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伴读和阿哥们应该分开用膳的,皇后竟破例让福灵安和阿哥们一起,东珊颇为感激的望向皇后,
“多谢皇后娘娘对福灵安的照拂。”
福灵安是她的侄儿,她自当多加照看,看向福灵安的眼神满是慈爱,难掩赞许,
“这孩子聪慧伶俐,永琪他们都很喜欢他,皇上让他做伴读,还真没选错人呢!”
听到永琪的名字,东珊心中一动,那不是五阿哥嘛!
因着影视剧的功劳,乾隆的这些个儿子中,后世传颂最广的便是五阿哥,她的儿子居然能和五阿哥玩到一起,东珊忽觉甚是奇妙,却不知历史上真正的五阿哥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正思量间,但见愉妃和纯贵妃前来给皇后请安,还带着两个孩子,东珊不曾见过,但看他们的个头,估摸着就是五阿哥永琪和六阿哥永瑢吧?
永琪模样俊秀,眉目清灵,与乾隆爷有三分像,小小年纪,却十分稳重,礼节周全的向着在场众人行礼。
紧跟在后方的是公主、郡主、县主们,福灵安一眼就看见了排在后方的念儿,念儿也瞧见了他,以往她一见他就会笑,今日却是抿着小嘴儿不吭声。
待给众人请罢安之后,念儿才慢吞吞的走向东珊这边,闷闷的唤了声,“姨母,表哥。”而后便垂下眸子,紧掐着手指默不作声。
福灵安见状,拉着她的手关切询问,“念儿你怎么了,可是有心事?为何闷闷不乐?”
东珊猜测着,应是因为她阿玛的事吧?
芸茹去后,弘庆一直不肯再娶,但他是王爷,他的婚事由不得自己做主,连他额娘也不能做主。
今年春,又是三年一次的选秀,乾隆为弘庆指了一名秀女做福晋,身为王爷,他本该顺从皇上的意思,可他却向皇帝表明,说此生只有芸茹一个妻子,断不会再娶妻。
皇室联姻,那是为朝局着想,乾隆哪容他放肆?震怒之下撂了狠话,如若弘庆不肯续娶,便削去他的王爵!
第155章 傅恒与东珊生隔阂
弘庆犟着不肯纳妾, 眼看着爵位不保,太福晋想着傅恒如今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不顾当年的仇怨, 硬着头皮来求傅恒,希望傅恒能想法子从中调解,劝一劝皇帝。
当年若非欣冉任性妄为,芸茹不至于丧命,东珊也不至于滑胎,中间隔着似海深仇,傅恒又怎肯出手相助?
“太福晋真是高抬我了, 圣意难违, 我一个臣子,哪能改变皇上的主意?”
太福晋又岂会不懂, 他是在介怀当年之事, 抹泪哭道:“欣冉年纪轻, 不懂事, 太过冲动才会闯下大祸。
她嫁至蒙古不到一年,那位亲王便薨逝了, 没多久,欣冉也离奇病逝, 就此葬于蒙古,我这个当娘的连她最后一面也没见着,纵使她做过错事,也已经得到惩罚, 还请傅大人宽宏大量,莫再计较旧事,帮一帮弘庆吧!”
傅恒不为所动,太福晋又去求东珊,东珊虽讨厌她们一家人,但念在她是念儿祖母的份儿,终是不忍袖手旁观,一旦弘庆削爵,或是娶了继室,念儿的日子都不会好过,无奈之下,她才开口请傅恒帮把手。
媳妇儿都出面了,傅恒再没理由拒绝,但他并无十足的把握,只答应试一试。
应承之后,傅恒便将此事放在了心上,寻了个机会,让人给皇后娘娘传信儿。
斟酌许久,皇后想出一个折中的法子,在乾隆面前感慨弘庆对芸茹痴心不悔,定是夫妻情深,才不愿再娶,若是为此削爵,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又说芸茹乃是舒嫔的姐妹,就当给舒嫔一个面子,莫再强迫弘庆续弦。
皇后甚少掺和这些闲事,难得她开口,乾隆不好驳她的颜面,可他已当众将秀女指给弘庆,若是再反悔,他面子上挂不住啊!
于是皇后给皇上出了个主意,既然弘庆不愿续娶继福晋,那就让那位秀女做他的侧福晋,如此一来,芸茹依旧是他唯一的妻子,皇上也不会丢面儿,两全其美。
实则乾隆也不是真想削弘庆的爵位,不过是气话罢了!如今皇后干预此事,他便顺着台阶而下,最终采纳了皇后的提议。
傅恒在私下里也劝过弘庆,难得皇上肯退一步,他千万不能再逆皇帝之意,将侧福晋迎进府中之后,是否宠爱皆由他说了算,皇上又管不着。
两厢劝解之下,弘庆才答应纳福晋。
如今侧福晋进了王府,念儿肯定是看她阿玛身边有了新人,所以才会这般失落伤心。
现下人多,东珊不便跟念儿说什么,示意福灵安带念儿出去走走。
福灵安常听大人们说,念儿是他的小媳妇儿,他这个年纪还不大懂,以为大家是在开玩笑,但念儿是他的表妹,他自当好好照看,遂拉着她,说要带她出去赏花,
“才刚过来时,我瞧见路边的海棠和紫藤花都开了,我带你去瞧瞧吧!”
目睹两个孩子一道出去,东珊心中久久难平静。
弘庆对这位侧福晋是何态度,会否付出感情,她并不关心,她所关心的是念儿,但愿这位侧福晋会善待念儿姐弟,不求多么的宠爱,至少不要虐待。
宫宴过后,东珊不能再留在这儿陪孩子,福灵安也很舍不得母亲,离开时不住的回头,依依不舍的朝她挥着小手。
目送孩子被嬷嬷带走,才刚分离,东珊又不自觉的开始期盼着下一回的见面。
接下来的日子里,东珊在家抚养小儿子福隆安。同为傅恒的骨肉,这两个孩子的性情却是千差万别。
儿时的福灵安十分乖巧,夜里只醒一两回,喂饱就睡,福隆安却总爱闹夜,脾性也大,同样的嬷嬷,她们带孩子的习惯应该是一样的,那就只能是孩子的性格不同了。
起先东珊还担心小儿子身子不适,请了几位大夫来瞧,大夫诊脉之后都说孩子没什么问题,只是火气太大,口内溃疡,才会这般哭闹。
钰娴笑劝东珊切勿忧心,“孩子们性子不同再正常不过,不可能每个都温顺,身子康健即可,性子活泼一些无伤大雅。”
东珊暗叹当母亲不容易啊!简直操碎了心,只因小孩子不会说话,不能表达意愿,她得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变化,心累,却又乐在其中。
以往傅恒白日里还能抽空陪她,近来他因为告破银库失窃一案,被转为户部左侍郎,没多久又升为从一品的内大臣,掌管侍卫处,是以格外繁忙,陪伴家中妻儿的时日逐渐减少。
乾隆十二年正月,皇帝下令纂修会典,任命傅恒为会典馆正总裁,加上其他纂修,一共七十三人,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会典纂修工程。
三月间,户部尚书海望被调任为礼部尚书,而户部尚书一职则由傅恒来担任。
眼看着他官服上的补子不停的更换,如今已更换为正一品的仙鹤补子,东珊为他欣慰之余又觉着空落落的,只因他已有许久不曾在家用膳。
这两日的天时冷时暖,东珊患了风寒还发热,嗓喉干痛,鼻孔冒火,浑身不舒坦,坐着头晕,躺着鼻塞,简直是折磨。
夏果儿将熬好的药端进屋时,呼吸不畅的东珊连带着头也嗡嗡作响,疲惫抬眼,哑声吩咐着,让她端至隔壁屋子去,
“不能在寝房中喝药,若留下气味,被他闻见,他又该问了。”说话间,东珊撑着床铺缓缓坐起身来,蔷儿过来服侍主子更衣。
夏果儿奇道:“问便问呗!怎的夫人您生病还得瞒着九爷?”
“他忙着公务已然很费神,我不想再让他分心。”
东珊还在为傅恒着想,事实上傅恒最近才做尚书,很多事都得亲力亲为,家对他而言,似乎就是客栈一般,只是用来补眠的,他已没有精力再去看顾,就连东珊说话声音有异样他都没察觉出来。
而她并未主动与他诉苦,想着他又不是大夫,说了也无用,喝几日的药也就好了,没必要矫情。
这天晚上,他又是很晚才回来,换下官服之后便坐在椅子上,闭眸捏着眉心。东珊行至他身后为他按捏着肩膀,提醒他注意休息,别太操劳,
“要不后日你请个休吧?整日忙得像陀螺一般,谁受得住啊?”
然而他却道最近忙着核对户部的账目,不得空。
实则后日是她的生辰,她很希望那天能有他的陪伴,但看傅恒这态度,似乎已经忘记此事,既如此,她也就没再提,与其明着被他拒绝,还不如跟着装糊涂。