻,再者说,石碉如此坚固,战事结束后,又不可能再大费周章将其毁去,到时候还不是又便宜了敌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